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2022-10-21 14:48:3036:31 56
所属专辑:喜欢诵读的阳台
声音简介
人间有趣王小波
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文/王伟

王小波是一支箭,在人类的心窝上颤栗;他是一个孤儿,一直在人世间孤独地流浪;他是一个天才,是一个纯粹的码字的大写的人。他死了,他一直活着,他用文字撕开了那个时代的遮羞布,让每一个肉体和灵魂暴露在阳光下,无处可逃,而他的自由和独立之光一直照耀着我们。

王小波逝世之前,和当时的御用作家们格格不入,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另类作家,这自然也就招来同行们的嫉妒。所以,王小波的葬礼上没有一个作家前去吊唁。他从来没有加入过什么作协、艺术家协会,或者他被边缘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特立独行,又或者是他根本不屑于这些低俗的组织,他的文字足以照亮人间,好让我们见识这些沽名钓誉的丑陋。

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而如王小波这般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独行的人,你很难遇上第二个!

这个生前寂寞潦倒、死后嘈杂热闹的天才作家,为那颗自由的灵魂,为那些恣意而不羁的非凡文字。

今天,让我们先看一看他的经典语录,勾魂又上瘾的文字!

【1】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2】不愿清醒,宁愿一直沉迷放纵。不知归路,宁愿一世无悔追逐。

【3】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爱你就像爱生命》

【4】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黄金时代》

【5】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爱你就像爱生命》

【6】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沉默的大多数》

【7】你可以说我贱,但你不能说我的爱贱。 ——《东宫西宫》

【8】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爱你就像爱生命》

【9】什么样的灵魂就要什么样的养料,越悲怆的时候我越想嬉皮。

【10】忽然之间心底涌起强烈的渴望,前所未有: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这里的道理很明白: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无论如何,我要为自己负起责任。 ——《三十而立》

认识王小波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王小波的思想启始于云南插队时那个王二与陈清扬搞破鞋的事,从七十年代的狂热中走来,途经八十年代的意识大解放,又在九十年代的思想退潮中沉淀,加上出国游历世界开了眼界,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在他的脑子里激荡。

今天,那些陈腐的观念碎屑卡在我们的脑回路之间,消解不掉,又如鲠在喉之时,王小波的文字一路冲刷而下,带着清明的反思、理性的认识以及宽和的态度,沿着大脑的沟沟壑壑流淌过去,带走不少沉渣,让人的思维瞬间舒畅透亮。

第一次接触王小波的作品,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琼瑶阿姨风儿沙儿漫天飞舞、在金庸叔叔射雕射虎沧海横流的时候,我在蹲在乡村的厕所偷看他的《黄金时代》。一瞬间就迷上了,无法自拔。

作为王小波长篇小说的代表之作,《黄金时代》获得了无数荣誉,可我们似乎忘却了王小波那令人扼腕叹息的去世过程。

生前,王小波特立独行,默默无闻,似乎跟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去世,王小波获得无数报道,被捧为神一样的存在,还被来跟卡夫卡相比。

他幽默、才情、放荡不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果王小波生活在今天,他一定会是社交网络上的超级大V,一定会一呼百应。

可惜王小波走得太早了,笔者如今看到案头的《黄金时代》,仍然怀念他。王小波常常被年轻人认为是人生导师,他留下了太多一针见血的语录。

“王小波之所以特别,是和他所处的年代和国家的语境相辅相成的,许多时候他说的只是常识,但因为在那个语境里,使人更有回顾的兴趣。”

在世时,王小波是一个文坛边缘人,当其他作家希望拿到一个个文坛荣誉来抬高自己的身份时,王小波却安静坐在房间书桌前,他把写作仅仅当成一个游戏而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听听王小波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如果知道王小波是谁,静静聆听他的灵魂趣味,若不知道?赶紧网搜!

by:钟山说

王小波杂文

拥有真实、有趣的灵魂,从读王小波开始。

by:凰翥

纪念王小波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

by:襄阳老郭

王小波杂文精编

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by:云锦天裳

绿毛水怪-王小波

心灵不想沉默下去,可是又对谁诉说...

by:捣药烹茶

鱼王-王小波力荐

《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的代表作。作者把它的体裁界定为“寓于短篇小说中的叙述”。其中有的篇章是作者的经历,有的则是作者的见闻,没有贯串始终的主人公,没有精心编织的...

by:Beica

睡前王小波杂文

王二老师的作品,对于我来说不是很好懂,充满了思辨和调侃,读给大家听,先在我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心一直定不下来,总感觉生活被琐碎的事情切割得面目全非,希望读一读书,静...

by:牛小熊_

王小波·万寿寺

《万寿寺》的主人公王二的遭遇和唐代传奇人物薛嵩、红线的遭遇古今交错,讲述了关于现在、过去、自我、记忆,穿越时空和地域的故事。作者以借古喻今的手法,自由奔放的想象...

by:枕边文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