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期:共和国的“医药长子” 开创生产抗生素新纪元

2024-03-25 22:15:2406:42 1.3万
声音简介

       1953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面对旧中国落后的医药工业和保障人民健康就医用药的迫切需求,将医药工业的创立和发展,置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地位——建中国自己的“大”药厂。

       肩负重要使命的华北制药厂,从建设之初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5年,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华北制药厂破土动工,抗生素厂、淀粉(葡萄糖)厂、玻璃厂三个项目总投资7588.3万元,抗生素年生产设计能力82.5吨。

       除了基础建设,国家还持续加大人员支持和技术投资力度。从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医药和轻工业领域选调的400多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来自制药、淀粉和玻璃行业的500多名技术骨干,大学、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成为筹建工作的主力军。

       为了提高人员素质,国家还派84人赴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实习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经验;在国内组织多期俄语、德语训练班,对新员工展开文化和专业培训;选派1300多人到沈阳、大连、北京、上海等地的科研单位实习。多渠道的培训让华北制药厂迅速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职工队伍。


      1958年6月,华北制药厂全面投入生产,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抗生素工业化生产的新纪元。

      在华北制药厂,高73米的淀粉厂机械化提升塔是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建设这样一座提升塔难度非常大。华北制药厂的建设者们和苏联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应用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钢制活动模板升模法,这个技术在当时属全国首创。

       对于一个大型医药工厂的发展来说,还有重重难关需要攻破。淀粉厂和抗生素厂相继完成工程建设后,一场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会战旋即展开。

       由于我国青霉素菌种选育事业起步较晚,国外又实施技术封锁,进口菌种高昂的价格和低水平的发酵单位,让华北制药厂决心选育出我国自己的青霉素菌种。

       1958年,华北制药厂第一批青霉素下线,迅速带动青霉素在国内的普及和降价,有效满足了人民的健康需要。1978年,华北制药厂的产品由最初的5种增加到75种,抗生素总产量从1958年的91吨增加到1655吨。华北制药厂初步具备了生产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为建成我国第一个大型抗生素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投产后的华北制药厂积极承担全国40多个抗生素厂的援建工作,向多家制药企业无偿提供技术、菌种、人员等方面的支援和支持;还先后援助朝鲜、越南、罗马尼亚等国的药厂建设,为推动新中国制药工业发展和国际关系作出贡献,被誉为“新中国制药工业摇篮”。

       在大生产过程中,华北制药厂还不断探索“大管理”的新模式。1980年3月,率先在全国医药行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四创、三岗”活动,制定了从厂长到职工的工作、生产标准,使经济责任制落到实处,推动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华北制药厂也因此形成“规模、成本、质量、管理”四大优势。1986年,华北制药厂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至此,华北制药厂的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如今,华北制药秉承“人类健康至上,质量永远第一”的企业宗旨,坚守“一切为了人类健康”的初心使命,继续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北庆共和国

北庆王朝是一个奇特的王朝,这里是特别在哪儿呢,特别在从元帝1135年开始到,安何侯1250年结束,这共将近100多将近200年是民主化进程也是中国第一个民主的国...

by:愛素食

光明共和国

作者:[西]安德烈斯·巴尔瓦以下内容摘自豆瓣:“世界失败的那天清晨,人们正忙着搜捕几个流浪的孩子。”《黑暗之心》+《蝇王》,一部虚构的美洲编年史,一部寓言式的...

by:伽玛分布

共和国赤子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

by:杰克无敌

共和国奇案

讲述历史上的奇案,大案,要案

by:烦心琐事随风去

共和国名将

闲来聊一聊共和国的将星们,回眸百战经典,感悟战将们的跌宕人生!

by:北斗天盾_HX

兔子共和国1

兔子兄弟榛子和小多子出生在桑德福德领地。小多子天赋异禀,能预知将来,它预感到一场来自人类的毁灭性灾难已迫在眉睫。榛子和小多子建议兔子首领山梨带领兔群搬迁,然而,...

by:启辰说过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