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篇】079《秋浦歌》十五 李白

2023-07-06 06:28:1104:03 1225
声音简介

读一首诗,品一幅画,聊一段故事




《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译文: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全组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秋浦是唐代池州郡属县,今安徽贵池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秋浦歌十七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李白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当时李白而离开长安已经十年,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他已知安禄山势力坐大,社会动荡即将到来,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这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开篇“白发三千丈”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叫人惊叹也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紧接着道出缘由“缘愁似个长”个:如此,这般。读者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白发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啊。诗人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三四句写了诗人照镜感叹的情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这两句并不是问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远大志向无法达成,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这些都是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怎么能不知呢?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抱负,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每天一首古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21天免费学。1孩子大胆张口,练口才、背古诗双管齐下!2跟着古诗词学写作、一不小心出口成诗。扎仍兔费学古诗3。丰富的文学知识积累,让孩子赢在语文...

by:孙岩读书学堂

每天一首古诗词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研,笔花香。夏读书。日正长,晨早起,至落阳。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写文章。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by:晚青风

每天一首古诗词

本专辑内容来自“文旅之声”公共数字文化专题。专辑收录经典诗词作品,用恬静的朗读向您展示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如何用严格的韵律、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高...

by:文旅之声

枕上诗词:每天一首古诗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诗词歌赋入梦来

by:夏锦曦

每天一首诗词助茶香

中国是茶的国度,也是诗词的国度。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慕诗客,爱僧家,文人墨客更是为茶留下了诸多的千古佳句。泡一杯清茶,诵两首茶诗。茶悦人生,诗助茶香。爱茶人,当...

by:蝴蝶玉簪花

365天,每天一首好诗词

小时候读古诗,只知道吟咏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便觉得不错,并不会去细细品读这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用词之妙。当然现在读来,才慢慢体悟出这首极简的诗词背后所使用...

by:日知books

每天一首古诗词(300首)

300首适合学龄前和小学生的古诗词

by:明天会更美好58

每天一首诗

每日一读,每日一首诗,只为行走在路上我是主播猫鱼饵,一个做了近20年护肤品和古董瓷器珠宝玉器的资深收藏者。一个在杭州跟吴山居和西泠印社做了6年邻居的珠宝店主。一...

by:猫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