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知胜之道四:“以虞待不虞者胜”

2022-11-10 06:34:3503:07 52
声音简介

《孙子兵法》知胜之道四:“以虞待不虞者胜”,“虞”,是预料、预备、防备的意思。有防备的打没有防备的,胜。

《左传》说:“不备不虞,不可以师。”没有预先准备,没有周密防备,那是不可以带领军队的。

春秋时吴楚交战。两军相距三十里,雨下了十天十夜,晚上都看不见星星,漆黑一片。楚军左史倚相对大将子期说:“这么恶劣的天气,吴军肯定认为我们没有防备,一定来偷袭,不如备之。”于是列好阵势等着,吴军果然来了,一看楚军严阵以待,占不到便宜,转头便撤。

楚军也没追击,因为知道他有所防备。等吴军走远了。左史又说:“他们往返六十里,回到营中,又累又饿,大将要休息,士兵要吃饭,肯定防备松懈了。咱们急行军三十里摸上去,定可一鼓破之。“

楚军依计而行,果然大破吴军。

那开始时下着大雨,楚军列阵等着,吴军不来怎么办?那不白准备了吗?

是的,假如那天晚上吴军没有来,楚军确实是白准备了。

《兵法百言》:“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尝。”宁可我白准备,也不能让他万一来了,让他得手。所以“我白准备了,白浪费了。”这个观念就是兵法要反对的。

前面所说的楚军左史并非料事如神,料定吴军一定会来,他只是按操作规程,做好准备。吴军若不来,士兵们怨声载道,这事过去了,不会写进史书里,我们也不知道。吴军来了,他就名垂青史了。两千多年后我们还能知道这事,可见这样的事是很少发生的。

记得当年军训,每天晚上都会安排士兵站岗,整个军训期间当然都没有发生什么事儿,但站岗的操作规程时刻都没有停止。

“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作战就那一下子,我们99%的工作,都是准备工作。这个道理太深了。

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战利品的多少得失,时间、资源的分配,总是向收割倾斜,不是向准备倾斜。但准备才是持续的。

所以,《孙子兵法》总是强调,不打消耗战,一切都准备好,一战而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著名的军事书书

by:衍修朗诵

孙子兵法

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

by:KellyWang1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

by:请叫我刘财福

孙子兵法

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

by:米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