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瑀 唐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021-12-23 15:52:5300:14 473
所属专辑:中国诗词
声音简介


《赠萧瑀》

唐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李世民以本诗送给萧瑀,述说忠臣的定义,并对萧瑀作了肯定。

  唐高祖李渊在位后期,他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帝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和肯定,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坚韧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正是由于唐太宗这么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在诗中引用了“疾风知劲草”,才使得这句话流传千古,成为了至理名言。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水波而上,尽其摇而复下,其势固然者也。——《管子·君臣下》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荀子·儒效》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秋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残唐重生李世民

声明:此专辑纯属个人对该作品的喜爱而业余时间录制,毫无商业用途之想法。当然,如果该文作者“寻香帅”觉得播的尚可,想将此专辑用于商业运作,我亦欣然接受,且分文不取...

by:云天端

唐太宗李世民传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

by:云中看客风清扬

完‖唐太宗李世民

李唐王超的兴起,杨隋王朝的衰亡!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精彩演绎……

by:醉爱读书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

by:云中漫步_sd

唐太宗李世民传奇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by:

唐太宗李世民(下)

【内容简介】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

by:追阅文化电子书

唐太宗李世民全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李世民全传

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助父称帝,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创立了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至今仍为世人传诵。阅读...

by:哈飞姐姐读书会

李世民全传

专辑简介: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助父称帝,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创立了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至今仍为世人传...

by:吕秀才说

秦王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评书

by:读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