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稿维度之五:精度(中)

2021-11-04 22:12:2404:00 914
声音简介

作者:余自华

语音分享:尤国兴

背景音乐:Christopher Peacock - All I Ask of YouMusic of the Night


       精从细处来,细处见精神。鲁迅先生曾专门批评过潦潦草草、马马虎虎的现象,胡适先生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的寓言故事,专门讽刺那些无所用心、粗心大意的人,“差不多先生”有一句口头禅:“凡事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在钱铺做伙计,能说会道,会写会算,但总是粗枝大叶,常常把“十”字写成“千”字、把“千”字写成“十”字,掌柜因此经常骂他,每次被骂他都不急不恼,若无其事地赔不是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染上了一场急病,因一时找不到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医牛的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明知找错了医生,但是他自我安慰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王大夫用医牛的方子给他治病,结果“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写作也是一样,不能当“差不多先生”,不仅要过得去、还要过得细、更要过得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微不足道的小错可能引起无可挽回、无法弥补的大错,因小失大,悔之晚矣!

       玉不琢不成器,文不修不出彩。文稿的精度,说得更通俗些,就是经得起质疑、耐得住推敲。说到“推敲”,不得不提苦吟派诗人——贾岛。话说,有一次贾岛骑着一匹瘸腿的毛驴去拜访老友,一路上就琢磨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反复吟诵几遍后,又想把“敲”字改为“推”字,犹豫不决,于是就用手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奇、又好笑,正在想得入神时,所骑的毛驴冲撞了时任京兆伊韩愈的车骑,他被人带到韩愈跟前,听他说明原委之后,韩愈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和他一起琢磨起来,最后建议他说:还是用“敲”字好,即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推敲”二字用来比喻写诗之难、做文之苦。又比如,王安石在写《泊船瓜州》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起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又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前前后后改了十余字,始终差强人意,最终灵机一动,改为“绿”字,意为“吹绿了”,将形容词作动词用、拟人化,意境就大不一样了,增添了色彩感、动态美、情状美,不仅改出了流芳千古的诗词佳句,而且造就了脍炙人口的炼句佳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酒精度:43%VOL

一群街边喝醉呕吐的punk少年慢慢在这个名字之下变成了所谓的摇滚老炮。我们是苦鬼乐队,愤世嫉俗却热爱生活,生活拮据却天性乐观的这么一帮类似傻逼的小群体。如今苦鬼...

by:华语音乐

Yolanda读好文

在这里,Chloé将与你分享日常的读到的,关于心理学、占星学等的好文章。

by:疗愈者Yolanda

感悟好文

订阅《深度好文》,每周更新,听优美的文字,感受智慧的生活。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何曾不是我们的镜子和借鉴。

by:晚安voice

声音主播

2216325

简介:用声音传播自己及一地之本土原创作品,是我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现在的文字经营者多年来的一个夙愿。一个偶然的机缘,在好友同仁们倡议和帮助下,我终于在喜马拉雅有了这方声音平台。以文学的名义,以声音者的平民姿态,传播本土作者的原创佳作,声音之旅就此启程。先从云南双柏诗人余自华的诗歌开始做起,渐渐地,将其他本土作者的原创佳作也拉将进来。哪一天我有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来挤一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