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拖垮你的,是“内耗思维”

2023-11-18 10:57:4009:23 4397
声音简介

有时候,所谓的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患得患失,会举步难行;过分在意,注定心力交瘁。


这种内耗的感觉就如同总有两个小人在内心打架,每天什么也没做,却身心疲惫。


轻装上阵,从拒绝这三种内耗开始。




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故事。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总认为生活会出现乱子,所以他出门时,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会带上雨具,穿好鞋套和暖大衣。

他常活在自己臆想的担忧里,最后也在忧虑中逝去。

适量的焦虑,可以作为前进的动力,但频繁的焦虑,只能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烦恼如果只是被我们拿来反复自我咀嚼,而不用行动去化解,那么它必定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学会接纳自己,停止对困难的恐惧,放下心中的执念。


别为没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臆想反复挣扎,行动起来,就能战胜一切内耗。




生命的美妙之处,莫过于人与人的交往。


可有时,也恰恰是因为这些来往,让烦恼如幽草一样,从我们的心田上滋生出来。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顾及别人的感受而一再迁就,最终委屈了自己;


周旋在形形色色的关系中,热闹之后,只剩疲惫的身心。


周国平曾说:


“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


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以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要减少人际关系的内耗,需要“一减一增”。


“一减”,就是对损害你的人际关系尽快断舍离,那些当面笑嘻嘻,背面说坏话的伪朋友,以后见面礼貌微笑就行,不必走心深交。


一味投其所好,刻意维系,是一个人走向圆滑、平庸的开始。


“一增”,就是和那些有趣、有才的人聊天,获得新知、启发和力量。


断掉费力的关系,卸下沉重的伪装,主动去寻求良好社交关系的滋养,你的未来,也能走得铿锵有力。




古语云:不义富多扰,家和贫也足。


富裕之家,若是纷争不断,也会日渐走向衰败;贫穷的家庭,若一片祥和,也能养出上等的风水。


一家人在一起,好事坏事都会遇到,若动辄抱怨、挑剔、发脾气,在颓丧的家庭氛围里浸泡久了,自然会出问题。


家庭内耗,往往比贫穷更可怕。彼此支持体谅,家业才能兴旺发达。


被称为“第一完人”的曾国藩,连考七次才中了个秀才,而曾国藩父亲,从未斥责他半句。


曾国藩进京考试,不仅落了榜,随身带的钱也花光。


饶是如此,曾国藩还找父亲的朋友借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四史。


一百两银子,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曾父却说:“你用心读这些书,我替你还债。”


正是有了父亲无条件的支持,曾国藩才能心无旁骛发愤图强。


遇事不指责,家和万事兴,凡事一起扛,生活才能蒸蒸日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10321460

好喜欢听这首歌,天籁之音

爱吃胡萝卜的小橘子

日更日更!(大家跟我一起喊)

猜你喜欢
《毫无意义的工作》|哪种工作在拖垮你的人生?

内容简介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你的工作对世界...

by:粉粉猫小姐

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

说好了要珍惜,明知道要把握,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呢?人生越长,错过的越多,人生真是一部遗憾的连续剧。然而,我们却在错过中得到了砥砺,学会了成长,谁...

by:弥音_左右

真正治愈你的一直都是你自己

人活着,拼的就是自愈能力!如果生命中有一个人可以成为那个治愈你的人,他是一种偶然的馈赠绝非常态。唯有自愈,自渡才熬得过人间悲欢离合!

by:希唯听涧_喵星

真正在乎你的人,从来都不忙

不一样的城市,一样有故事的我们。关注深夜去听,每晚我们用声音温暖你!更多节目,搜索微信公众号:深夜去听,来获取!...

by:深夜去听

回到你的内心

作者简介:王健,笔名光明心。六十年代生于湖北武汉。自幼家境清贫,体弱多病;及长,为生计谋而颠沛流离,身心困顿,倍感人生无常,忧患日益,以兹因缘而涉足儒、释、道、...

by:sunflower_xrk

真正厉害的人都在向内看

遇到问题,与其指责或抱怨别人,不如先从问题出发,向内归因,找到与自己相关的课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做好自己要做的。

by:朗读者阿慧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是一本关于心灵平静和内在和谐的启示性读物。本书通过深入探讨内在冲突和矛盾,引导读者学会如何停止自己内心的战争,迈向更加和谐与平静的生活。

by:青谷_若

停止你的精神内耗

“时间都去哪了?”本书作者为我们大家解决寻找分析,一直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却又一直没时间的我们,哈佛博士刘轩总结“与自己相处”的心理学行动方法,解决不拖延,不等待...

by:主播张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