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第八章

2024-01-21 17:06:3212:41 2万
声音简介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禁止商用!

第八章 ;;

集中梳理(对应大纲解析第八至十一章);

一、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背诵);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解(背诵)

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

三、新中国在成立初期而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与对策(背诵)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中国共产党的四个对策;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军事上:继续追剿国民党的军事力量。

;政治上:普遍召开各级各届会议,人民开始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土改:继续实行土地改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次土改是历次土改中规模最大最好的一次。土改中对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反封建婚姻制度、镇压反革命。

腿姐说;

①     ;;一些词义辨析要注意;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

目标是经过新民主主义杜会,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1949101日至1956年;目标是结束一切私有制,确立公有制,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因比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等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即1949101日至1956年。具体分两个小阶段:

第一小阶段: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问题,共产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为此,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二小阶段: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尤其是国营经济领导力量的确认,开始逐步进行工业化(“一化”,生产力维度)和社会主义改造(“三改”,生产关系维度,确保生产力和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土改的目标与历次土改

整个中国近代史中的土改与土地革命的目标都是为了变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也就是把地分给农民。实现这一点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只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土改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渐实现的。

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详情参见下篇中第二部分总结的“土地政策”。

2);领导国民经济恢复。

①;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使人民政权拥有了相当重要的经济基础。

②     ;开展了稳定物价的斗争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

③;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以利于统一调度全国的财力、物力,集中力量办好大事。

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①;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如海关)。

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③     ;与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

④;与美国: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充分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此,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侵犯新中国的尝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①;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②;“三反”与“五反”: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 “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背诵);

1.;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第一个阶段(1949101-1952年);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这就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私营经济在数量上虽明显上升,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2;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进行“一化三改,(1953-1956

1);思想认识的变化: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可以提前完成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①;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腿姐说;

思想认识转变指的是中国领导人对向社会主义过度的设想经历了“先工业化,再改造”到“一边工业化,一边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的变化。

2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具体参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④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五、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背诵)

(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

六、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背诵)

1;真理标准大讨论

1);背景: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清除“左”的错误指导思想。

2);意义:

①;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②;讨论明确地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继而影响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

③;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④;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一个文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基础,因而也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①;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③;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⑤;全会结束了两年徘徊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6.;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腿姐说;

邓小平有两个“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22年南方讲话。

3;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全面展开;

1);1979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2);改革的起点: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二是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3);改革的全面展开:从十二大到十九大(见下篇中第二部分总结的重要会议)。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诵);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人世界前列,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十九大;

①;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中的重大作用;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85540394

1992年南方讲话!

Cherish_zhen

哇咔咔咔,剪辑的结果?

1gppxbv94m52l3i57uyu

感觉嘴瓢了这篇

听友104290729

这篇怎么卡卡的

听友189848268

144页的“腿姐说”倒数第七行:因此中国革命分两步走,读错了,读成了:因比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Tiffany199 回复 @听友189848268

我都没注意,这不算啥吧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夜八章-晓行诡话

主播介绍:资深编剧-孔方、独立制片人-莉莉安、自由撰稿人-鹿遇节目简介:天地人神鬼,蠃鳞毛羽昆。行走海河路宇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遇过千奇百怪的事。我们谈天说地...

by:夜八章FM

第八章:门当户对

不对的人,一定不能有肌肤之亲,这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害。——陈昌文

by:妙巴

啊Q正传-第八章

「唉,革命党来了!」阿Q听到了很羡慕。他虽然早知道秀才盘辫的大新闻,但总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照样做,现在看见赵司晨也如此,才有了学样的意思,定下实行的决心。他用一...

by:蒲公英_bli

绿山墙的安妮第八章1

我幻想我也是那群孩子中的一员,就是角落里穿蓝衣服的那个孤苦的女孩子,她非常像我,孤零零的,又孤单又寂寞,一副悲伤的样子,对吧?但是,她也得到了主的祝福。她跟在大...

by:蒲公英_bli

山西史纲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至少有三点,一是从考古发掘文物可知,山西在180万年之前便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即西侯度人在活动,炎黄子孙从远古至今便一直劳动生息在这块黄...

by:剑鸣聊山西

2021毛中特(第八章开始)

学习备考非播音专业录着自用哒

by:努力向前的小范

国史纲要

用很简洁的描述,勾勒出中国历史全框架,对初学者极其友好

by:桃子老师的未名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