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海子的诗(二)

2022-04-06 08:52:5120:24 209
声音简介

04.06【文学经典系列听书活动】海子的诗(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海子的诗 (二)

             聆听百年经典     感受时代脉搏

       大家好!我是晓梅老师。感谢收听我们在喜马拉雅上推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栏目。这个栏目是我们“文学经典系列听书活动”的一个板块。栏目的文字稿采用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十位教师从各自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中萃取精华形成的文字。目前这些资料已整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一书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此请允许我对张光昕等十位老师的辛勤劳作致以诚挚的感谢。上一期节目,我们和大家一起聊了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海子的意外死亡与海子神话,今天的这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海子的诗歌及其影响。

 

       海子的诗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抒情短诗,用乡土文化的衰落隐喻人类精神世界的丧失,表达了一个土地之子对这片生存根基的感念和缅怀。海子使用了一种既清澄又晦暗的语言,隐约透露着诗人内心对质朴生活的赞颂和哀伤,对神性事物的敬畏和追寻,以及对荒凉世景的描画和叹息。另一类是“现代史诗”,这些作品后来也被合称为《太阳·七部书》。这个大部头的鸿篇巨制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终结价值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因它的缺席所产生的不安、恐惧和绝望,它是海子自觉而有意识地对人类精神共同体的伟大“建筑”。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出一个作品,看一看海子诗歌究竟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首诗叫作“亚洲铜”,也是海子公开出版的多种诗集和诗选中开篇的第一首诗: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这首诗入手采用了歌咏的方式,反复的吟唱中带出历久弥新的滋味,那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巫术中常用的手法,也是诗人安排节律的策略。《亚洲铜》代表海子创作丰收期的开始,具体而微地呈现出海子日后建立的庞大复杂的象征体系。由“亚洲铜”开始拉开了前进的步伐,富有魅力。这首诗对象征和隐喻的运用非常精当,堪称典范。
        “亚洲铜”显然是诗中最核心的文化概念,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海子会选择“亚洲铜”作为自己抒情的载体呢?有人说是土地,是黄色的、亚洲的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土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大地,是与生命相连接的广袤大地。它实际成了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铜”的意象可能有双重含义。首先,它的颜色和质地影射了中国北方坚硬强悍的黄土地。其次,作为矿藏,铜深埋于地下,暗示人类根源于土地的本质。海子眼中的中国,正是一块深藏在亚洲大陆下坚实的矿藏。
       诗中说,祖父、父亲和我,都已经或即将死在这里,这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大地上上演的出生与死亡,既成就了诗意的栖居,又表达了生存的空虚。海子的深情歌咏,不过是暗示了农耕文明无可挽回的消逝,一代代大地之子的苦难和哀伤。海子的诗,终究是一个时代的挽歌。


       但这首诗中的元素意识和呼吸特征却奠定了海子独特的写作姿态,在他另一首更加有名的诗歌《日记》中,我们能够体会得更加充分而透彻。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988年7月,海子坐火车,夜晚经过小城德令哈,这个城市的名称在蒙语中意味着“广阔的原野”,它位于西宁和柴达木之间。越过德令哈,就可以北达敦煌,西至新疆东南部,也可以通向青藏公路,诗人可能还由此折返走向了西藏。还有人认为,德令哈,在蒙语里是“世界”的意思。这或许意味着,德令哈就是世界,对于北方人民,世界就是广阔的原野,原野就是整个世界,而到了德令哈,似乎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日记》是一首被后来的读者解读不尽的作品。诗人乘火车经过德令哈,看到茫茫草原上一座荒凉的小城,夜色笼罩中的戈壁空空荡荡,雨水把这座小城与一切隔开,诗人或许感到了自己的孤独,或许想念起某个人,也许是某个女性,无论这个人是假想的情人还是夭折的姐姐,无论她是母亲的替代者还是诗歌本身的化身,其实都有着私密性,是日记中的一页,但这首诗最后触及了人类,显然又已经公开了所有的秘密。
       世界的核心和秘密就是孤独,孤独是世界本身的私密性,是最为切心的私密性。这是无法分享的孤独,孤独把所有的一个个世界隔离开来,这是空空的隔开,每一个世界都以孤独为它的核心,如同诗歌的本质,诗歌内在唯一的私密性,就是孤独,因为私密,所以更加孤独,这是诗歌内在的黑洞,其中所有被封闭的光芒,等待着爆发,在死亡的那一刻,在诗歌到来的那一刻,在语言产生的那一刻。
       大多数海子的研究者喜欢从他的比喻或象征出发,从麦子、少女、河流、村庄、大地出发,进入诗歌语言的意象研究,将海子单纯得看成一个农业诗人,这无疑只停留在诗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即诗歌的“修辞语言”分析阶段。
        这种研究没有注意到海子诗歌命名了一个独有的世界,他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命名世界的方式,在独特的句法中打开一个新的生命空间,比如《日记》中的“姐姐”“今夜”“德令哈”“空空”“唯一”“最后”等词语,都在命名着一个自己的诗意世界,对“命名”的发现,其实已经进入了诗学研究的第二个层面。
       但仅仅是“命名”可能还不够,诗歌研究需要发现诗歌语言中一种隐秘的前语言姿势。在《日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汉语里这种全新的言说姿态,就是诗学研究的第三个层面:“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这种奇异的言说方式,会令人想到海子一些更加有名的诗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或者“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等。这种诗歌言说,其实就是暗示我们在一首诗中追问语言自身的特性,打开一种不可能的深度,进一步开发言说的潜能。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继续阅读《日记》,于是读到这样的句子:“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唯一的,最后的,就是只剩下一点点的,就是濒临极限和绝对的,那么,海子在最后写道:“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在这个时候,语言,诗歌,已经走到尽头,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一切诗歌都并不存在,一切修辞、命名和姿势都陷入沉默,一切都是多余的,只剩下沉默的祈祷和空空的等待,伴着整个雨中戈壁的荒凉和小城的孤独,我们的诗歌阅读进入第四个层面,沉默的经验,而一切又都在生长,石头在生长,夜色在生长,悲伤在生长,甚至荒凉本身也像雨中的青稞一样,在沉默中生长……理解到这一点,也就领悟到了海子的诗歌语言中一种内在的无限的张力和一种朝向未来的可能性。诗歌需要自己的未来,海子的诗歌经验成就的不是怀旧的胜利,不是当下的胜利,而是未来的胜利。
       骆一禾在《“我考虑真正的史诗”-《土地》代序》中介绍说:“海子从1984年起写下了不朽名篇《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之后进入了五年天才的生涯:近300首抒情诗是具有鲜明风格和质量的,堪称对中国新诗的贡献。他最着力的则是名为《太阳》的一部全书。在他辞世前将全部遗稿交我处理的遗书中,他列入了全部长诗篇目,总名为《太阳》,其中生前完成了七部。”

       除了抒情短诗的创作,海子生命的后期开始全身心地投人到“现代史诗”的写作中,评论界认为,在“史诗”创作上,海子广泛借鉴了丰富的世界文学遗产,不仅包括西方的英雄史诗及文人创作史诗,也包括东方史诗,尤其是对印度史诗的借鉴。这种从西方史诗向东方史诗的过渡和融化,暗示了海子创作的一个根本倾向:综合的倾向。他的史诗或大诗,也是高度综合性的诗歌。这种综合的倾向,也表现在海子对“王子”和“王”这两类形象的吸取和整合。其中“王子”形象包括一些深渊圣徒和早夭的浪漫主义诗人,比如梵高、陀思妥耶夫斯基、雪莱、爱伦·坡、荷尔德林、叶赛宁、克兰和马洛,甚至还包括卡夫卡、席勒和尼采……他们的诗歌是与原始力量的战斗、和解、不间断的对话与同一;“王”形象是“亚当型的巨匠”,比如米开朗琪罗、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他们与原始力量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造型的和史诗的,海子把他们的作品称为伟大的诗歌。


       这种朝向未来的写作姿态也不免会引发许多同行的争议。其中,诗人西渡认为:“就长诗而言,虽然海子并不缺乏必要的才华,但却由于缺乏这类宏大构思所需要的耐心、阅历和材料的准备,最终他并没有找到一条使其转化为伟大的诗歌文本的途径。但他的诗歌理想和写作抱负确实给懦弱、自负的当代诗坛带来巨大的震撼。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在写作倾向和抱负上都和海子极不相同的诗人相继考虑并进行长诗写作,显然与海子的激励不无关系,虽然其努力的方向也许和海子存在根本的分歧。对海子本人而言,即使他没有写下《太阳·七部书》的任何一部,他所写下的那部分优秀的抒情诗也足以使他的诗名垂诸久远而不朽了。”

        总之,正如骆一禾所说,海子的作品,“不是一种终结,一种挽歌,而带有朝霞艺术的性质”。在中国更年轻一代的写作者中,海子的诗歌还在持续地影响和鞭策着他们,发生在海子身上的死亡神话和语言奇迹,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无法绕开、常提常新的话题和问题。在中国诗歌的浩瀚星空中,海子也无疑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璀璨夺目的启明之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93861597

回到那个诗歌年代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自己背书所录,只为方便自己复习,不喜请绕道,勿聒噪!祝君学习愉快!!!

by:王小三要上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用于个人学习,知识复盘。两个版本,侧重点不同而已,内容大同小异��

by:333教育综合X文学综合

《中国现当代哲学》

本系列由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李祥俊、章伟文、蒋丽梅四位老师分别详细介绍了中国现当代哲学大家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与哲学体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by:博雅人文

现当代诗选

北岛诗选116篇;庄华诗选99篇;宋海峰诗选51篇;林徽因诗选20篇;

by:沽燕于飞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录读),考研适用。版权归整理者所有,侵删。

by:一心挤海绵

声音主播

621346

简介:大家好!我是晓梅老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近我正在完成自己的一项大工程,即在喜马拉雅上陆续推出"文学经典系列″听书活动。最近我所在的城市正处在防疫攻坚期,希望我的作品能给我的学生以及可爱的你们带来一些快乐和力量。聆听百年经典,感受时代脉搏,快来加入我们的听书队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