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去阿城农村演出

2023-06-14 07:08:4613:27 7475
声音简介



专辑封面


1960年夏,母亲(16岁)摄于哈尔滨

1961年1月,母亲(17岁)摄于哈尔滨


母亲(下)与好友小吉姐姐合影,这个小吉姐姐是哈尔滨当地人,是哈尔滨啤酒厂的化验员


1961年6月25日,母亲(右)与好友张淑媛(河北人)摄于哈尔滨兆麟公园,


1961年6月25日,母亲(后排左二)与好朋友们摄于哈尔滨兆麟公园


1961年7月1日母亲(17岁)摄于哈尔滨


图为60年代的哈尔滨火车站。该站1904年完工投入使用,它的设计者是俄国建筑师基特维奇,采用当时风靡俄罗斯及西欧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1960年3月28日晚上,母亲到达这个火车站。


图为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母亲当年与好朋友们常来这里购物。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市道里区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设计师为巴吉斯、李光耀、兹耶列夫。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这里也是母亲当年常来游玩的地方。


这是位于香坊区油坊街20号的哈尔滨啤酒厂的老办公楼(2018年拍摄),此楼建于1935年,砖混建筑,俄罗斯建筑风格。母亲当年就在此楼的一层人事教育股工作。

发现此张照片是很偶然的,也很出乎我的意料。为使本专辑更丰富一些,我就在网上查询哈尔滨啤酒厂的老照片,在2021年11月16日下午偶然发现了几张哈尔滨啤酒厂的老建筑的照片,包括老办公楼、工会办公室和传达室的照片。我当即就发给了母亲,母亲很快就认出了这是她当年工作过的地方。母亲很惊喜,真是恍如隔世一般的感觉。我也很激动,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些老建筑竟然还在。在此我很感谢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一位叫“踏寻哈尔滨历史建筑的老谷“的博主,我是在他的博客中发现的。


这是哈尔滨啤酒厂原工会和动力车间办公室(2018年拍摄)。这是一座合体建筑,左边小屋就是工会办公室。1960年4月6日母亲第一天上班,最先被安排在了人事教育股,但在中午之前,工会又要她。随后,一位姓陶的小姐姐把母亲领到了这间办公室的。随后,工会主席要求她在午饭的时间进行广播。结果,母亲的老呔话把全厂职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饭都吃不下了。


哈尔滨啤酒厂的老传达室,母亲也很快就认出来了。


中年时的母亲


母亲(右)与我姨


1997年夏,母亲(53岁)在唐山凤凰山公园


我与母亲


2021年3月,母亲戴着老花镜,就着小板凳,在炕上写回忆录


母亲回忆录手稿


母亲在院子里种菜养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兔子或鱼

朴实真诚,太感人啦!

木子_0er

温馨幸福的回忆

听友370282894

我也想起来我们家小时候储存大白菜的情景

爱生活de杨先生

我师妹小时候在乐亭唱乐亭大鼓,我见过她那时的视频,非常可爱。她的口音超级可爱,我用天津话,她说乐亭话,彼此哈哈大笑!

独看落日 回复 @爱生活de杨先生

对,乐亭大鼓就是我们这里的

猜你喜欢
阿城的文章归集

收了无数阿城的文章,这里是个大杂烩。归集成书的读了好几本了: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遍地风流等。这里的文章成书的都注明了书目,成书可以在主页找到。

by:陌生的陀螺

阿城文集

32年来,他令无数文学爱好者为之痴迷,处处寻他踪迹,却在也没找到他的新作。他就是用自己的人生来诠释“把生命浪费在美好事物上的阿城”。上个...

by:重生之路111

阿城文集

内容简介:《阿城文集》分别由《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威尼斯日记》、《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文化不是味精》、《脱腔》七本书...

by:锦瑟年华1998

阿城|闲话闲说

阿城是一位很接生活地气的作家,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中学未读完就上山下乡,去山西、内蒙、云南插队,达十多年之久。他也是远离生活的人,在他的作品中能读出超过生活的...

by:贝加尔湖边的牧羊人

《闲话闲说》阿城

这是“作家中的作家”阿城的讲谈系列,“中国世俗与小说”乃其中之一,其他还有另外的话题,例如讲玉,例如讲饮食,例如讲孔子,例如讲营造,例如讲电影电视,例如讲晚明晚...

by:EY读喜欢的书

阿城精选集

侵删侵删侵删侵删侵删

by:阿蒙霍特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