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喝普洱茶的几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2021-11-25 14:09:2407:54 4194
声音简介

640.jpg


1



第一重,“听”。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看外国电影时,最大的困扰是,同样的男性角色ABC,一换衣服,你认不出谁是谁了。


很多初学者喝茶也是这样子。连喝三泡茶后,听着席间茶友点评这个香、那个甜、还有一个太寡淡,内心对自己升起了质疑:我的舌头真的这么“木”吗?为什么我喝不出明显区别?

640_1.jpg


跨不过这个坎的我们,有的人就选择“竖起耳朵”来喝茶了。

“这个茶什么香?为什么会说有冰糖甜?”


“你说的山野气息是什么意思?可以给我描述一下吗?”


“哎?喉韵吗?我感觉不到哎,可不可以再示范一下下?”


“哈哈,你这个是薄荷塘啊,那我得坐正了喝。”

……

很多文章会调侃依赖“听”来喝茶的茶友“人云亦云”。我反而觉得,这样纯然倾听的状态,是最为难得的。


640_2.jpg


首先,靠“听”来喝的人,我们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放下自我的“傲慢”,这是另一种“无我”。在这样的状态里,我们能更好的感受到泡茶者想要带给我们的美感。在这样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也许能感受到别人心中对茶的美。


其次呢,很多茶制茶者在设计时,是有“理念”的。没有引导,我们喝不到。也许是因为品鉴力不够,也许是设计“失误”,但无论怎样,我们在“听”中,看见了。

你说,我听,我听到了、感受到了。这真是茶席上流动的浪漫呀。

最重要的是,善于“听”茶的人,进步是最快的。


640_3.jpg

有一次,一个远方来的茶友过来找我喝茶。他说他想感受云南普洱茶独特的美,于是我生茶、熟茶各准备了几泡“标杆性”的品种。

第一泡,我拿的是【弯弓】。泡茶时,我没有说话,我的计划是喝完三泡,我再跟他介绍这泡茶所谓的标杆以及美在哪。


当我还没开始介绍时,他的疑问就有了:为什么这款茶回甘不明显?为什么没有武夷茶浓郁?……


640_4.jpg


当年的我耐心不够,没有继续介绍,草草结束了这泡茶。后来他很委屈,“我是来学习的呀,当然要问问题了……”

是的,我知道你想来学习,所以我做好了准备。能不能听我说完再质疑?到时候你问“你说的回甘跟我理解的不同,可以再说说吗?”自然会倾囊相授。

我们很多时候去“学习”,首先要听。全然得让关系流动起来,听明白了,理解了对方的意思,最后才去判断“合不合理”。

这就是第一重境界的难得之处。


640_5.jpg



2



第二重境界,“挑”。

到这重境界的人,已经喝过很多茶了。外人看来,就是标准的“高手”:一泡茶入口,十七八个缺点从原料到工艺到仓储一点点罗列出来。


可惜到这重境界的茶友,很少能够体会得到一泡茶的美好了。大部分普洱茶从业者会卡在这个阶段很长时间。


这重境界的茶友,也分几种。


640_6.jpg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很多貌似“老江湖”,最常用的评价术语是:“这个茶有点卡喉喔。”

为什么呢?

普洱茶在所有茶类中,有个独特的审美,“喉韵”。喝得出喉韵,你的普洱茶品鉴水平才算是某种登堂入室。


640_7.jpg


但什么是喉韵呢?没喝到特别好的标的物或者没受过正确引导的人,往往感受不准确。但还是要去感受的呀,于是拼命在喉部找感觉。

为了证明自己很厉害,总是怀疑:这个茶,我喉咙卡呀?不行原料不行!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喝茶得反复检验下自己今天喉咙有没有炎症。实际上,喉头的顺滑度是跟茶叶的工艺、状态有关的;除了喉部的顺滑度,还有喉韵的“深浅”等等因素。


这些因素有的在整个系统里有的是变量。

640_8.jpg


还有一种茶友,茶一到手,一口就要辨山头。还没问呢,就开始嘀咕:从这个茶的体感上来看,怕不是曼松……

这重境界的茶友,可以说是“强技术流”,但除了自己的茶,满世界都是缺点了。他们已经感受不到茶的美好了。

每一款茶就像一个文学作品,用杠精的态度,瑕疵一定会有。用这样的喝茶思路,世界上有完美的茶吗?


刘亦菲是美女吗?可是总会有人说,长相平平,全是缺点。龅牙斗鸡眼还眼睛小。 


如果要判断好坏,是要审视标准和语境的。


640_9.jpg


有人问过我,在普洱茶这个行业里,一般高手和顶尖高手的区别在哪?

我的答案是:

一般高手辨真假分高下,顶尖高手看语境。


640_10.jpg



3



第三重境界,看框架、看标准、看语境。

到这个境界的人,要具备两种能力:品鉴能力和认知能力。


品鉴能力就不细说了。这一定是基础。


很多营销高手谈起普洱市场信手拈来,似乎找到一个能够引爆市场的模式就理解了框架。


但没有品鉴能力的“看系统”高手已经失去对普洱茶的谦卑心和好奇心,我很难相信这样的产品会有持久生命力。


640_11.jpg


什么样的认知能力呢?知道评判一款茶的好坏,好坏背后,是标准的不同,标准背后是语境、情景。

同时,分得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什么意思呢?

问:这款茶有明显的花蜜香,是不是好茶?

首先,要明确的是:有花蜜香,属于事实层面的内容;好不好,这叫【观点】。

什么是观点?你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语境、某一个点上去观测这个【事实】,所得出的结论,叫【观点】。


判断一款茶好不好,首先要去明确你的标准是什么、语境是什么。

标准是好不好喝,那见仁见智;标准是能不能存放,那要去看活性;对于送礼好不好,那要看对方的需求。


在顶尖高手眼中,普洱茶的复杂并不是”水深“,而是“规则”的不同。


640_12.jpg


不同的评价背后,是不同的评价框架。在这么多规则之中,顶尖高手往往会选择长期主义的语境——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理解普洱茶最独特的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到越陈越香的魅力。理解得越多,得到的享受就越多。

到这个境界的人,不太会执着于你的茶是冰岛还有老班章了;喝一个茶,也不会那么在意香甜了,他会在这个系统里看到一款茶的陈化路径。


只有对普洱茶足够深情的人,才能真正站在长期主义的品鉴点上。


640_13.jpg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落香X

讲得真好

猜你喜欢
普洱茶品鉴300问|入界普洱

什么是好的普洱茶?在普洱茶行业里,很少有人能够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学院派关注茶多酚、江湖派依赖既有经验。而「好茶」这个问题的背后,包括了茶学、农学、...

by:茶叶进化论

普洱茶说

追根寻源找普洱茶茶,普洱茶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普洱服阶段。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改土归流,车里宣慰司是普洱茶形成的阶段,标志产品——...

by:金木楠

普洱茶典

系统介绍普洱茶定义、原料、制作、储存揭示普洱茶变化原理、香气及茶气原理揭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存茶奥秘系统介绍普洱茶冲泡与品鉴技法

by:紫雾秋风

普洱茶营销

普洱茶传奇,全面解密:告诉你一个最真实的普洱茶。全网独播《普洱茶营销》被业界称为第一奇书,其盗版版本多达150余种,炒作价格较高,本平台阅读仅供大家学习和参考非...

by:吴籽玗读普洱

老徐答普洱茶

关于普洱茶,您可能想问:普洱茶要怎么选购?如何分辨普洱春茶、夏茶、秋茶?普洱茶如何冲泡更好喝?普洱茶该如何保存?和徐老师一起,去探索普洱茶这个神秘的世界吧。

by:老徐谈茶

老徐鉴普洱茶

茶,是一杯有灵性的水。它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它也可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茶如人生,亦有百味。一杯一盏之间,体会茶的滋味,领悟茶中之道,方是不负光...

by:老徐谈茶

普洱茶英语

每周四更新,敬请期待!全网独播!关注大益FM,用英语品茶论道。

by:大益FM

老徐谈普洱茶

走遍千山万寨,带您发现普洱古树茶的价值!行走于普洱江湖,信奉的是真实与自然!——《老徐谈茶》

by:老徐谈茶

普洱茶系列课

课程亮点1、权威性名师讲解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叶蓝皮书》编委会副主编文化部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总顾问...

by:学茶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