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禅寺03 作者-李东辉 诵读 海燕

2022-10-07 23:35:1205:16 53
声音简介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

赵县,位于石家庄东南百里。这是一个自甘寂寞,又让人不敢小觑的地方。论历史,它是千年古郡,石家庄该是它的晚生后辈;论特产,赵县雪花梨名闻天下。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地方,居然藏着五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天下第一桥——赵州大石桥(安济桥),天下第一塔——赵州陀罗尼经幢,与安济桥兄妹相称的小石桥——永通桥,还有,便是那寺藏真际千秋塔,门对赵州万里桥的柏林禅寺与从谂禅师舍利塔了。

1984年,是我在石家庄求学的最后一年,忽然就有了到周边一些名胜古迹去看看的想法,较之于济南、昆明、成都、哈尔滨等省城,石家庄还是一个年轻土气的乡下小子,但在它周边,还是有一些古迹值得去看看的。比如,它北面正定府的龙兴寺,俗称大佛寺,建于隋唐,兴于北宋,号称中国十大名寺。它西面百里处的苍岩山,是当年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为尼的地方,那里的悬空寺之奇、之险、之峻一点都不比衡山悬空寺逊色。自古就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美誉。在石家庄南面,便是那闻名遐迩,震烁古今的赵州桥了。在这里求学四载,倘不去看看赵州桥,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更何况我还是学历史的。

一个春深似锦的周六,约了同窗苏君,很不好意思地跟一位女同学借了一架照相机,登上了开往赵县的长途汽车。

哐啷作响的汽车在窄而破的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赵县县城,我们本可以不下车,因为这班车的终点站不是赵县,而是在路过赵州桥后的某一个地方,具体地名我想不起来了。不知是讨厌了这辆破车的慢慢腾腾,还是不愿意受那窄而破的公路的颠簸,亦或是冥冥之中成就着我与它的一段缘分,反正我和苏君是在到达赵州桥之前下的车。

我们下车的地方位于县城西南角,我和苏君沿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柏油路漫无目的地往东走,那时的赵县县城面积很小,几乎见不到楼房,我俩边东拉西扯,边左右张望,希望能看到一点能让我们兴奋起来的景致,果然,就有了这样的景致。在我们的左侧,赫然出现了一架桥,那形状,那材质,那气韵分明就是我们曾在教科书上见过无数次的赵州桥。想不到竟是如此平淡无奇地与它谋面,我和苏君都有些失落,再看那桥,行人寥寥,煞是冷清,问桥边一位老者,这可是赵州桥?老者说,这不是赵州大石桥,这是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听了老者的话,再从远处打量一下,这小石桥果然比大石桥小了一些,秀气了一些。

我们告别了小石桥,右拐向南,顺着一条公路朝赵州桥方向散漫而去。虽是心里装了一个目标,我们也不想漠视了一路的风景。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县城的东南角,再往前走,就是正在返青的大片麦田了,春日的田野让人心旷神怡,我和苏君放眼四望,那一片苍苍的绿就出现了,它在我们的左前方,东南向,是一片高地,有颓败的墙围着,那绿不在地上,不是麦苗那样的绿,它在空中,是苍苍的黑绿。我和苏君相视一望,不约而同下了公路,顾不上寻什么出路,我们踩着田埂,深一脚,浅一脚地朝那片绿匆匆走去,心中似有召唤,容不得半点犹豫。

我们顺着颓败的墙往南走,然后往东拐,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门,说是门,又不见门,一道四五米的豁口,被一些横七竖八、松松垮垮的木头棍子拦着,勉强可以叫它是一道栅栏吧,隔着栅栏,我们看到里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东一堆,西一堆的放着一些烂木头,碎砖破瓦啥的,好像是一个存放杂物的货场,然而,就在这一片狼藉,零乱不堪中,我们发现了一座塔,一座挺立于破败荒凉中的塔,在塔的东面和北面不远处,我们看到了那一片苍苍的绿,原来,那里生长着一片很高很大的柏树。这样一个所在,这样一个环境,竟然有一座塔,竟然有这样一片柏树和那苍苍的绿。我和苏君穿过栅栏,朝那塔和那柏树林走去,我们似乎忘了赵州桥,好像就是为了结这一段缘而来。

塔是砖塔,下有一座,方形,两层。底层为青石垒砌,上层则用大块青砖铺就。有两米多高。塔分七层,坐落于砖制须弥座之上。在一马平川的地带,赫然屹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只要有心,就不可能不被触动。我和苏君四下张望,想找人问问,这塔从何而来?为何而建?我们想了解它。想是快到中午的缘故,亦或是因了此处的荒凉,竟然见不到一个人。我和苏君只好自己去琢磨,去猜想了。

我们跟这塔拉开一点距离,有了适当的距离,就可以观其全貌了。但见这塔真个是高,周边的空旷,愈显其挺拔之态,恰如一根入云的春笋。一点点走进,绕着圈看他,数一数,这塔分八面,一层东、西、南、北四面有砖刻壶门,另外四面是砖刻的格子棱窗。正面有一石匾,有端正楷书刻于其上——“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天历三年孟春上旬吉建”。原来,这是给一位名唤赵州古佛的高僧修建的。然而,赵州古佛是谁?他有何功德?我们一无所知,一个学历史的,居然对此一无所知,是该感到汗颜的。可我们的确不知道赵州古佛是何许人也。大学讲演里有赵州桥的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赵州古佛的只言片语。虽读过诸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可长这么大,却从没见过一座寺庙,一个和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里,信佛等同于迷信,没存半点跟佛教有关的知识积累。不过,我们还是从这匾文里知道了一点关于这塔的信息,比如,塔建于元代天历年间,算起来距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这赵州古佛谥号“真际”,想必是一位颇有威望、颇具影响的大德高僧了。

这塔修的奇怪,一层格外的高,几乎占了整座塔高的三分之一,为什么要把第一层修的如此之高,至今也没想出其缘由何在,道理何在。塔分八面,高有七层,我也只能想到八面玲珑、七级浮屠这一层了,至于这第一层如此之高的禅机,实在不得要领,难悟其理。这充分证明了我的钝拙和愚笨。既然缺少慧根,就安心做一个凡夫俗子吧。

佛塔东北面,是那丛柏树。是他们生出的那一片绿把我们引领到这里的。平原地带,少有松柏,偶见一两棵,大都在坟茔之地,不过点缀出活人与死人间存留着的那点意思而已。形不成气候,然而,这里既非墓地,亦非陵园,到处凌乱不堪,满目荒凉景象,竟然有这样一片柏树,实在令人倍感奇异。

树林散落而立,既不成行,也不成排,东一棵,西一株,树与树的间距也不相同,有的挨得很近,有的相距较远,二三十株大树,占了很大一片地,树都很高。很粗,仰着头,看那茂盛的树冠,在空中聚成了好大一片绿,树干之粗,双臂不能抱笼。红褐色树皮粗糙坚硬,如石如铁,仿佛被岁月风尘消磨挤压成的一张老脸。虽说不出他们种于何年,却敢肯定他们已经很老很老了,老的恐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片树,跟那塔是否有某种关系呢?如果有,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除了这树,这塔,这里还有过什么呢?这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这凌乱之地,一定有过我们所不知晓的往事。

货场的西北角,有一排平房,我和苏君以为那里一定有人,果然,那里就有人,一老一少,老者六七十岁,瘦而有神,面有斯文之气,小者十六七岁,一个少年女子,黄衫绿裤,发如墨染,姣好如天上月,想是这老者孙女。二人正在房间里练字,我与苏君敲门而入,讨了一碗水,老者和蔼,女孩伶俐,我们便攀谈起来。

原来,老者文革前是这县立中等师范的校长,文革中被打倒,文革后被解放,退休后,便在这儿住了下来。室内干净整洁,一桌一椅,桌是八仙桌,靠北墙而立,桌上有笔墨纸砚,西墙上挂着一顶草帽,东墙上悬着一把胡琴。没有床,想必在别的房间。少年女子并非他的孙女,是县立中学的高中生,女孩爱读古诗,喜练书法,每到周末,便来这里跟老先生诵读古诗,写毛笔字。

跟老先生问起那座塔和那片林,老者说,这里远有一座寺,寺叫柏林寺,因寺内柏树成林而得名,那塔建于元代,所藏舍利却为唐代宗师从沈禅师圣物。

老先生说,千百年来,柏林寺屡遭劫难,几废几建,到了文革,就彻底毁掉了。曾经富丽堂皇的佛殿、禅房、石刻、藏经荡然无存,只留了这一座塔和这一片林。问老先生塔与林为何得以幸存?老先生缄默不语,少年女子一脸正色地说,谁敢不敬这塔和树?那是要遭报应的。女子说文革时有个天地不怕的人想砍伐几棵柏树弄回去做家具,结果就先疯后死了。

告别老者和女子,离开柏林寺,走在去往赵州桥的路上,才想起,忘了问问那老者,为何一个人住在那里?我与苏君讨论的结果是:人老了,那里清净。

柏林寺,建于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这观音院建成之时,中国北方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位被世人称为一代奸雄的曹操之长子曹丕取献帝而代之,明目张胆地做了皇帝。那么,这观音院的出现,是否与这位自恃才高八斗,功盖九州的文皇帝有着某种联系呢?观音院乃佛门之地,佛能劝人为善,能护佑众生,曹某做了皇帝,自然希望他的子民人心向善,他的江山得天地护佑了,弄这么一座观音院出来,想必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曹魏也成了土,两晋也成了土,只有那观音院香火绵延,安然于乱世。到了唐朝,这里已是名闻遐迩,卓然一方的古刹禅林了。就连那位名噪一时,流芳至今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也到了观音院,师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十个月后,他有了足够的底气,告别了东土大唐,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万里取经之路。

晚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百姓苍生只有靠祈天求佛寻一点活下去的指望了。这一年,观音院迎来一位大德高僧,这高僧便是禅宗巨匠从谂禅师。老禅师自幼出家在曹州扈通院,常往南泉普愿参禅论道,尽得心要,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八十岁那年,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自此,在这里弘法传禅长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赵州观音院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史载,当时,割据河北的藩镇燕、赵二王拥兵自重,各存野心,处心积虑想吞掉对方。一次,二王剑拔弩张,摆战场于赵州附近,谋士夜观天象,发现“赵之金地”有圣人之气,于是,派人暗访,方才知晓,原来,这古刹禅林住着一位人称“古佛”的老和尚。二位大王不敢造次,然心有不甘,耿耿于怀,于是相约一同到赵州观音院找老和尚评理。老和尚一番禅机妙理,几句话就点中要害之处。二王茅塞顿开,恶念顿除,不但相互化解前怨,罢兵而去,而且从此对老和尚五体投地,执以弟子之礼。就这样,差一点改变唐末历史的“燕赵二王之争”被赵州和尚化干戈于无形之中了。

南宋时,观音院改名永安院,到了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此地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此时,想必从谂禅师当年种下的柏树已经长高了,长大了,于是这里就称作柏林禅院了。到了元代,就正式称为柏林禅寺了。

一座寺院,以树得名,这树该是有造化的,想想也是,这些柏树生在这里,不仅得了日月精华,还受了佛法的度化,能与那德高望重的从谂禅师舍利塔相依相伴,度过了一次次刀兵水火的人灾天祸,在屡遭劫难中存留到今,定是存着某种因缘的。回头再想想那少年女子的话,也就不以为是无稽之谈了。

2014年夏,同学三十年聚会,几十名当年的少年书生,带着各自的故事回到了母校。

要说故事,所有同学中,除了去世的两位令人唏嘘,估计就数我的故事比较离奇了。毕业后不到一年,好好的人就病倒了,治了一年多,命保住了,眼睛却没了。活着本就艰难,没了眼睛的活就愈加艰难,需要内外兼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三十年,一路走过,虽未修成正果,也算是皮糙肉厚,没心没肺了。

临来之前,心里就盘算着要去一趟柏林寺。那是心中的一个夙愿,于是,聚会结束后,就约请两位女同学陪我和妻去了柏林寺。两位女同学一位是常去柏林寺上香的洁,她说柏林寺“万佛楼”落成那天,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洁说那天她在场,亲眼见的;另一位则是家在赵县的霞,去柏林寺,自然不能没有她了。

驱车一小时,到了柏林寺。山门前熙来攘往,人声嘈杂,一下车,就有当地老乡上来招呼“买一炷香吧,进去烧烧香,许个愿,灵着哩”,我笑着跟那老乡说“这香不能叫买,应该叫请”,老乡憨憨地笑,说“是哩,是该说请哩”,妻掏钱请了两柱香,我跟两位同学说“佛祖真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一个柏林寺,养活了多少人啊”。

我们在山门前合影留念,很喜欢门上那副对联——“寺藏真际千秋塔,门对赵州万里桥,乃出自当代书法大家刘炳森先生之手。是啊,一寺,一桥,一桥,一寺,遥遥相望,静默无语,千百年来,人在桥上过,佛在心中留,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度化着芸芸众生。

走进禅寺,柏树成荫,氤氲着浓浓的禅意,我请二位同学领我找到三十年前那些柏树,我张开怀抱,拥抱他们,然而,哪里是我再拥抱他们,分明是他们在将我拥抱,那一片苍苍的绿依然在高高的天空聚着,飘着,三十年,于我而言,是长的,是道不尽的酸甜苦辣,说不尽的爱恨情仇……这些树呢,三十年风风雨雨,河东河西,曾经的破败荒凉,如今的繁华喧嚣,这一切似乎与它毫不相干,寂寞时,张扬这一片苍苍的绿色,热闹处,静静地洒下一片阴凉,天上的云卷云舒,地上的寒来暑往,它们仿佛局外人,可又哪里是局外人。那一时刻,我眼里有了泪,我把面颊轻轻贴上那粗糙刚硬的树干。

来到赵州和尚舍利塔前,有一座很大的香炉,洁说“烧一炷香,许一个愿吧“,妻扶我来到香炉边,她把香放进我手,她握着我的手,我们一起点燃那香,然后,我们轻轻跪下,虔诚地磕了三个头,不知道妻许了怎样的愿,我是无愿可许的,我觉得在佛前虔诚地焚一炷香,磕一个头就行了,将一颗空空的心献给佛是最大的愿,带着三十年的一路风尘,三十年的满腹心事,重新来到这里,那风尘,那心事化作了泪,化作了风,心已空灵、澄澈,已是莫大福报,一个凡夫俗子,有此造化,夫复何求!

回返的路上,将那株株柏树一一摸过,心里想着曾在这里见过的那位老者和那少年女子,他们今又安在?可曾想到,三十年后,那个冒然闯进这片荒凉破败之地的后生小子又来拜谒这古刹禅林了。悠悠天地间,我怀念着三十年前的那些往事。

时近中午,我们离开柏林寺,霞说要请我们吃正宗赵县油酥烧饼。走进烧饼铺,尝了一个,果然好吃。老板娘说这烧饼是用麻油做的,是可以用来贡佛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赵州祖庭---柏林禅寺电子导游

赵州祖庭--柏林禅寺电子导游制作:佛音大家唱工作室柏林禅寺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距今约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古称观音院,金代被...

by:佛音大家唱

香海禅寺

香海禅寺、自观、禅定

by:40岁_退休

福州-西禅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工业路455号票价描述门市价:20.0元开放时间7:00-18: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无锡-南禅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江苏省无锡南长区向阳路32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忻州-南禅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咱们面前就是南禅寺了。这座寺庙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您可以看到,南禅寺坐北向南,占地...

by:恋景旅行APP

岳阳-墨山禅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欢迎您来到墨山禅寺,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墨山禅寺就是隐藏在大山中的一座寺庙,它青山环绕、气候宜人、...

by:恋景旅行APP

武汉-宝通禅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游客您好,欢迎您来到三楚第一佛地——宝通禅寺。宝通禅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距今...

by:恋景旅行APP

南投-中台禅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545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中台路1号票价描述免费开放开放时间8:00~18: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大同-慧泉禅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如果您是佛教徒,那么慧泉禅寺将是您朝圣的好地方,如果您不是佛教徒,那...

by:恋景旅行APP

香海禅寺佛歌

自观、禅定、般若。...

by:40岁_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