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稿维度之一:高度(下)

2021-10-03 07:30:0006:43 1048
声音简介

作者:余自华

语音分享:尤国兴

背景音乐:Christopher Peacock - All I Ask of YouMusic of the Night


       毛主席少有壮志、雄姿英发,1918 年,他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一诗中写道:“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1919 年,他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年轻时,他以“三不谈”自律,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庭琐事。他在革命征程之中九死一生,在政治漩涡之中起起落落,书写了纵横四海、波澜壮阔、书剑双修、身心雄健的壮丽人生,因此,他的文稿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势如破竹、排山倒海、一泻千里,如同一座座巍峨的高山,让后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让我们尽情领略一番吧!

       ——关于中国革命的出路。1928 年10 月5 日,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关于中国革命的前途。1930 年1 月5 日,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现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因为反革命力量也是相对地弱的,所以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释,这点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关于抗日战争的前途。1938 年5 月,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写道:“战争的结果,灭亡的不会是中国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集团,这是无可逃避的必然性。”“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于民族复兴的前途。1956 年8 月,毛主席在中共八大预备会上提出“超过美国”的构想,他说:“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1956 年11 月,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作出跨世纪的惊天预言,他说道:“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Yolanda读好文

在这里,Chloé将与你分享日常的读到的,关于心理学、占星学等的好文章。

by:疗愈者Yolanda

感悟好文

订阅《深度好文》,每周更新,听优美的文字,感受智慧的生活。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何曾不是我们的镜子和借鉴。

by:晚安voice

好文小说

好文小说,好看好听的小说

by:良依之约

君怡好文

这个专辑收录了君怡在山上生活时的随笔

by:醒来阁

好文分享

分享一些特别喜欢,令自己受益匪浅的好文,偶尔也会分享自己的随笔。

by:MA_April

声音主播

2216325

简介:用声音传播自己及一地之本土原创作品,是我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现在的文字经营者多年来的一个夙愿。一个偶然的机缘,在好友同仁们倡议和帮助下,我终于在喜马拉雅有了这方声音平台。以文学的名义,以声音者的平民姿态,传播本土作者的原创佳作,声音之旅就此启程。先从云南双柏诗人余自华的诗歌开始做起,渐渐地,将其他本土作者的原创佳作也拉将进来。哪一天我有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来挤一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