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 宋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2022-01-12 20:42:0100:18 163
所属专辑:中国诗词
声音简介


东栏梨花

宋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注释
东栏:指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雪:这里喻指梨花。
清明:清澈明朗。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诗人完成这首诗已年届不惑,翻来覆去也才只看过了40个清明,心中无法揣测还有几度梨花可看。清明年年如期而至,梨花岁岁伴着漫天飘扬的柳絮,而如寄的人生则只有一个盛年,诚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叹:“梦里青春可得追?”这正是这首梨花诗深藏着的绵绵不尽的情思,它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悟,是他清明人生细腻而真实的写照。


  此

是四十一岁的诗人于公元1077年(北宋熙宁十年)所作。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冬天,

苏轼

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题李凝幽居》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金陵五题·并序》

不入山林,不识百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全宋词-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本专辑由白云出岫、蓝色百合朗读

by:白云出岫

苏轼 苏东坡

苏轼苏东坡是同一个人。苏轼是真名,苏东坡是绰号。苏轼是名字,苏轼的字子瞻,苏轼又叫苏子瞻。而东坡,是他的号,他自号东坡居士,所以世人称之为苏东坡。苏轼又叫苏子瞻...

by:山东岳松

苏轼 苏东坡

不敢说读懂苏东坡的诗词就能过好这一生,但潜入其中,也许我们就能活的跟他一样,通透而圆满,把苟且过程快乐。

by:寡趣儿

宋词 东坡词集 苏轼词集诵读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by:密棠

《定风波》宋.苏轼

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by:春天的王妃

苏轼传|通俗易懂|苏东坡传|苏轼带你游宋朝理想人格

本书是少年才子陈舞雩撰写的苏轼传记,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记叙了苏轼的一生,将被人们符号化的“苏东坡”还原为更加真实的“苏轼”。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掀起的那场新旧党争中...

by:果麦文化

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在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经历。经受了无数的磨难,苏轼最终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by:嘟嘟的异想世界

苏轼集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by:明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