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梦

2021-12-22 21:02:0611:01 47
声音简介

我们的教育梦

我父亲经常跟我们说起他人生最大的一件憾事。我的小堂哥,从小学习成绩不错,考上了县城的高中,第一年的高考差了几分落榜了。想让家里继续供他复读一年。可是我伯伯家里一共有一个女儿,四个儿子,负担很重。大伯母坚持觉得一年花几百块的学费和生活费去复读,不合算。而且即使考上大学还得负担3-4年。不如马上毕业去工作赚钱养家。这样的决定遗憾地让我堂哥错失上大学的机会。父亲现在说起来挺后悔,他没能挺身而出,去做通伯伯和伯母的工作,甚至可以自己咬咬牙资助堂哥。跟堂哥一样情况的几个同学,通过复读,最差也考上了高中中专,脱离了农村,成了吃公粮的城里人。我堂哥先回家务农,后来去当地的乡村小学当代课老师,后来教育体系清理非在编老师,他就只能去县城打工。成为最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那一次错失高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一辈子跟相同资质的同龄人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上都拉开了差距。

堂哥还是儿子,在农村,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概率更小。我的一个女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因为家里还有3个弟弟妹妹。父母就一直觉得女儿读到初中毕业就非常不错了,可以出来社会上打工替家里分担经济压力了。于是她早早的放弃了学业,去社会上打工,并早早的嫁了人。成了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困在了方寸之地。

教育和考试制度是改变很多普通人命运的最好机会。这个优秀的人才选拔机制,从中国10世纪开始推广开来了。能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人,就可以从平民一跃而成为士人官绅,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中国只要社会和平,经济发达的时期,全国的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就会大大提升。而受教育人口的提升,反过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历史上最尊重士大夫的时代是宋朝。宋代的教育体制最为完备,受教育人口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宋代在中央和地方都有学校。国学学生人数多时达到20余万人。除了国学,宋朝还有民间的书院和家塾。比如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象山书院和岳麓书院等。通过宋朝高级学者和官员数据倒推,宋朝的识字人口应该超过了任何前面的时代,少说有几十万之众。所以中国从那时开始就流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教育一直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战火纷飞的乱世,比如抗战时期-还有人痛苦的大声疾呼-整个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万般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的知识界还在长沙,后在昆明联合成立了一个西南联大,教授和学生们在敌人的隆隆炮火下,在联大钻风漏雨的破屋中埋头苦读,为中国在抗战胜利后的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外交储备了一大批的人才。科举制度到了建国后,演变成了高考制度。高考制度,也为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掘了无数的人才。

进入了21世纪之后,对于高考制度的批判,甚嚣尘上。批判高考的最大的罪状就是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考试筛选出来的人也有可能是高分低能的,把很多个性化的人才给埋没了。说这些论调的人,其实是没想明白一个事情。只要人才是靠选拔出来的,就是要有标准的,而这个标准是客观的考试成绩,无论这个成绩反应的一个人的素质是否全面,好歹比之前只凭着出身,只看父母家族血统是否高贵的标准要公正进步很多。因为如果是凭着出身和血统,那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命运。普通人就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高考反对派们肯定会叫嚣说,这样的应试选拔只看重考试分数,并不能真实反应人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也没有公平可言。可我想说的是,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对大部分人是机会,那就是相对的公平合理。而且只要是筛选机制,就没有可能绝对公平。因为从这个机制的底层逻辑来说,选拔就意味着必须淘汰一部分人,那对淘汰的人来说,无论哪种筛选的标准和模式,即使只是淘汰了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

世界上教育最先进的国家是芬兰,芬兰的教育体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但却是别人学不会的呢?因为从底层逻辑上来说,芬兰的教育是“成全式”的,他们认同每一个芬兰人都是人才,都值得社会和家庭投入最大的资源去成就他,去发掘他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给他充分的受教育和去展示的机会。从而达到人人成才的目标。这样的模式当然对个体当然很美好。可惜需要高度发达的经济做为支撑。国家、社会和家庭,尤其是前两者,要能建立足够多的学校,要能聘请的起足够多,而且是最优秀的人来做老师,要能承担起成全孩子过程中的一次次的试错成本。这所有的一切都的基于芬兰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而且已经发达了很多年了。前几天碰到一个国外的客户,说起中国的教育,他认为中国的华东和华南沿海城市,也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准,所以教育的手段可以从应试转化成素质教育了。我非常认同,其实我们的社会也早就开始行动了。君不见,2000年以后,中国的私人留学生的增长幅度已经远超我们的GDP增长幅度。中国有能力的家长,已经自然而然的开始开辟高考以外的第二、第三通道。给自己的孩子不同的选择。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让孩子脱离筛选制的轨道,向成全式教育轨道迈进。当然,这个目前还只是中国家庭的个体行为,在国家层面,受限于各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发展,受限于人均经济水平不高,国家和社会还无法启动全面的“成全式”教育模式。所以即使到了2021年,中国还只能通过高考筛选制度,让一小部分人享受高等教育。

说到底,读书改变个体命运,教育改变社会素质,而经济基础是一切的底层支撑点。就像前面说的沿海城市的私人留学群体,正是享受了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而滋生的教育红利。所以就高考谈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只能是缘木求鱼,隔靴搔痒。我们需要从更高的历史的、社会的层面来审视它,并从底层逻辑的层面-发展经济,提升人均国民收入,让成全式教育成为可能的层面来考虑这个问题,才能真的看清楚教育体制的问题,才能提出建设性和战略性的观点。才能让我们跟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梦更进一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我们的教育周记

同样一句话,爸妈说了就是不管用,老师说了就管用一些,如果是还要外人一些,比如说素未谋面的灰鸽叔叔,可能还要经用。比如这次书籍的签售,很多家长定制了寄语,绝大多数...

by:灰鸽叔叔

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

今天的教育将走向何处?在当今这个时代,虽然父母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但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与孩子在生命和成长层面的沟通。在本书中,家族系统排列大师海灵...

by:廖从慈

关注我们的家庭教育

作为齐家三部曲的一员,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曾仕强教授阐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搞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就能够正确地开发孩子的...

by:白面书生九哥

我们都是追梦人

奋斗者的时代,实干家的风采!“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是追梦人——沈阳高质量发展专题人物故事汇》节目借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营造“亲商、安商...

by:沈阳发布

我们都是追梦人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年演员吴谨言受邀参与由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主办、无限星空音乐集团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音为有你”主题音乐活动,以一首《我们都是追梦人...

by:华语音乐

我们的有声追梦

或许这条路自己会不断迷茫,但多听一听王明军老师的话,你会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人的语言,更是有力量的~诵诵是个小太阳,浑身充满正能量!加油!一起攀登的小伙伴儿们...

by:是诵诵吖

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海灵格

今天的教育将走向何处?在当今这个时代,虽然父母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但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与孩子在生命和成长层面的沟通。在本书中,家族系统排列大师海灵...

by:廖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