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分段译解:第二章改过之法第1小节

2023-08-29 14:33:2803:02 31
所属专辑:家教家风
声音简介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译解:

人,既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那里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

只要有了过失,就不可以怕改。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方法后,就接着把改过的方法,详细地说出来,教训他的儿子袁天启。这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方法。小的过失,尚且要改;那么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

在春秋时代,当时各国的高级官吏,常常要从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去加以判断;就可以猜想到这个人可能遭遇到的吉凶祸福,并且没有不灵验的。这可以在左传和国语这几种书上看得到的。大凡吉祥和凶险的预兆,都在心里发出根苗反应出来,虽然根苗是由心里发出来的,但是会表现到全身的四肢上,譬如一个人很厚道,那么他的全身四肢都会显得稳重。一个人刻薄,那么他的全身四肢都会显得轻佻。

一个人凡是偏在厚道的,一定时常得福;偏在刻薄的,一定时常近祸。一般人没有见识,眼光像被一层膜给遮住了,甚么都看不到;就说祸福没有一定,而且是无法预测的。

一个人能够做到极诚实,毫无半点虚假,这个人的心就可以与天心相合了,因此;能够用诚心处人处事,福就会自然降临。所以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都是善的,就可以预知他的福,就会来了。

相反的,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都是不善的,就可以预知他的祸,就要来了。人若是要得福,要远离灾祸;在没有讲到做善事前,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改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了凡四训浅释|慧剑解读《了凡四训》

全新解读《了凡四训》,重听有新意。

by:谦德文化

了凡四训:译解

命自我立,福自我求。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

by:且听风吟的精神乐园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原文诵读。了凡先生此四篇训诫,阐立命之理,明改过之机,辨积善之方,言谦德之效,字字珠玑,句句良言。与诸君共勉。

by:李庐阳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家庭的传世之学,为作者袁了凡留给子孙的训示。曾国藩模仿它写了一部名动海内的家书,两者被后世尊为“一书一训”。它还是国家、企业的经世哲学。日本汉学家...

by:水墨初语

了凡四训

经云谷禅师“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精辟开示,令其利行断恶修善,谦卑自牧,以其改造既定的命运。

by:岩名姐读书

了凡四训

“治国宝典”“传家之宝”“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

by:晓晴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