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教育法要适应政体原则(7~8节)

2024-02-13 11:19:2506:01 2895
声音简介

第七节 这些特殊的机制适宜哪种场合。

君主政体的教育是在无限地激发人们潜在的荣宠欲望,专制政体的教育是极力构建畏惧氛围,而共和政体则是以政治美德作为行事准则,所以,相比君主政体与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才是这些特殊机制更适宜存在的政体。而且,只有小国才适合此类机制的存在,因为小国中更容易推行统一性的教育,而且教育在这里很容易推行到每个家庭的每个成员。国家大了事务自然就多,关系自然繁杂,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所以公民之间相互关照就无从谈起,而不论是米诺斯、莱库古还是柏拉图,他们的立法思想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全民之间相互关照。大国,就是大社会,时时处处都有这样、那样繁多、棘手而要紧的事务,交换过于缓慢,所以,会选择更为方便的形式解决这些问题,于是,“购买”就成了它们的首选,而购买所用的金钱,正是这些机制所排斥的。另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共同的尺度的存在,而且,只有使这个尺度享有权威,它才能在各地得到承认和维护,这也是与这些机制相悖的。

第八节 为古人习俗悖论做个解释。

阿卡迪亚人生活的地方空气凄凉寒冷,于是,音乐就成了他们柔化习俗的工具;西内特人的凶残是整个希腊之最,也是所有城市中犯罪率最高的,因为他们从不重视音乐。这话就出自波利比乌斯之口,他的判断力之强没有人不知道。柏拉图说得更是直接——要想使音乐发生变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国家的基本制度发生改变。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很多思想并不持赞同态度,也许就是为了反驳柏拉图他才撰写了《政治学》一书。然而,对于柏拉图习俗受音乐影响这个观点,他却是赞同的,与之持同样态度的还有提奥弗拉斯特、普鲁塔克、斯特拉波等人。这种观点绝非随口一说,因为从他们所推行的政治思想中我并不难看到。这是他们立法的依据,在城邦治理上也是这样要求掌权者的。

解释这一点并不难。要知道,希腊诸城,特别是崇尚战争的那些城市中,从不提倡做工挣钱,任何自由民都不应该从事这样的工作和职业。色诺芬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很多工艺对从事它的人的身体都是有害的,他们必须待在阴暗处或是火边,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的朋友,就算是他们的国家也不能。”要想这些手艺人成为公民,也只能是一些民主政体腐败的时候。亚里士多德也曾这样说。色诺芬一向认为,不应该把城邦权交给他们,否则就不是一个优秀的共和国。在当时,农业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只有那些最低下的人才去从事农业,诸如伊洛底人、佩里耶克人、佩纳斯特人,因为他们分别是被斯巴达人、克里特人、帖撒利亚人征服的,还有那些被其他共和国征服的、役使的奴隶们。商业免不了为奴隶、住客及外邦人提供服务,所以,到后来,在希腊人眼中,所有的低级商业也都成了卑贱的行业。因此,柏拉图便在《法典篇》中提出了惩罚经商的公民的主张。

不允许做生意,不允许当工匠,不允许从事农业,可是又不能碌碌无为。机制又不提供其他岗位,希腊诸多共和国的公民,一时间不知干什么好了。于是,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及其相关的行业便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就这样,希腊便成了运动员和战士的社会。由于长期从事这样的训练,人们在变得坚强的同时,也越发粗野起来,这就需要一种另外的东西来调节,于是,能通过感官影响心灵的音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体质锻炼让人性格变得坚强,思辨科学让人的行为变得粗野,而音乐恰恰介于两者之间,能使之趋于柔和。如果美德可以用音乐激发出来,这是无法想象,也难以理解的,可是,体制所产生的凶悍倒真被音乐遏制了,教育中渐渐有了良心的位置,而这样的结果不得不归功于音乐的功效。

如果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除了打猎什么都不去做,那么,他们变得粗野是可以肯定的事。一旦我们发现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再那么粗野了,那他们一定是喜欢上了音乐。总的来说,音乐可以激发人心中潜在的美好感情,使心灵变得温和,充满怜悯、慈爱和柔情,对希腊人在训练中所激发出的粗野、愤怒和凶悍,正好相克。戏剧是一种能让人更好地领会音乐对心灵的影响力的事物,然而,它却为当今那些道德伦理作家们所不容。有一种人,他们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听音乐听的不是乐曲的柔和与优美,而只是鼓号的激烈,难道我们还指望音乐能带给这样的人什么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提倡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音乐的原因。一切都为敦化民风,他们的做法显然是对的。为什么是音乐而不是其他东西呢?一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原因在于,音乐是所有感官娱乐中,对心灵腐蚀作用最小的形式。读过普鲁塔克的著作的人都知道,他在其中提到底比斯人一种特殊的爱情,一种法律规定的爱情,为的就是让年轻人的行为变得柔和,然而,这种爱情却为其他国家所不容。古人尚能如此,阅读至此,我们不由得感到惭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64690dbpz

说的太好了 正确 没有音乐没有善良的心

猜你喜欢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忠于职守,并与大家收获一路的风景;糟糕的状态则是——有人嫌这嫌那、整天抱怨,既拖累团队,也看不见风景。如果是前者,公司这艘船,一定能乘风破...

by:果维听书

适应力(变革时代的生存法则)

变革时代需要变革的灵魂,怎样去适应新环境呢?请聆听适应力读后感吧!

by:飞鸿惊雷

手机朗读真的不适应

读文字,爱生活,岁月长,不蹉跎

by:忘却星晨

你是适应公司还是离开公司?

财富成功创业商业模式励志刚进入职场的人常有怀才不遇的困惑,于是对公司抱怨连连,对公司的理念和文化也颇多不认同;本书给有这样想法的朋友提一...

by:兔先森助理5

教育要籍导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因此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以前,经过五千多...

by:青海民族出版社QH

艾灸适应症和家庭操作方法|杨玲

【公益讲师】杨玲,女,1982年生,针灸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主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会员,上海市针灸学会眼耳鼻喉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by:上医健康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

本书作者BarryNaughton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苏君乐(Sokwanlok)中国国际事务讲座教授,也是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本...

by:图瓦瓦要多听

家庭教育精要

《教养之道》课程精选片段

by:文教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