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庸人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2022-05-27 09:47:0406:04 25
所属专辑:美文明亮心灵
声音简介

庸俗的本质

文:叔本华



要我来说的话,一个没有精神需求的人,智力平平、思想狭隘,这样的人就是“庸人”(德语:philister)——这起初是德语中的俚语,在高校中风行一时,后来从一种更高的意义来指代没有灵性的人,也就是“不被缪斯女神眷顾的人”。



我倾向于采取一个更高级的观点,把庸人这个词语运用到那些现实生活中庸庸碌碌的人们身上;但这样的定义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在今天旨在追求流行的论文中几乎看不到。另外一个定义更容易阐述,指明了庸人的本质特性,即,一个没有精神需求的人就是庸人。



庸人没有智力的乐趣——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没有真正的需求就没有真正的乐趣。庸人的人生,不会被获取知识的欲望驱动,也不会受到对他们自己有利的洞察力的鼓舞,更不会去体验身边真正符合审美的乐趣。倘若这种乐趣是时尚的,为了跟上潮流,庸人会强迫自己不得不去注意它们,但实际上他对此几乎毫无兴趣。



庸人唯一真正的乐趣是感官的乐趣,他认为感官的乐趣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损失。对他而言,牡蛎和香槟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他的生活目标就在于获取所有能带来安逸舒适的东西,如果这些事让他忙得团团转,那他反倒觉得无比幸福!



如果运气好,出身豪富,无须自己辛苦打拼,这样的人将不可避免地感到无聊;而为了摆脱无聊,只好依靠各种补救方法,比如打球、看戏、聚会、玩牌、赌博、赛马、沉迷女色、饮酒、旅行等等。但所有这些都不足以保证不无聊,因为没有真正的精神需求,就不可能快乐。



庸人的典型特征就是空虚麻木,没有生活重心,与动物类似。没有什么能够使他真正感到愉悦或兴奋,因为感官的乐趣很快会烟消云散,世界转眼就变得难以承受,甚至连打牌都令人厌倦。幸好还有虚荣心带来的乐趣终生相伴。







庸人们要么是为自己在财富、社会地位、影响和权力方面高人一等,得意扬扬;要么,至少也要追随着那些各方面都更显赫的人,沐浴在他们的华丽荣光之中——英国人把这样的情况叫作附庸风雅,而这样的人,自然就是势利眼。



庸人天生不具有智力需求,只有生理需求。他们倾向于找那些能够满足生理需求的人与之抱团。他最不想要从朋友那里获得的就是任何一种思想的能力;若是不巧遇上了,这种思想的能力可能还会引起他的反感甚或憎恶——除了不愉快的自卑感之外,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着一种必须要小心翼翼隐藏起来的阴暗的嫉妒,这种嫉妒有时还会变成一种隐秘的怨恨感情。



尽管如此,他依然不会想要提升自我的价值,或是尊重卓越的精神思想;他依然会继续追逐社会地位和财富,权力和影响力,对他来说这些才是世上唯一真实的好处,希望自己能在这些方面胜过别人。这一切都是他身为一个人却没有精神的需求导致的结果。



庸人最大的苦恼是对思想毫无兴趣,为了逃避无聊,他们只能不断地追求现实的东西。可惜“现实”要么不尽如人意——一旦穷尽,人就会感到倦怠,要么就是相当危险,祸害无穷。而理念性的世界广袤无垠,平静如水,“超然于我们的忧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叔本华

一本老叔的老书

by:薄云轻风

《爱与生的苦恼》叔本华

叔本华说:所谓人生,不过是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一座钟摆,或者因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或者因满足后的空虚而无聊。人的一生,仅此而已。其唯一的救赎,是任谁也不能逃...

by:蹒跚的小白

听叔本华说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

by:矢的猛之歌

再读叔本华

我的拥有就在我身

by:一直任性的豆豆

叔本华的治疗

这是一本深具影响力并被广泛传播的心理治疗小说,当患者癌症生命只剩一年的心理治疗师,朱利亚斯,见到多年没联络的老病友,菲利普时大吃一惊,23年前,菲利普有严重的成...

by:快乐小鸥

叔本华的治疗

内容简介:当罹患癌症,只剩一年可活的心理治疗师朱利斯,见到多年没联络的老病人菲利普时,心里大吃一惊。二十三年前,菲利普有严重的性上瘾症,每天沉溺於猎艳行动,直到...

by:林达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