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宝藏-第二章-02节 当我老了,有 1000 万,以及丰富的“人生清单”

2022-09-10 23:31:1928:05 133
所属专辑:时间的宝藏
声音简介

在感动中国之前,先感动自己。马旭夫妇的另一参考意义在于其收入结构的完整性。

      武汉,号称“千湖之城”。

      千湖之中,有一月湖。

      春秋战国时期,月湖边,楚国琴师俞伯牙正在鼓琴,樵夫钟子期恰好在附近的龟山。伯牙鼓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又鼓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两人引为知己。此后,子期病故,伯牙悲痛不已,从此不复鼓琴,史称:高山流水遇知音。自宋代起,月湖边上建起了古琴台,以纪念这一故事。

惊动了公安

      2018 年 9 月 13 日 9 点,在与月湖古琴台隔汉江相望之处,中国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刚刚开门,有两位老人走了进来。在他们身边,各有一位中年男子搀扶。

      接待他们的是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潘媛。这两位老人身着空军迷彩服,是夫妻俩,其中一位是马旭,潘媛称她为“马婆婆”。

       马婆婆说,今天来,是要将 300 万元转账到黑龙江省木兰县的一个账户。

      潘媛将他们请入贵宾室,并报告给了值班的副行长霍继烈。霍继烈注意到,和马婆婆夫妻俩来的两位中年男子,一听口音就不是武汉本地人,而且,看起来和老人并不熟悉,但又模模糊糊地说是马婆婆的“儿子”或“战友”。

      霍继烈警惕起来了,因为他知道马婆婆是没有子女的。

      他又打电话给了行长刘燕。

      两位中年人说自己是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局的干部,行长刘燕问,有没有工作证,两人说没带,但是有一份捐赠协议。协议的内容,是马旭、颜学庸夫妇捐赠 1000 万元给木兰县教育局。

      但是,刘燕觉得,这个协议的条款,文字有一些模糊之处,按照协议上写的电话打过去,又没人接,而且,协议是昨天才签的,今天就来转账,不免让人疑虑。

      这些年,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套路”层出不穷。就在当月,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发布的老年人受骗典型案例里记录,2018 年 1~9 月,厦门警方共接报针对 60 周岁以上老年群体诈骗警情 64 起,年纪最大的 86 岁,最高涉案金额为 72 万元。从手段上看,冒充亲友、领导的,共发生 33起;冒充查案的,6 起;冒充客服的,5 起;投资理财的,4 起。同样也是 9 月,北京市开庭审理了一起“以房养老”诈骗案,该案受害人已达 47 户,涉案金额上亿元,该案审理一年来,两位老人最后通过民事诉讼追回了房子。


2019 年 6 月 29 日,黑龙江省木兰县,参加捐款 1000 万仪式的马旭夫妇甫一下车,激情难抑


      马旭恰好 86 岁,而他们涉及的金额,比上述都大。

      银行报警了。

      辖区派出所民警到银行后,和黑龙江省木兰县取得了联系,证实了两位中年人分别是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和办公室主任宋祥利。然后,刘燕在电话里逐字逐句核实了捐赠协议的内容。

      就这样,到下午 4:47,300 万元的转账才算完成。

      当时,马旭说,他们还有 500 万元购买了理财产品,于2019 年 3 月末到期,计划 2019 年 4 月捐出,同时,老人还将捐出在邮政储蓄银行的 200 万元存款。

1000 万元是如何得到的?

      当这个小小的社会新闻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播出之后,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马旭、颜学庸夫妇拥有1000 万元?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步入晚年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存款?

      随着信息越来越多,我们才渐渐明白了这 1000 万元的构成:

      首先是攒下来的工资。马旭是驻黄陂原空降兵某部离休干部。离休时为大校军衔,目前,夫妻俩都是师级退休待遇。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说,现在,已经 86 岁的马旭和爱人颜学庸两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每个月近 4 万元。而他们两人的开销又极小。

      第二,是财产性收入。根据《武汉晚报》报道,多年前,马旭和爱人颜学庸在武汉金银湖买了一套商品房,原本想开间卫生室,后来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不像过去一条巷子的邻居都认识,即便开了也发挥不了我的作用”,于是以400 万元卖掉房子,这构成了 1000 万元中的主要部分。

      夫妻俩同时还购买了一些理财产品。

      第三,写稿、专利所得。

      马旭和丈夫退役前都是军医,隶属于空降兵部队。1983年开始,马旭将医务工作经验与跳伞经验加以总结,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 100 余篇文章。同时,夫妇俩还设计了一款“充气护踝”,让空降兵战士着陆时就像踩在气垫上,可减少反冲力和扭伤情况。1989 年,该设计获得了专利证书。此后,两人根据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的经验,设计出了一款“单兵高原供氧背心”,于 1996 年获得专利证书。在央视的《面对面》节目中,马旭说,专利转让费与稿费收入有“百十来万”。

      以上三部分,即工资积攒、商品房升值、专利所得,构成了马旭、颜学庸夫妇 1000 万元资金的来源。

      马旭夫妇的部队经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但是,在各个行业中这种晚年收入并非少见。更大的参考意义在于其收入结构的完整性:他们在劳动所得、不动产投资、知识收

益这三个领域里均有表现。

      随着马旭的故事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人们渐渐发现,她带给这个社会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爱心故事。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采访过马旭本人的《长江日报》记者王晶,以及在 2018年小年夜和除夕夜前往马旭家访问的《武汉晚报》记者王恺凝,都对笔者感叹说:1000 万元的捐款让她们感觉到了爱心,但是,真正震撼了她们心灵的,是马旭的住处。马旭夫妇住在木兰山下一个小院子里,属于黄陂区,地处武汉远郊。

      这个家里,床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沙发是四五十年前的老式沙发,被子也很薄,唯一像样的是书柜。马旭身上的穿着,最拿得出手的,竟然是一双 15 元钱从地摊买来的红胶鞋,且只有去老年大学和过重要节日时才会穿。平时,老两口身上穿的,基本上都是部队配发的衣服。

      后来,在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前,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去马旭家中时的情形:“颠覆了我的眼睛和我们的想象。整个房间,除了书和报纸,几乎什么都没有。我说,马老,看到你的鞋坏成这样,我们感觉很心酸。马老淡然一笑,说,我 86 岁了,和我一起的战友和首长相继离开我好多年了,我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马旭的人生观持续震撼着季德三。

      马旭大概和“木兰”很有缘。她 1933 年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出生,因为家里贫穷,1947 年被送进部队,分到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和那位花木兰一样,马旭成了一个女兵,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属一个师,再之后,分配到湖北武汉。

      木兰山,因为位于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而得名。2019 年 2 月 4 日,大年三十,王恺凝来到马旭家里。虽然是大年三十,颜学庸的午饭却只是煮了一点面条。他们平时吃得就很简单,即便过年也是如此。他们还以为头一天是大年三十,晚上回来用电磁炉煮了两碗速冻水饺,“吃到一半才发觉搞错了时间”。本来,军营就在附近,马旭两口子完全有资格到军营食堂吃饭,但是他们没有。“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而是过年也在家里吃速冻饺子。一般来说,个别被塑造的典型会说为国家和军队节约粮食什么的,自我拔高一下。但是,他们没有加戏,只是说,食堂的菜太油了。”

      早些年两人还会腌点腊鱼腊肉,现在也放弃了。

      “说话特别朴实。不需要人为拔高她。有些话,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别人嘴里说出来,我可能首先会质疑一下是不是符合事实,但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就特别自然,一点不违和。他们大概是那种生来就是这样品质的人。14 岁参军时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到现在都是一张白纸,一张白纸来,一张白纸走。质本洁来还洁去,不需要后天修饰。”王恺凝对笔者说。

      2017 年 9 月,黄继光生前部队在武汉举行纪念活动,马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

      从 14 岁参军离开故乡,70 多年间,马旭仅在 1976 年回过家乡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李国宝屯一次。2019 年 2 月 18 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8 年度颁奖盛典》播出。马旭荣膺“感动中国 2018 年度人物”。颁奖词是:“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一个人的晚年,不仅要有经济基础支撑,精神上的自洽和坚持,更是幸福感的源泉。

《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透露说:2018 年《感动中国》有多名捐资助学的候选人,比如浙江省有位老教师捐出全部财产,做了很多扶贫工作。还有好几位院士也有感人义举,有院士捐出上千万元家产。马旭夫妇之所以最终当选,是因为他们的事迹非常感人且富有戏剧冲突,栏目组全体成员都看哭了。“她特别质朴,坚定中带着倔强,比如她每天坚持做操,从不被一些浮华的东西打动。我们在录制节目时,并没有深挖什么,我们能如实呈现出她这种状态就已经足够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 1000 万元之外,马旭还将一派率真单纯守到了晚年,也为晚年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

      2019 年 4 月 8 日,马旭夫妇来到工商银行武汉市机场河支行,将 557.7526 万元捐给了家乡,随后,马旭夫妇赶往黄陂区的邮政储蓄银行,将在此存储的 142.2474 万元全部汇出。两笔合计 700 万元,加上前面提到的 300 万元,完成了捐款1000 万元的心愿,兑现了承诺。

亲爱的,你慢慢飞

      马旭 2018 年才出现在大众舆论视野中。其实,马旭夫妇早已在小众群体中显示了自己不平凡的一面。

      2015 年 10 月 13 日,马旭与老伴颜学庸来到临近的湖南省,参加“2015 九九重阳·快乐老人节”。这个活动由《快乐老人报》与一家旅行社共同主办,从全国范围内征集了 9 位中老年朋友来挑战滑翔伞。84 岁的马旭和颜学庸,则是 9 位中老年朋友中年纪最大者。“又体会到了那种飞的感觉。”次日的《潇湘晨报》以《耄耋双飞》为题报道了这个小故事。

      两位 84 岁老人的这番飞行,创造了中国滑翔年龄之最。此时,距离马旭第一次真正跳伞的 1962 年,已经过了半个世纪。而她说:我向往蓝天,向往自由,90 岁的时候,还要再挑战飞翔的感觉。

      马旭是新中国第一批女伞兵。但这个名分来之不易。

      空降兵部队组建后,当时 28 岁的她被调任军医,是所在部队仅有的两名女兵之一。“我是军医,部队都跳伞下去了,如果我不跳伞,那还有啥用呢?

      不是所有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她向上级申请,领导一看她只有 1.53 米,又很单薄,体重不到 70 斤,达不到训练要求,就拒绝了。后来,她就磨到了领导家里,结果,领导给她一手塞一个苹果,说:“回去多吃点饭,把身体养好再说。”

      结果,马旭用一周时间,在自己宿舍里默默地挖了一个大坑,铺上沙子,然后在沙坑前摞起来两张桌子,每天一回家就跳五百次以上,自我训练。半年后,部队对空降兵进行考核,马旭再次出现在训练场。主管伞训的副师长拗不过马旭的要求,给了她一次试跳机会,以便让她死心,“比别人跳得好就让你跳”。

      她跳完后,赢得了围观官兵的掌声。掌声响起,领导也没办法了。

      从此,马旭开始正式训练跳伞。第一次正式跳伞时,她当时体重只有 75 斤,伞包却有 100 斤。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时,如果马旭怀孕,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跳伞事业,因此,颜学庸为了支持她,做了绝育手术。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当马旭和颜学庸上台时,主持人白岩松抛出了一个敏感话题:“为什么不把那 1000 万拿出 500 万来捐给大爷的家乡,另 500 万捐给阿姨的家乡,咋都捐到黑龙江?为啥呀?”

      马旭的老伴儿颜学庸回答说:“黑龙江(木兰县)是贫困县,我们是天府之国富裕的县,所以我们就都捐给木兰县。”

      很多人渐渐注意到,马旭和颜学庸并无子女,而马旭,一直被颜学庸宠着。

      他总是把一切做得那么自然。在 2018 年的小年夜,记者王恺凝到访颜学庸家时,看到他正忙着准备早饭,此时他的老伴儿马旭也起床了。颜学庸说:“每天早上 5 点钟就起来蒸土豆,都是我起来的,因为我感觉她身体稍微差一点,我就多做一点儿。”

      正如王恺凝向笔者所描述的那样:“两口子精神上高度一致,以我们世俗的眼光,他们过得很苦,但他们内心很富足,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两个人并不孤独,有人陪伴,如果只有一个人,恐怕就不是这样。”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马旭,很难得。但更难得的是,马旭竟然在那么合适的年纪,就遇到了和自己几乎一样的颜学庸。

      与 1000 万元相比,有一个对的人相伴一生,恐怕是更加宝贵的财富。

学知识不仅是收获,还能延年益寿

      得到房地产红利,攒够 1000 万元,有发明,有爱好,有一个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伴侣,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以及,长寿,这些已经是一个完美人生的幸福晚年了吗?

      马旭用她的努力告诉我们:恐怕还不够。

      如果再往前,我们会发现,在更早的 2012 年 5 月 28 日,马旭曾经在武汉《楚天都市报》的一个角落,露了一次脸:《武汉 78 岁老奶奶第三次冲刺硕考 立志药物研发领域》。当年的 5 月 27 日是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记者在现场拍到一张照片:一位身穿红衣的老人,送他身着迷彩服的老伴儿走进考场。

      这位红衣老人是颜学庸,迷彩服老人是马旭。马旭报考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武汉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有 89 所高校,大学生人数超过 100 万人,其中的华中科技大学是武汉两所 985 高校之一,马旭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她在 2009 年通过了医学专业课程的考试,但外语考试两次都未能通过,这一次,是第三次参加外语申硕考试。当天,老两口早上 7:20 到达华师考点。排队的时候,一头银发的马旭排得很靠前,但是并未引起大家的围观,大家以为她是来送考的。等到 8:10,考生陆续入场时,马旭被保安当成送考的人拦了下来,直到她掏出了准考证,并经过指纹鉴定等检查,才得以进入考场。

      以前,马旭喜欢做一些发明,也得到过专利,但总是受到专家质疑。马旭认为,也许自己获得硕士学位,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了。“现在很多社区都有老年大学,活到老学到老。”马旭说,尽管自己备考的初衷是为了科研,但学习的过程,更让她感受到生活的充实。

      从马旭家中的书柜来看,她的藏书并不精深。当 2019 年记者再次访问她的时候,她的日语还是没有过关,而颜学庸则继续在旁边陪同她学习日语。

      “学知识不光是为了收获,还能延年益寿,脑子不用就会坏掉。”马旭说。

      马旭显然对于知识的力量有淳朴的认知。同样是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马旭说:“我希望我这个钱捐给我家乡的穷孩子们。我希望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知识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更有知识,它是个良性循环。”

      以马旭为代表的这些老年人,虽已 90 岁了,还要活出新生。

我们还要重视什么?

      马旭夫妇当然很重视钱,甚至可以说,他们视钱如命,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而且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极致节俭。但是,有 1000 万元这个基础,他们还有其他更重视的东西。

      以及,出乎意料的,对形象的注重。

      王恺凝和笔者分享了一个采访细节:“大年三十那天,当记者来到马旭奶奶家中时,奶奶正在感冒发烧,并没有从卧室里出来。当颜学庸端着面条进去送给她吃时,随行的摄影记者,忍不住好奇,试图在门外拍一个镜头。但是,立即就被马旭奶奶斥责,这是记者见过她唯一一次生气。原来,她没有穿迷彩服,她不愿意这样进入镜头,担心影响小朋友。”

      再上一次,武汉电视台录节目,马旭和颜学庸穿着迷彩服,而别人都是棉袄。现场工作人员问:冬天这么冷,你们为什么不穿棉袄?马旭说:“这么重要的场合,我一定要展示一个军人的形象。”于是,即便是彩排,马旭夫妇还是坚持穿迷彩服。

      在现场,主持人问她对幸福生活的感受,她说了很多,回去后觉得自己说得不太对,就问电视台:能不能重新录?所以,她确实是在意的,在意一言一行对年轻人的影响。

      马旭夫妇的这笔捐款被用来修建一座建筑面积为 3300 平方米的“文博艺术中心”,定位为一个全民受益的公共场馆,地址确定在木兰县新老城区交界处——西邻东环路,北靠松江街的沿江地块,“是整个木兰县的闸口、核心”。

      年轻时候的我们常常要思考,到底我们距离一个幸福的晚年还有多远?什么是幸福?怎样的晚年才是值得追求的?我们应该为此准备什么?而马旭,通过她的行动,给了我们

一个“马旭版人生清单”,笔者将它总结为 5 条:

1.1000 万元,通过稳定的工资收入、大额的财产性收入、突破性的知识收益获得。

2.一个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与自己高度一致的伴侣。

3.一个可以坚持到晚年的爱好(从跳伞到滑翔)。

4.一个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更新的目标(晚年考研究生)。

5.一个简单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心愿。

      在本书的其他章节,我们将看到,除了马旭式的极致节俭,我们还有更多的途径达到 1000 万元,以及其他 4 个条件的目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时间的宝藏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60岁及以上者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已接近中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比超过...

by:华夏基金

国宝来了第二季:时光的宝藏

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人类智慧,那些过往岁月的精彩瞬间,那些与你我的期待、困惑、迷茫……相联通的情感,都在这一件件的“物”上。文物有温度文物有故事……每周更新

by:鲸鱼座博物馆

松岭宝藏

莲花生大师亲授空行母益西措嘉之宝藏口诀

by:小桃子和小香蕉

松岭宝藏

《松岭宝藏》是莲师于九世纪驻留藏地时,所授伏藏教法第三部,其开示对象是较有经验的修行者,强调见地以及有缘念与无缘念此两种禅修的合一。是三部合集中指导内容最为细腻...

by:明恩学苑

宝藏之谜

【内容简介】宝藏——它的价值是两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费用;悬疑——它为什么隐藏在一系列的神秘地方;历史——大明朝的建文帝在对抗燕王的战争中,他的第二套计划是什么...

by:朱小伊

育儿宝藏

节目主题:育儿知识分享主播是谁:空空女适合谁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育儿达人、家庭教育执行者主播的话:有我陪伴,育儿路上不孤单!家有萌娃,与其成长。有欢乐...

by:空空女_北辰

挣钱宝藏

一部良心作品!免费哦!!!小说情节跌岩起伏,小说角色活灵活现,紧扣事件脉搏,高品质音频!!绝对震撼您的心灵。欢迎您的关注和订阅。。如果喜欢请给作品点赞,点赞,点...

by:晓侠在线

宝藏小说

这里面是一些不同的小说(但非原创)

by:椿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