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咳嗽病脈証並治第十二

2021-10-08 11:22:3815:50 47
声音简介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問曰:伕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伕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曆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劇,必有伏飲。 伕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伕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脈浮而細滑,傷飲。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九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薑三兩 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複發,複與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十二枚(雞子大)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二兩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芒硝三合 茯苓四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 厚樸大黃湯方 厚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三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術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 人參 白術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四兩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裏,進之。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伕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嚥,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複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複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幹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苓甘五味薑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幹薑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咳滿即止,而更複渴,沖氣複發者,以細辛幹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複內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薑辛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 細辛二兩 幹薑二兩 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秦並天下

捨不得看完的中國史

by:长安集品牌创始人

小儿咳嗽非小事,专家传授治咳妙招

为人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咳嗽的夜晚,那一阵阵紧凑的咳声,让人揪心啊!咳嗷影响孩子夜问睡眠质量,干扰孩子白天愉快的玩要时光,同时,让照料者深受困扰:然而,咳...

by:泽桥医生

孩子咳嗽怎么办

咳嗽对孩子们及父母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增加了经济负担。患有咳嗽的孩子父母常会反复求医问药,直到孩子痊愈。到了秋冬季节,因为咳嗽来看诊的孩子会明显增...

by:广州和睦家医院

咳嗽与哮喘背后的秘密

咳嗽与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中咳嗽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病证,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预警反应。哮喘的防治更是和日常行为关系密切。如何应对咳嗽与哮喘呢?专家将告诉...

by:听友8911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