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买江印象

2022-02-04 12:00:0016:43 5327
声音简介

买江这个人名深入到我的脑海里来,是河南省安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王希安教授讲课时,说到的买江的故事。


王教授口中的买江,姓张,尽管还未谋面,但随着王教授的洛故事描摹,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清晰了起来。


张买江是个普通人,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只是他上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一个特等劳模!


红旗渠干部学院的课,很接地气,将一名普通劳动者搬上了课堂。张买江和林县(注)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林县,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林州市。


翻开林县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辛酸血泪史!


林县缺水,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缺水,而是缺水严重到你我无法想像的地步。


史料记载:林县缺水的历史,从明朝就开始了。从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514年间,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连年干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悬釜待饮,灾年没有任何食物,人相食5次……原来,林县的地下断层复杂,像筛子一样,地下水根本留不住。因此,水源奇缺,灾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是个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县。有首民谣很能说明:东西两山村,男女一样亲,平时再和好,隔河不结亲。


桑家儿媳因水殒命的故事一直在林县流传。年关将近,天遇大旱。大年三十,老长工桑林茂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一担水过年,而泉水只剩下香头那么粗,排队寻水的人很多,一直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妇心痛公爹,摸黑出村迎接。由于天黑、路陡、脚小,接过担子没有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了,一担水倾了个精光,儿媳妇又气又愧,回家悬梁自尽了。桑林茂怀着满腔悲愤埋葬了儿媳妇,大年初一领着儿子踏上风雪交加的逃荒路,从此查无音讯……


林县人民饱受缺水之苦,因而视水如命,更盼水心切。不仅许多村名以水命名,诸如“张家井”“李家池”“洪河”“柳泉”“曹旺水”“龙送水”“砚花水”等等,连孩子的名字也带上“水”字,以求个好兆头,寄托能免一生缺水之苦的希望。如男孩叫“水旺”“水生”“兴水”“来水”,女孩子则叫“水英”“水莲”“水娥”等等。林县的乡村民俗中处处可见因水源奇缺而留下的深刻烙印……


这是关于一口水的故事。张买江的父亲要去山西打工,临走前的一顿饭找不到一口干净的水,还是用牲口喝的雨水澄清后做的饭。


因此,我知道张买江的父亲为何给他起名叫买江了,是希望买来整条的江水啊!


王希安教授给我们学员出了个题:买江的弟弟出生了,如果你是买江的父亲,该给起个什么名字呢?是啊,江买回来了,得保住水吧!课堂空前的活跃,大家充分发挥想像:“保江”“占江”“卖水”……,虽然都贴近,但却没有一个猜对的。


最后答案是:锁江!


对啊,江买回了,锁住了,才能保住水呀!


我们这帮大学毕业生竟然不如一个老实巴交的文盲农民。这个名字起得实在呀!


是啊,人一旦对一样东西有了刻骨铭心的渴求后,会释放出令人无法想像的智慧!


而对于水的这般渴求,不缺水的地方的人们是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来的,更难以想象和感受水的如此重要性。


王教授的这一课,令我们震撼!


接下来,对红旗渠的参观、学习、考察,让我们更加感到震撼!


上世纪60年代,为了结束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以“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行概,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太行山的半山绝壁上,腰走系绳索,抡锤打钎,奋战十年,凿出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在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实现“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


而与买江的零距离接触,是在王希安教授的课后。


王希安教授告诉我们,张买江就住在红旗渠干部学院里。我们喜出望外,课后即迫不及待地联系上了买江。


见了买江,我们相谈甚欢。听着他的讲述,普通人买江、特等劳模买江,这两个形象不断在我的脑海里交替变换着。


西下的夕阳照着我们,照在朴实的、开朗的、充满笑容的买江的脸上,这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脸,没有丝毫特殊之处,无法让人联想到这是一张特等劳模的脸。然而,眼前这位70多岁的老人,是真真正正的特等劳模,他的事迹令人对他肃然起敬,令人仰望!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的7天中,我有幸对买江进行了三次面对面的采访,买江的故事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


张买江是当年最年轻的红旗渠特等劳模,他走上工地时只有13岁,是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


买江告诉我,红旗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时,他父亲张运仁是排长。一天收工放炮,有一炮迟迟未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光顾着招呼大家躲炮,没想到炮突然就响了,一块飞石击中了他,他不幸当场牺牲。父亲牺牲后,家里就剩下排行老大的买江和弟弟、妹妹、母亲6人,日常取水成了大问题。取水的池塘离家里有5公里远,一次母亲去取水,人多拥挤,一下子把母亲挤落在了池塘里。母亲挑着空桶,穿着一身湿衣裳,一回到家就把买江赶上了修渠工地,临行前对他说:“孩子,你爹没能把渠修到底,你现在读书也不专心,就去修渠吧,不把渠修好把水引回来,就别回家。”说罢,将父亲留下的工具兜搁到了买江肩上,那天是1961年2月18日,买江时年13岁。买江这一去,直到红旗渠修好才回来,中间连半天假都没请过。


买江到了工地后,先是干担水工作,供和泥用。每天来回5里地,规定每人一天14担水,买江一担水也不少。一连担了七七四十九天,带去的两双新鞋全磨透了底,脚底板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后来又干捻钻的活,民工们碫石头时,钻头磨得厉害,需要到铁匠铺去捻钻,买江就在工地和铁匠铺两头跑。再后来买江偷学并掌握了放炮技术,又当上了炮手。炮手需要胆大心细,一刻都不能马虎,买江心眼灵,腿脚快,当炮手期间,还学会了用牛粪、人粪、煤、盐代替炸药,从而节约炸药的方法;学会了放炮的各种记号标记;学会了做炮捻,控制放炮速度的方法;学会了响炮时数炮,防哑炮的方法;学会了排除哑炮的方法……在他当炮手期间,从来没有出过事。          


1966年4月20日,张买江被评为红旗渠特等劳动模范!


红旗渠通水那天早晨,在水渠边坐了一夜的张买江的母亲,挺身拦住了来挑水的人群。她对村里人的要求是,丈夫牺牲在了红旗渠上,儿子自13岁就去修渠,她要打红旗渠的第一桶水!


买江说,去挑水的乡亲们,闻之没有一个不流泪的!


买江和母亲把第一桶红旗渠的水挑回了家他们的背后,是全村人激动的眼泪。


然而,当人们把流经家门口的渠水纷纷挑回家后,买江的母亲却默默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买江说:“母亲提着一小壳篓的水去了我父亲的坟上。她把那水往我父亲坟上浇了浇,呼叫着父亲的名字说运仁啊,你家大孩子把水引过来了,你可以放心了’。母亲在那里哭昏了过去!”


红旗渠通水那天,笑得满脸幸福的买江挑第一担红旗渠水的情景被记者张一弓拍到,照片刊登在了《河南日报》1991年3月行13日第三版上,成为纪念红旗渠的经典之作!


后来,张买江被推荐上了安阳师专,1976年毕业后安排在林县第一实验小学当体育老师,直到2009年退休。


买江曾多次提出接母亲到县城居住,母亲都拒绝了。之后的在20多年,母亲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家,家门前就是红旗渠水流进的池塘。这是一位为内争一口气,坚韧活着的女人。


五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张买江已经退休多年,并被返聘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当“编外教师”,给前来培训的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讲红旗渠的故事。他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热情似火,而他讲述的红旗渠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买江的弟弟张锁江,一直在红旗渠管理所工作,管着红旗渠的每条干渠、支渠的水,是名副其实的“锁”水人。


买江的故事,只是红旗渠故事中的一个小片段和缩影。红旗渠是因领头人梁贵以及包括买江在内的十万林县人民而功成名就、名扬天下的。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经走出林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林县人秉承着红旗渠精神,并因红旗渠修建积累下的丰富建筑经验和高品质施工质量,开始走向世界建筑工程的舞台,著名奥运会建筑———北京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就有着他们的身影。


每天来红旗渠参观学习的国内游客及国际友人络绎不绝。这让我沉思和感慨,更让我心潮澎湃……


是啊,红旗渠像一条引人注目的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半山绝壁上!

它是一座永恒的丰碑——一渠绕群山,精神憾天下!

注:林县——已于1994年元月撤县设县级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总面积2046平米千米,其中山坡、丘陵占86%,人口1026659人。林州是红旗渠的故乡,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林州人民常年在全国各地承包建筑工程,形成全国知名的“林州建筑”,是著名的建筑之乡。

(此文发表于《广西政协报》2019年10月26日第四版头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行走在路上

一起锻炼,一起行走在路上,一起领略千年姑苏的无限美景。

by:帅帅姐姐La

声音行走在路上

这是一个声音成长数据库,每一个时期的试音样本,看到自己声音的点滴变化。

by:子曰悠悠_KKB

行走在路上的”微读“

十分钟的美文,伴随你行走在路上。

by:顾顾读书

非洲穿越 | 行走在路上

【内容简介】作品以东非大裂谷壮阔的草原为背景,透过一系列见闻,展示非洲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貌;其中有人物白描,有文学思考,有读书扎记;细微处有野生动物惟妙...

by:陆柯言

铿锵三人行|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铿锵三人行”是一档关于心理的谈话类节目,是一场关于内在世界的探索之旅,期待与您相遇,一起行走在成为的路上。我们的愿景是:促进家庭和谐、护航毕生发展、倾听内心声...

by:静听小溪

永远在路上的暴走姐妹花行走记

来听听暴走姐妹花有什么住店奇遇记吧,我们不卖机票、不卖产品,我们只是高性价比旅行产品的搬运工.我们是暴走姐妹花,真正全年在路上的旅行者.把我们的经验告诉你,把...

by:暴走姐妹花

在爱中行走

如果你今天感到无力和焦灼,能量不足,听听她的故事,让她唤醒你原本就有和内在的力量吧!德兰,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在这里让我们与她同频共振,感受她无条件的爱的能...

by:艾米emi的冥想花园

路上的印证

新人主播求关注,求订阅,求点赞评论转发,谢谢你们了,粉粉们爱你们哟

by:我何我的先生

蓝素|路上故事(关于行走和地域)

满怀向往地走过,路上的拾起便是最美丽的风景。

by:蓝素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