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比利时殖民刚果盆地的背景

2021-08-11 00:07:5509:22 3029
声音简介

        比利时本身狭小的国土面积,并不是让人疑惑它获得如此广阔非洲殖民地(234.5 万平方公里)的原因,本土面积与之相仿的荷兰,在海外殖民时代也曾经成为过霸主。问题在于比利时实际上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才算独立,而且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在欧洲强势崛起。比利时独立之后突然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大块的殖民地,难免会让人好奇。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刚果河流域(尤其是下游地区)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面也说过了,西方政治瓜分非洲的导火索是 19 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崛起。作为大航海时代最先被“发现”的一块大陆,非洲被政治瓜分的时间似乎有点晚。这主要是因为这片大陆整体实在太不适合欧洲人移民了。无论是北非酷热的热带沙漠气候,还是黑非洲雨、旱两季泾渭分明的热带草原 / 雨林气候,对高纬度地区的欧洲人来说,适应起来都非常困难。另外,土著居民已经遍布整个大陆,也对大规模移民行动造成了很大障碍。以至于敢于进入非洲腹地探险的欧洲人,大都不是死于热带气候所引发的疾病,就是被土著部落所消灭。
        鉴于上述困难,一直到 19 世纪中期,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白人数量也不过十万,其中还有差不多半数是定居在南非南部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类型)地区。
        另一个影响移民热情的情况是北美大陆的开发,对于欧洲移民者来说,纬度适宜且土著居民数量稀少的北美大陆,吸引力要大得多(16 世纪初,北美印第安人口约为150 万人)。以至于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开启之前,美国人口就已经超过 3000 万了,去除掉主要为黑人的有色人种数量,白人移民的数量也超过 2500 万。
        当“德意志第二帝国”挟战胜法国余威,开始强势在海外扩张时,之前未被充分政治开拓的黑非洲,成为了德国争夺世界话语权的重要战场。由此,也引发了英、法等传统殖民强国的警觉,并在整个非常掀起了一场政治瓜分浪潮。欧洲以外的殖民纷争,更多只是欧洲内战的外围映射。这一点,也可以从比利时奇迹般的入主刚果盆地可以看出。
        事实上,比利时的独立以及后来的殖民行为,也是大国博弈的产物。作为西欧与中欧之间的缓冲之地,莱茵河下游的比 - 荷低地,一直是两大板块之间的缓冲之地。在高卢进入罗马时代之前,这一地缘矛盾主要体现在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之间;在罗马帝国时代,则是罗马帝国与日耳曼人之间的问题。当日耳曼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并在西欧平原融合成拉丁化的日耳曼板块——法兰西,原来的日耳曼变身为“德意志”之后,比 - 荷低地进而又成为了法兰西与德意志的博弈焦点。今天比利时的 1100 万人口中,讲德国 / 荷兰语(荷兰语其实算是低地德语)的人口占比 6 成,而操法语者则有 4 成,便是受这一地缘位置影响形成的。
        比利时是在 1831 年正式获得独立的。在此之前,它曾经为西班牙、奥地利等地区统治的王朝所领有。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曾经成功吞并比利时,不过随着滑铁卢战役的失败,低潮期的法国又失去了比利时。最初比利时本来是被欧洲列强划分给荷兰的(1815 年),不过比利时大部分属于天主教徒,而荷兰则是新教徒,并最终导致了比利时从荷兰分离出来,并建立独立王国。很显然这种宗教分割,也是两大版块地缘博弈的一部分(德国南部主要以新教为主)。
        总的来说,比利时之所以能获得独立地位,取决于它特殊的地缘位置。尽管法兰西和德意志都曾经在强盛期试图直接统治比利时,但只要法、德在欧洲的大平衡没有被打破,能够大幅缩短两国边境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瑞士等小国,在地缘政治上就有存在的空间。为此,比利时当时独立后,甚至同时被诸强授予“永久中立国”地位。当然,平衡从来都是用来打破的。这一中立国地位,并没有阻止二战时德国对比利时的占领。同样的地缘政治妥协,也出现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两个亦敌亦友的大国之间。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外蒙古,以及被俄国人吐出来的中亚,成为了今天中、俄两国达成地缘政治互信的有力保证。至于说未来有没有可能发生变化,实在不是现阶段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虽然同为大国缓冲,但相比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地带的外蒙古、中亚,拥有海岸线的比利时,在地缘政治上拥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一方面,与英吉利海峡相接的地理位置,使得比利时可以在英、法、德三大欧洲强国之间维持平衡。也可以说,上述三国将同时为比利时的独立背书;另一方面,在世界整体为欧洲所瓜分的大背景下,比利时的海岸线也让它有了海外扩张的可能性。最起码与它地位相似,但机遇更好的荷兰,早就这样做了。
        最初探索刚果盆地腹地成功的英国探险家(1874 年)并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资助。此时英国的注意力,正集中在刚刚被打破地缘政治平衡的欧洲大陆上(德国统一,法国落败),对遥远非洲腹地的一次探险工作,暂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及。而这一机会,被也希望在海外有所作为的比利时看到了。比利时王室很快资助了英国探险家接下来的探险行为,并开始在刚果盆地腹地布设商站。当然,这个机会仅仅是给了比利时一个法理上的想象空间,如果大国们希望得到刚果的话,他们有一千个理由把比利时排除在外(或者留一小块给比利时)。就像葡萄牙人后来认为按照“谁发现,谁占有”的原则,自己才应该是刚果河流域的主人,最后却只是在刚果河下游得以保有一小块自留地一样。
        比利时人的机会在于,德国人把海外争夺的主战场放到了黑非洲。参看所附的《中部非洲地缘结构图(20 世纪初)》就会发现,比属刚果周围英、法、德三国呈三足鼎立之势,谁得了位于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谁就可以把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并分割两个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在欧洲就处在三大势力包夹之中的比利时,又一次的在非洲充当了缓冲之地,神奇般的获得了将近 80 倍于本土面积的“比属刚果”。
        需要说明的是,比利时在刚果殖民时,全球范围的奴隶贸易已然结束。有鉴于此,比利时人在刚果获取的更多是诸如橡胶、象牙、棕榈油等自然资源。然而这并不代表土著黑人的苦难就此成为过去。对于那些被统治的刚果黑人来说,与前斯历史中那些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相比,唯一的区别也只在于不用离家做奴隶罢了。在竭泽而渔的政策之下,在由比利时王室直接统治“刚果”的最初 30 年间(至 1908 年),比属刚果损失了 1500 万人口。由此也可以看出,比利时人对非洲造成的破坏完全不比那些殖民前辈要小,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英雄主义与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

刚果自由邦这个国家从建立到结束的完整的发展历史《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贪婪、恐惧、英雄主义与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这部入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终选名单的著作讲述了比利...

by:多云下的蛋

比利时的哀愁

比利时的灵魂传记,一部进入比利时心灵的绝佳之作“战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库切)

by:贝丰雨

哈尔罗杰历险记-刚果丛林

哈尔、罗杰刚刚圆满完成捕杀食人狮的任务,立刻又收到一个更为刺激艰险的工作。要为一个马戏团活捉一些具有热带丛林代表性的动物。除了各种毒蛇,最重要的是活捉山地大猩猩...

by:趣实

《丁丁历险记》之《丁丁在刚果》

本专辑由喜马拉雅月度优质主播山湖暗影为您独家演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您重新演绎一次丁丁历险记的精彩故事。《丁丁历险记》是“欧洲现代连环画之父”乔治·雷米(笔名埃...

by:山湖暗影

丁丁历险记第1集《丁丁在刚果》

每集大概20分钟左右,当宝宝不想写作业,不按时睡觉时放给宝宝听,立刻变成乖乖宝。

by:虾聊叔

比利的战争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

by:咸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