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生选择20211125

2021-11-26 12:07:2503:21 33
所属专辑:试音记录
声音简介

提到陶渊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他“岂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故事,那他为什么要做官,又为什么弃官归隐?他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文化史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我们先来看他为何要入仕?归纳起来说,他做官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家里穷。《归去来兮辞·并序》里说的很清楚,就是他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生活。家中孩子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也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为官是为生计考虑。

第二个原因是家庭的影响。陶渊明曾祖陶侃为东晋名将,其祖父为太守,其父可能官职更低一些。这样的家庭背景和传统对陶渊明入仕是会有重要影响的。

第三个原因是他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有“猛志逸四海,骞翮(qiān hé)思远翥((zhù)”(《杂诗》)的大志,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因此,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五个官职。

    那么他为什么又要辞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性格追求,保持尊严。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陶渊明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喜欢崇尚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他也受老庄主张“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影响。所以,他第一次“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就辞官了。最后辞去彭泽令的直接原因是 “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宋书·隐逸传》)这时,他把维护保持自己的尊严看得高于一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陶渊明

陶渊明,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陶渊明传

淡雅风流,田园放歌,陶渊明的坎坷人生与辉煌著作

by:江山照月

陶渊明诗词

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生平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

by:_云衫_

唱响陶渊明

吟唱陶渊明诗词

by:发发Ella

陶渊明的幽灵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本书受到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

by:上海文艺_电子书

陶渊明集(全)

萧统编《陶渊明集》,是历来公认最权威的陶渊明作品全集,对中国后世的诗词乃至文化气质都发生过深刻影响,是唐诗宋词上游的一脉源头活水。该集为梁昭明太子萧统遍搜陶渊明...

by:煦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