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讲 解放战争(中)——土地改革与战略反攻

2023-08-16 12:53:3119:14 3775
声音简介

 解放战争(中)

                         ——土改改革与挺进中原

一、土地改革

1. 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民族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

2. 政策:中共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 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 成果: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6. 影响: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和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挺进中原

1. 概况: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2. 意义: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其它战场解放军攻势连起,国民党军顾此失彼,陷入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三、其它战场反攻

1. 西北战场:1948年3月,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延安的占领

2. 山东战场:国民党损兵失地、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灭。

3. 东北战场:国民党连战连败,兵力被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城市之中。

4. 战果:至1948年6月止,国民党损失近百万人,兵力下降至360万人,前线作战部队不足200万,且北分割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和西北等五个战场之上,战略优势转移到中共领导的解放军一边。

四、国民党统治危机

1. 三民主义信仰危机:国民党的统治无法使民族、民权、民生中的任何一项付诸实践;抗战后的“接收”及发动内战,招致全国民众的强烈反感。

2. 国民党自我解体:党内派系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彼此间常常出现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现象。在与中共作战中,不同派系军队互不支援。

3. 经济上: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4. 行宪国大丑闻:1947年,筹备“行宪”国大,后来延期至1948年3月进行。蒋介石当选总统,李宗仁违背蒋介石意愿当选副总统。显示出国民党统治的权力动作无序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果动121

谢谢老师,我听得如痴如醉!

石渠书香 回复 @果动121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听友327790044

谢谢老师,

石渠书香 回复 @听友327790044

也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couter

讲得好!江苏口音?

石渠书香 回复 @couter

我是安徽人,不过已经在江苏工作20年了

couter

我是第一个哦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

by:旺旺明月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史

by:姑射云天

解放战争演义

<解放战争演义>以翔实的史实和生动活泼的文笔,向读者再现当年军民气壮山河的战斗场面,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它是解放战争的百战图,是一部英雄谱!解放战争从1946...

by:山高人为峰阿波

解放战争之解放大上海

上海战役(ShanghaiCampaign)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1949年4月下旬,国民...

by:大鱼海糖

解放战争的真相

抗战后享有极高威望且拥有几百万装备精良军队的蒋介石和国民党为什么败得那样快、那样惨?而只拥有几十万条破枪的和共产党为什么胜得那样快、那样精彩?这个问题,至今吸引...

by:梅间雪_

解放战争全纪实

解放战争全纪实

by:信仰0822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以详实的史料,严谨的逻辑,客观的态度,为我们展现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著作。在此声明,本人不利用读此书盈利,就是...

by:冰城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