2021-1302期:家庭教育的10把“刀”,伤孩子最深,请父母都读一读

2023-07-29 05:30:3209:30 4871
声音简介


老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


但是,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好的成长氛围,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得教育孩子。


有太多的父母,完全凭着本能去爱孩子。


他们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捧到孩子面前,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孩子吃亏。


家庭教育,需要糖,也需要盐,更需要钙。


太多的糖有可能变成“砒霜”,太多的爱也有可能变成“伤害”。


家庭教育的这“十把刀”,刀刀致命,父母一定要远离!




第1把刀:

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


溺爱孩子的父母,实则是以爱的名义,养出一个一无是处的“巨婴”。


父母对孩子特殊待遇,轻易满足,孩子就会变得自私,不懂珍惜;


父母对孩子时时注意,事事包办,孩子就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父母对孩子大惊小怪,生怕苦恼,孩子就会变得任性,缺乏自制;


……


爱是有界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就是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


父母的爱,务必建立在让孩子成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之上。


教他规矩,培养品质,锻炼能力,才是真正为孩子好的爱。




第2把刀:

说教,使孩子更加叛逆


父母对孩子的说教,多半都是无效的。


说千道万的大道理,孩子早就听腻了;重重复复的唠叨,孩子早就听烦了。


每次被唠叨、被说教,孩子会觉得父母爱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行为与成绩。


作为父母,怎么去做远胜过如何去说。


想要培养出更优秀、健全的新孩子,首先要学着成为更好的新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3把刀:

严苛,使孩子人格受损


严苛的父母,总是对孩子吹毛求疵,要求孩子事事做到最好。


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情,他们就冲孩子又吼又叫;


发现孩子考砸了成绩,他们就对孩子一通讽刺。


父母太严厉,会让孩子畏难,没有自信,甚至大脑“缩水”。


2019年美国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严厉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大脑功能发生变化:

“一些孩子在2岁到9岁之间经常受到严厉的教育,他们大脑的差异与童年时期反复受到严厉教育有关。”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由孩子达到几分要求决定的。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以及健康的心灵和大脑。




第4把刀:

打击,使孩子失去自信


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夸别人孩子时,父母可以张口就来,但到了自己孩子那里,父母总是习惯性打击:

“我就是怕你骄傲,怕你飘了,才会时不时打击你一下。”

但一个思想未成熟的孩子,只会觉得这种打击是否定,是嫌弃,是不爱。


长期被打击的孩子,身上的自信与自我价值感,正在悄悄流失。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父母的肯定与鼓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父母要做的,是挖掘孩子身上的宝藏,而不是打碎孩子闪光的那一面。






第5把刀:

放任,使孩子行为不当


教育过程中,千万别指望孩子自觉。


孩子是有惰性的,如果父母完全不管,就是放任孩

子一辈子懒惰下去。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十年过后,已经拉开巨大的差距。


有些父母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成长是孩子的事,自己只要多挣钱给他好的生活就行。


可董卿说过:“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有可能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真正的静待花开,不是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不顾。


父母要在心态上保持着希望,在教育上保持着理性,始终与孩子保持着同一步调。




第6把刀:

厚望,使孩子焦虑不已


教育“内卷”,拼命“鸡娃”,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高。


有的父母因为没上过大学,就要孩子考上“985”、“211”;


有的父母因为自己没出息,就要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


父母的厚望本质就是压力,早已压弯了孩子的脊梁。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为人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焦虑倾斜给孩子,而是要为孩子挡住外界的焦虑。


做好孩子的守护者,在教育中有收有放,这比控制与干涉更需要智慧。




第7把刀:

富养,使孩子不能吃苦


富养,其实是普通家庭遭遇的最大骗局。


给得了孩子优渥的生活条件,却无法给孩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三观、良好的习惯。


送得了孩子上名牌学校,却无法给孩子最需要的爱与陪伴。


“富养”的骗局就是,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寒门多出败家子!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重要。


教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要知道,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大人,而不是一个孩子。


父母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勇敢闯荡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第8把刀:

功利化,使孩子变得自私


还记得《小欢喜》中的妈妈对儿子说:

“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现在的父母,心态很浮躁,功利心也很强,这当然和国情有关。


但用成绩衡量孩子的父母,就会养出用成绩来衡量人生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得失心太重,处事本末倒置,只为自己谋利,需求越多欲望越重。


品德教育比分数教育更重要!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正确认识成绩,明白学习与奋斗的意义所在,从小培养孩子的无私心与责任心。




第9把刀:过度保护,使孩子变得“易碎”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


他们将孩子困在笼子里,自以为保护得很好,其实是剪掉了孩子的羽翼。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成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花”。


他吃不了苦,当他独自去面对世界时,就会吃到一碗“苦果”;


他无法自立,逐渐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责任感,变成一辈子依赖父母的“寄生虫”。


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走向自己的人生。


只有放手,让孩子脱离“父母”这个舒适区,他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才会有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第10把刀:言行不一,使孩子价值观扭曲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说的话,父母的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若父母说话不算数,会让孩子难过,从而失去信任;


若父母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会让孩子迷茫,不知究竟应该怎么做。


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将陷入混乱,在对与错之间苦苦挣扎。


《易经》家人卦讲:“言有物,而行有恒。”


父母作为一家之主,不能说空话,不能做坏事,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始,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个举动,为孩子做出表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

后期

后期小白的华丽变身大家好,我是晚风觅星河是个后期小白,正在慢慢成长

by:晚风觅星河

期待

《期待》是原海政文工团编剧、著名词作家王磊与原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大队政委、著名词作家言己联合作词,原海军北海舰队老水兵,大连新征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作...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