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302期:58岁“上海阿姨”五次征战奥运会:不被年龄限制的人生,活得有多爽?

2023-07-29 05:30:3211:56 4368
声音简介


7月25日下午,本届奥运会最高龄的“上海大妈”倪夏莲步入赛场,时不时向人群点头示意。


今年,她已经58岁,这一次,她受卢森堡之邀出战,也是第五次出征奥运会。


她的身后,是来自韩国的17岁天才乒乓球手申裕斌。


两年前的捷克公开赛,年仅15岁的她和队友配合,打败水谷隼和伊藤美诚,夺得混双冠军,实力不容小觑。


人们屏息凝视,他们都在期待,这一老一少,会带来一场怎样的对决……


开局11-2!


这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这位58岁的大妈居然率先拿下第一局,而且比分相差如此之大。


刚才还笑容可掬的她,转眼间,犹如一尊战神“奋力厮杀”。


可接下来的对局却异常艰难。


小将申裕斌也不甘示弱,渐渐找回了状态。


6局下来,倪夏莲3胜3负。


到了比赛的第51分钟,终于迎来了决胜局。


可如今,体力、耐力、视力等一系列身体条件,倪夏莲已不复当年,此时,她已挥汗如雨,动作有些迟缓。


7分钟后,她鏖战至最后一刻,遗憾落败,但3-4的战绩,已是对这位老将最好的肯定。


有人看过本场比赛后大呼过瘾,但不少人也充满了疑问:


为什么卢森堡代表队,会多出一个中国面孔?这位大龄的上海阿姨,究竟是什么来头?




时间回到1983年,这一届世乒赛,20岁的倪夏莲正处于实力的巅峰时期。


她作为中国女乒主力,在赛场上步伐灵巧,反应迅速,丝毫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本次比赛,她连续斩获团体冠军和混双冠军。


可那时候,乒乓球还未纳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随着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出现,倪夏莲选择激流勇退,远赴德国寻找新的人生。


1989年,26岁的她签约了德国的一家俱乐部,在那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不是她的对手。


两年后,28岁的她已在欧洲圈内小有名气,卢森堡听闻她的实力后,当即派出一位市长邀请她过来打球。


为她训练的教练托米·丹尼尔森也是个厉害的乒乓球手,两人常常一起对练,钻研战术和打法。


都说日久生情,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互相萌生爱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虽然有了家庭,但训练上,倪夏莲仍不敢有所怠慢,她的世界排名,开始稳步回升。


2000年悉尼奥运会,37岁的倪夏莲成功打入女子前16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是回国参赛,45岁的她在赛场上兴奋得像个孩子。


北京奥运会之后,倪夏莲萌生退意,但卢森堡人不答应。


多年来的付出,她已被视为国宝级运动选手。


有时上街买菜被认出,还会对她进行免单,每逢生日,广播电台会专门为她送上祝福。


经不住卢森堡人民多次的热情邀请,再加上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她屡次出征,挑战自己的极限。


19岁的日本新星桥本穗花,创造了职业乒坛耗时最长的比赛纪录。


她曾打趣说:

即使年轻人想打赢我,也不能让他们赢得太轻松。


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到如今的东京奥运会,她仍活跃在赛场上。


许多年轻选手知道,要想问鼎世界之巅,首先要过“上海大妈”这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强度比赛对她来说,已经越来越吃力。


但对于何时退役,倪夏莲依然没有给自己定出一个期限。


或许是源于对运动的热爱,一份驰骋赛场的自信。


她并不执著于胜负,在国际赛场的舞台上,她站上去的那一刻,已无需关心奖牌和年龄。


她只想舒展身体,活动筋骨,调动兴奋的神经,像每一次准备晨练的早晨,在心里为自己默念: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奥运赛场的女子乒乓球项目已渐渐落下帷幕,另一处赛场上,一只同样执著于突破自己的高龄红色猎豹,正在缓缓步入男子百米田径半决赛的赛道。




随着一声枪响,苏炳添从起跑开始便一路领先,带着一股子冲劲,他率先闯入终点。


9秒83!成功杀入决赛!




这个成绩打破了亚洲人的记录。


此前,从未有亚洲人晋级过男子百米决赛。


也许是难掩激动,许多人纷纷发来祝贺,其中就包括刘翔。




要知道,100米跑非常考验选手的爆发力,而田径运动历来被黑人垄断,是亚洲人的弱项。


这项比拼速度的运动,想让选手进步0.1秒,都极其困难。


取得这样的成绩,许多人都为之骄傲,但苏炳添今年已经32岁高龄,参与此项目的运动员,几乎在26-28岁选择退役。


回首运动生涯,他有过挫折,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也许是不甘心,也许是还未圆梦,至今,他从未真正离开过跑道。


在一次次的比赛中,他不断刷新自己的个人记录。


2013年,24岁,他最好的成绩是10秒03,有人说,这或许是他个人的极限。


2015年,26岁,他成功突破10秒大关,有人说,这是运气使然。这份难得的成绩,很快被各种光怪陆离的信息覆盖,消失在体育赛事的尘埃里。


2017年,28岁,因为成绩不佳,也到了该退役的年龄,苏炳添开始考虑规划新的人生。


但美国教练兰迪·亨廷顿坚持要他留下来,他告诉苏炳添:你可以跑进9秒9!


苏炳添一度以为这是个天方夜谭,但这个美国老人采取的专业训练,令他大开眼界。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并给未来的自己定下更高的台阶。


经过一系列的战术调整,他越跑越快,一年后,29岁的他跑出了9秒91的成绩,10秒大关,早已不是运气使然的产物。


面对年龄的增长,苏炳添没有太多的顾虑,他鼓励更多的人去尝试突破自我:

“可能我们31、32岁还可以跑,不是说跑不了了,只是说看你能不能坚持。


不要太轻易给自己做一个设定,我觉得人的极限应该是无限的。”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男子100米决赛,32岁的苏炳添屈居第6名,无缘奖牌,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创造了亚洲人的奇迹。


年龄从未限制过他的实力,相反,成为了他经验与技术的养料。






这世上有太多关于年龄的标签,一旦被贴在身上,便可以成为逃避的借口。


但总有些人,乐意看着标签上的数字越来越大,一心铺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为之不懈奋斗。


就在前不久,60岁的中国摇滚乐教父崔健刚刚完成山东淄博站的演出。


时光荏苒,他至今仍站在自己热爱的舞台之上,谈到自己如今的岁数,他并没有特别在意:

“退休这个词儿,在我的字典里面不存在。


我觉得人的老化——这种东西还是不属于我的。不过如此。


另外,老化是老化,岁数是岁数。这是两回事。”


总有人愿意发光发热,他们不愿做一颗普通的沙砾。


总有人愿意熬干最后一滴血泪,铸就自己梦想的长城。


今年3月,51岁的雷军宣布造车的消息引发轰动。


作为小米品牌的创始人,他已经足够成功。


许多同时期的创业者已经隐退,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对于雷军而言,小米尚且年轻,自己还在路上。


通向梦想的路,或许很长,但每向前多走一步,热爱和勇气就会多一分。


年龄从不是界限,它陪伴着人长大,也将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优雅地老去》一书中,将经历了漫长人生和岁月磨砺,心灵深处潜藏着光芒的人们称为“白金一代”。


他号召人们打破年龄的禁锢,实现自我变革,乐于挑战,享受挑战:

要活得‘与年龄不符’,首先得从年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如果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知道为谁而活,就虚无地死去,那可就太遗憾了。

无数人用自己的例子告诉我们,给自己设限的从不是年龄,而是不敢尝试新生的怯懦。


有人遗憾,自己到了小时候最羡慕的年龄,却未能成为小时候想成为的人。


有人慨叹,太把年龄当回事,以至于失去了曾经的勇气。


一个人,应该用热情计算年龄,而不是岁月;用笑容衡量生命,而不是泪水。


我们终此一生,不过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我,修炼成一个简单的灵魂:


想要的就去争取,得不到的就释怀,所爱任性,所做随心。


时至今日,仍有人喜欢哼唱崔健那首《假行僧》的歌词: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嘶吼的声音,干净的旋律,只要有人还在传唱,心中的梦想便不会消亡。


别把自己禁锢在年龄里,任由生活摧残;别让自己留在遗憾的孤舟上,任由岁月冲垮。


若心存梦想,尚有气力,怎可过于安静,妄自蹉跎流光。


若曾经有过遗憾,现在何不放手一搏?


幸福从不得益于侥幸,它总是潜藏在奋斗后结出的果实里。


点亮“赞+在看”,愿你我不畏年龄,不留遗憾,为幸福而生,为自己而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

后期

后期小白的华丽变身大家好,我是晚风觅星河是个后期小白,正在慢慢成长

by:晚风觅星河

期待

《期待》是原海政文工团编剧、著名词作家王磊与原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大队政委、著名词作家言己联合作词,原海军北海舰队老水兵,大连新征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作...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