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历史上一位“不争”的“薄太后

2023-07-03 22:45:0410:02 1.4万
声音简介

薄姬      

(一)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用在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的身上,是Zui合适不过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共记载了刘邦的八位妻妾,她们分别是曹氏、吕雉、戚姬、管夫人、赵子儿、薄姬、赵姬、石美人,而这八位妻妾中,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不像刘邦其它的妻妾,她从来都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争”的女人,却“一幸生男、是为代王”,而后又成为皇太后、母仪天下;

她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培养了汉文帝这样宽仁慈孝的帝王,汉文帝因为感念母恩,将母亲薄太后的陵寝建在自己的霸陵之南,所以薄太后陵又被称为“南陵”。

那么,历史上这位“不争”的“薄太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二)

我身后啊\就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的南陵;

薄太后和儿子\汉文帝刘恒的感情很深啊,有一年,薄太后生病了,汉文帝刘恒在母亲身边侍奉了三年,亲尝汤药,因此呢,汉文帝也成为唯Yi一位被列入“二十四孝”的帝王。

当我们今天\身处南陵,向东北方向望去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大概两公里处\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所以当地人也把南陵叫做“望子冢”。

薄太后是刘邦的妃嫔,历史上又称她为“薄姬”;

薄姬的母亲原本是魏国的宗室女魏媪ǎo,魏媪ǎo和吴郡人薄生私通而生下了薄姬。

薄姬出生没多久,父亲薄生就去世了,只留下母女二人在乱世中相依为命。后来,薄姬慢慢长成了一个姿容娇媚的少女,恰逢魏国宗室魏豹\趁乱自立为王,魏媪便把风姿绰约的薄姬送入宫中,希望能过上富贵的生活。

当时,魏媪请名噪一时的女相士许负为薄姬相面,许负预言说\薄姬“当生天子”。

魏豹听说后大喜过望,自己的姬妾要生天子,那自己也是天子啊,于是就撕毁了和汉王刘邦的结盟,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谁知没过多久,刘邦就派曹参等人活捉魏豹并砍了他的脑袋,而薄姬呢\则被打发到汉王刘邦后宫的织室里终日劳作。

(三)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当生天子”的薄姬应该是在那个小小的织室里重复着辛苦的劳作、耗尽如花的年华。

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汉王刘邦见自己的宠妃管夫人、赵子儿在说笑打闹,说笑的内容是管夫人、赵子儿年少时曾和薄姬交好,她们三个人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两名宠妃把当日的约定当作笑话讲,但刘邦却没把她们的约定当作笑话来听。

这当天晚上,刘邦便召薄姬前来侍寝,据史料记载,当晚,两个人一见面,薄姬就对刘邦说,“昨晚我梦见一只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刘邦笑着说,“真是好梦,好兆头啊,我会让你的梦照进现实的”。

那一晚,刘邦、薄姬二人鱼水和谐,于是就有了“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啊,而代王呢\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但是,自打薄姬生下刘恒之后,她就很少再有侍寝的机会了。

面对后宫如云的美Nv,刘邦早就把薄姬母Zi忘在了脑后,而薄姬呢\也从来不争宠;也正是因为薄姬的不受宠\不争宠,所以才能在刘邦驾崩后被善妒的吕后放出了皇宫,安安心心地陪着8岁的儿子刘恒去代国做了王太后。

反观刘邦死后,戚夫人母Zi被杀、其他受宠的夫人被幽禁的遭遇,这也算是薄姬母Zi的幸运了。

(五)

说到薄姬母Zi的封国\代国,也正体现了薄姬\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早在汉二年,也就是刘邦被封为汉王的D二年,嫡子刘盈就被立为太子;到了汉六年,也就是刘邦称帝后的D二年,长子刘肥又被封为齐王;汉七年,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被立为代王;汉九年,刘如意又被改封为赵王。

那齐地、赵地,都是西汉初年Zui好的两块地,另外一块比较好的地是韩信的楚地,韩信被废为淮阴侯后,楚地被一分为二,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刘交,被封为楚王,刘邦的族兄刘贾因为在楚汉相争时立下了大功,被封为荆王。

但是薄姬母Zi去的这个“代地”啊,却是Zui不好的一块封地。刘仲是刘邦活着的亲兄弟中Zui没能耐的,所以被封为代王;刘如意是刘邦和戚夫人生的儿子,一直很受刘邦的宠爱,所以在刘肥和刘盈之外,率先被封王,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封地可封,所以被封为代王,一旦出现了更好的封地,刘如意马上就被改封到Zui好的封地赵地。

(六)

但刘恒就没有刘如意这么幸运了,刘如意被改封为赵王后的两年,薄姬的儿子刘恒被立为代王,但随后,虽然陆续有了粱地、淮南和燕地等几块明显好过代地的封国,刘恒都没有被改封到更好的地方;

就这样,薄姬母Zi相依为命、一直待在偏远苦寒的代国。

虽然身处这样的环境,但薄姬却觉得很满足,至少在这里能够远离宫廷的纷争,她可以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对儿子刘恒的教育和培养上。

她尊奉道家学说,教导儿子要知道感恩、孝顺,要有怜悯之心,要学会宽容、坚韧与谦逊。

而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孜孜求治,恩泽天下,成为贤明的君主,正是她言传身教的结果。

(七)

公元前180年,吕后在未央宫去世,终年62岁。

西汉的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联合发动政Bian,“诛吕安刘”。随后,他们迎立代王刘恒,继位为帝,就是汉文帝。

大臣们请上皇Shi尊号,于是,尊薄姬为皇太后,立刘启为太子。又遵薄太后懿旨,立窦漪房为皇后。

至此,这位与世无争的“薄姬”就走上了母仪天下的人生之巅,成了“薄太后”。

(八)

薄太后虽然被冷落过,也被忽视过,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偏激好胜,相反她是平静的,包容的。

在儿子当了皇帝后,她仍旧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时时规范教导着儿子的行为,而汉文帝也时刻遵照母亲的教导。

当时有人诬告绛jiàng侯周勃谋反,文帝轻信谗言,要将周勃交付审判,薄太后听闻大怒,在汉文帝临朝时,走上前去,一把抓下自己的头巾向汉文帝就扔过去,大声骂道: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方率领军Dui,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

这一句话就点明了真Xiang,所以汉文帝只得下诏赦免了周勃的罪。

由此可见,薄太后虽然身处后宫,但她在政Zhi上也是相当精明的。

不仅是对股肱大臣,就连处理对外关系\汉文帝也深受母亲薄太后的影响。

刘邦死后,吕后和南越王赵佗tuó交恶,赵佗索性自称皇帝,成了汉朝的敌对国。

汉文帝即位后,大臣们担心南越王赵佗造返,一致建议征讨。而汉文帝却听从母亲的建议,派人到赵佗的老家,修葺了赵佗父母的坟地,并妥善安排了赵佗的族人及其叔伯兄弟。

汉文帝还亲Zi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长信,派人带着礼物送给了南越王赵佗。赵佗看到信后,深受感动,主动取消了帝号,归附了汉朝。薄太后用她的豁达和仁爱,成功地阻止了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兵不血刃\达到国家统一的目的,她的智慧和胸襟足以让世人钦佩不已啊。

(九)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他尊祖母薄姬为太皇太后

汉景帝在位的十六年尊奉黄老休生养息的政策,降低赋税、鼓励生产,

所以文景时期政局稳定、海晏河清,使得历史上有了“文景之治”的美誉。

而薄太后的这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清静无为的思想,恰恰是“文景之治”的思想根源。

可以说薄太后是文景之治的隐Xing功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十)

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去世,她被安葬在儿子汉文帝的霸陵之南,称为“南陵”。

薄姬的一生,淡定从容,顺其自然,她以不争而得到好报,掌握并左右朝政几十年,而子子孙孙,则统治帝国四百余年,她将智慧寓于平凡,无为创造辉煌,功德Yuan满,历史颂扬。

道德经》中那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名句,是对这位传奇女性Zui好的诠释了。

2000多年过去了,南陵,芳草萋萋,至今长存,它一边依偎着自己的儿子汉文帝的霸陵,一边隔河守着\丈夫高祖刘邦的长陵。这是古代帝王园陵史上,唯Yi的奇特布局,而南陵的主人薄姬,这位荣耀显贵、子孙卓Yue的伟大母亲,仿佛就是这段历史的解说人,平淡地向后人诉说着\昔日那些鼓角峥嵘的皇Jia往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30303559

错别字太多啦

Bing_b61

有没有讲的这些文字版书📖卖的

猜你喜欢
历史上的不倒翁

权谋的三重境界:01机遇:一个偶然的机遇,一步登天,机遇看似运气,实则与“谋”难舍难分,对于无谋之人来讲,机遇只是偶然;对于能谋之人而言,机遇只不过是化妆成偶...

by:往事如烟的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出彩每一天】博古通今/历史故事/包罗万象/身临其境/【备注】每集罗列今天全部历史事件请订阅查询【温馨提醒】每月定期进行粉...

by:颖老师说健康

历史上的牛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留下深深的痕迹,不只是在青史中,而是在你的心里……(。・ω・。)ノ

by:蕊新思语

历史上的今天

讲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by:讲故事的翁老头

历史上的今天

博古可以鉴今,每日学习一个历史小知识,畅享通透人生。

by:瑞哥_ot

历史上的玄奘

玄奘,唐代荆州白马寺僧人,与译经大师玄奘(602-664)为不同人[1]。玄奘为荆州人,游行西京,芳誉上闻,中宗供养大内。景龙三年(709)时向唐中宗告乞还乡...

by:青栀橄榄_睿声剧社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什么,外星人带你一起探索!上至有确切纪年的罗马,下到此时此刻的今天。天下大事无不囊括其中,每天下午五点用童真眼光看世界的地球最萌外星人与你不...

by:地球最萌外星人

历史上的今天

回顾历史,以史鉴今,历史上的今天……

by:双子男小贝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或平淡无奇,或大事频发;在这里,我们不聊你已经知道的事;我们只谈发生在这一天的你不知道的种种神奇的巧合。快来收听吧!

by:南师外语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