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同情俞敏洪

2023-07-03 23:28:2915:27 82
所属专辑:ins生活
声音简介

看到这些评论,你很难想象这是对一个带货直播间的描述。

从120万到320万,这是“东方甄选”抖音直播间三天的粉丝增长数。

一夜之间,新东方的双语带货火遍全网,有网友戏称:

“这是唯一想让孩子看的直播间”。

“以前买你的课,现在买你的货。”

新东方又以另一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Twelve pieces of steak” “Original Cutting“,一个英语流畅的主播在直播间讲解来自澳洲的原切牛排,听到牛排steak和平底锅pan这样生活中的单词,就算你不太会英语,也会花上几分钟听一会儿,甚至拿起了小本本记起了单词。

主播们随便一张口,就能跟你从英语讲到国内外历史,再聊到诗词歌赋、人物传记,诙谐有趣,网友们纷纷表示来这直播间就是为了学习,这样的方式在直播界堪称一股清流。

“一些主播一年能卖出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 2021年9月,俞敏洪在刚刚转型带货的时候夸下海口。

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的“狂言”。

从一上午卖不出去一件货到单日总销售额超1500万,俞敏洪知道,自己坚持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2021年,新东方遭遇了太多的变故。

在双减和疫情的影响下,新东方市值跌去90%,原本8万的员工,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裁掉了6万人。

意味着,平均每三个老师中,就有2个要失去工作。

在教育赛道中,新东方绝对是受打击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但好在,员工足够团结,在风雨中保留了一部分实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俞敏洪带领他亲手创立的企业跨入了直播带货的洪流当中。2021 年 12 月 28 日,新东方宣布成立“东方甄选”,建立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带货直播间。

俞敏洪在他的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中解释过他为什么选择带货农产品:

“为什么我选择去做农产品?理由非常简单,我喜欢农业。我从1岁到18岁在农村长大,所有的农业产品只要在我家乡能种的,我全种过。

我从小就喜欢看着庄稼,比如说麦苗,从地里露出来,慢慢地变得绿油油的,经过霜打过冬以后蓬勃生长,最后结出了麦穗金黄一片,那种感觉给我带来无比的大地亲近感和幸福感。”

在同行纷纷甩手跑路的寒冬里,在大家都说俞敏洪要完蛋的时候,他凭着喜欢,做起了自己觉得正确的事。

但俞敏洪的转型并不被看好。

没有直播行业经验的他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步步是坑。

《上班啦妈妈》第二季就以直播为背景,让妈妈们在真实的直播场景内实战演习。

看过节目,都会对直播有个初步的了解,真要做成一场直播,并不是主播随意在镜头面前讲讲就行的。

那是需要一整个团队的配合,在每一个细节处下功夫的,从选品到直播间的装修,再到脚本,助播的配合与运营话术的使用都是需要深度钻研与琢磨的。

在踏入直播带货的领域之初,俞敏洪多多少少还是缺乏点主播的样子。

在他的直播首秀里,这位即将六十岁的企业家还是像当初在课堂上上课的模样,他长篇大论地讲着“塔里木河的水开始流淌,雨水充沛一点,塞上江南的风景无比壮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输出知识的方式让看惯了带货直播的观众耳目一新,但更多的是对这位企业家情怀上的支持。

第一天的首秀,俞敏洪卖出了近500万的产品,在罗永浩首秀90分钟就卖出1.5亿,董明珠5场卖出228亿的对比下,企业家带货这样的成绩多少显得有些惨淡。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在没有俞敏洪的直播间里,东方甄选的销售额只能停在几十万的级别。曾经人人为之称道的著名企业家如今沦落到这般下场,有些悲哀。

一时间,质疑声四起。价格高,选品差是其中主要的声音,比如8斤的稻花香大米要268元,15颗平石头苹果就要128块,平均一个将近10块钱,直播间的评论里充斥了“太贵了”“吃不起”。

媒体也在质疑,有人说他是从一个赚快钱的行业跳到了另一个赚快钱的行业,有人说你让干英语老师的人去当主播,他们有那个能力吗?毕竟这和当初“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一年也能上百亿”的目标相去甚远。

事实上,成绩确实不尽如人意,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今年3-5月,俞敏洪出现的14场直播中,场均观看人数为3.3万,场均销量仅2821件,场均销售额为13.2万元。这样的水平也就和只有十几万粉丝的小网红水平相当,甚至还不如这些小网红。

他也在自己的公众号中写到::“现在东方甄选刚刚开始,每天的销售额还少得可怜,只有几十万块钱。”这笔钱只能勉强养活剩下的员工。再多的情怀,在现实面前也不堪一击。

但俞敏洪的性格是,只要认定的,就会坚持下去。

改模式,选产品。俞敏洪一如当年改组新东方结构时的模样,将直播间的货品翻新一番,109元3斤的海白虾,22块9五斤的油桃,21块9五斤的小黄瓜,从最开始坚持“我们不是选择便宜的农产品”到现在“我们只卖最真实,不卖预售”。俞敏洪接地气了,也更注重性价比。他已经放下了他理想主义的架子。

终于,双语带货火了。

6月10日,东方甄选直播间里,8年带过50万学生的新东方名师董宇辉,一边用英文介绍产品,一边和网友高谈阔论,谈笑人生,几分钟内就卖出了6700多单桃子,直播销售总额达到1534.3万元,在抖音带货榜上直冲前五,相较首播成绩翻了三倍多。#新东方主播#的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第八位。

“终于看到高级知识分子闯入直播间带货领域了,这才是直播变革的开始,卷王驾到。”这是东方甄选抖音号下面最高赞评论。在现行的卖货直播间充斥着大量低俗、搞笑、无脑的行为时,一群老师闯了进来。他们聊哲学,聊亚里士多德;聊理想,能从星辰大海聊到深海大虾。他们充分发挥了在三尺讲台上聊天的本事,每一句话都像是出自书中的诗。他们引经据典,仿佛这些商品也产生了知识的附加值。

俞敏洪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在众人都等待嘲笑他的时候,用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听到网友们纷纷在直播间称赞“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就会不由得想起在2021年末大家给俞敏洪的留言。

“你还会拥有下一个新东方”。

他收到如此赞扬,一是人们尊重他的坚持,二是感叹他的体面。

“双减”以来,70多万教培机构,1000多万教育从业人员漂浮不定,各大机构陆续裁员,小机构甚至直接关停, 网上充斥着员工拿不到薪水,孩子退不了学费的声音。

俞敏洪自己在直播时也说过,公司市值蒸发了90%,教学点退租1500个,不说租金,光装修就损失了六七十个亿。

但在这种山穷水尽的窘况之下,俞敏洪先干了三件事。

第一,退掉了学生所有的学费。

第二,结清了所有遣散老师的工资。

第三,把73366套闲置的课桌椅全部捐给了乡村学校。

俞敏洪说过一句话:“新东方账上,有一笔钱绝对不能动。这笔钱,必须能够满足假设有一天新东方突然不能做了,要能够把学生家长的钱全部退还,把员工的工资全部发完,一分钱不欠地倒闭,或者关闭。”

之所以留下这些“后路”,源自于他在非典时期的经历。

“那时新东方很兴旺,学生交完学费,我就去租各种各样的场地,做市场。结果发现非典一来,学生来退费的时候,账上的钱不够了。”

外界对于品牌的信任来自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企业变成只进不出的吞金怪兽,即便你做得再大,也没有人再会信任你。为此,俞敏洪用个人名义向朋友借了2000万,才熬过了这个困难时期。

经过这次,俞敏洪明白了,当风险突然来临时,没有人能预料得到。他本身就是一个保守的人,在非典之后,他建立了储备金项目,在发生不可抗力时,能够保证第一时间将费用结清。

随着新东方的发展,账上的储备金越来越多。一直到这次‘双减’事件发生的时候,储备金已经有了200多亿。这笔钱看上去是保守,但对很多家长、员工来说,很多时候就是保命钱,甚至是救命钱。

如果说结清费用是俞敏洪对于员工和家长的责任感,那捐赠桌椅就是他对社会的使命感。

这些课桌椅当时都是新东方为了参加培训的孩子们专门订做的,有的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调节高度,有些做成了圆角,避免孩子磕到了头。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一套大概值六七百块钱。

近八万套8成新以上的课桌椅,折价大概在5000万,加上去往山里的运费,这个花销还要翻番。

一来一回一个亿的花费,对于捉襟见肘的他甚是不菲。

那时候,新东方的现金流也仅有十亿出头。 在这种情况下拿出一个亿去做一个对集团0经济回报率的事情,俞敏洪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还有一个几万人的“大家族”在他身后,不知前路何方。

但他还是选择做了,当一辆辆卡车载满桌椅开进山村校园的时候,孩子们自愿当起了搬运工,师傅将桌椅从车上搬下来,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将它们举过头顶,向教室走去。这些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寻常的桌椅,对乡村孩子而言,是能够舒舒服服地坐着学习的有用工具,不怕摔不怕磕。

俞敏洪在公众号中写到:这种捐赠像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思考,不为了获利,也不一定为了长远,只是当下单纯的想,我还能再做些什么。

他说:因为我们淋过雨,也不能忘记给别人撑伞。

而这些桌椅,就是山村孩子们的伞。

一家教育界的巨头公司,把课桌椅送给山村孩子,又去推销农业产品。

俞敏洪是农村出身的孩子,他深知农民子弟的不易。

俞敏洪自小聪慧,干农活是一把好手,每次插秧比赛都是第一名。1976年初中毕业的俞敏洪只有14岁,在当时的政策里,贫下中农的子女只有一人能上高中,他的母亲选择了姐姐,而让俞敏洪回家务农。

之后政策变了,俞敏洪上高中了,能高考了,报了江苏省常熟区地区师专,却又两度落榜。两次都是输在了英语,一次33分,一次55分。

痛苦过,绝望过,他以为这一辈子他都只能窝在这小小的一方农田里插秧、割草、撒粪。

后来的他面对这两次结果的时候感慨:实际上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关键在于两个差别,一个是面对失败重新去做的能力,一个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之后,他卯足了劲儿,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疯狂看英文原著、背单词。终于在1980年,俞敏洪以英语95分的成绩考上了北大英文系。

他挑着老家的被子来报道,被其他同学称作“土鳖”。普通话不好,英语水平也一塌糊涂,不善于打交道的他形成了自卑的情绪,在毕业的最后,他成为了班里最扎眼的人。毕业的时候全班50人,有49人都选择出国,只有他,因为家里没有钱,只能在北大留任,一周教8节课,月薪120。

因为贫穷,他瞄准了最早一批自费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利用北大教师的身份,在校外开起了补习班。当时3个学生补课直接扔下1000块钱,这个费用,是他在北大一年的工资。

当然,收益总是和风险并存的。第二年,北大发现了俞敏洪在校外私自办学后,直接一份公文将他开除了。

在北大的5年是他人生最悲惨的5年,从学生到教师,再到被学校开除,他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直到1995年,创办新东方两年后招到了大批学生,他才走出了自卑的情绪。

而之后的新东方有多火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仅仅用了三年,新东方就统领了全国所有的国外考试市场,提到留学,提到托福,雅思,GRE,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新东方。

在这过程中他遭遇了绑架,遭遇了经济危机,遭遇了同行挤兑,他挺过了一波又一波,熬到了公司上市。看着自己的教育帝国拔地而起,却又因一纸限令痛失大半江山,重头再来。

无论走到哪种地步,二十多年前俞敏洪记录在笔记本上的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都未曾离开过。

“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你只要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

俞敏洪每个人生阶段的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危机。

毕业留校,成为北大老师,之后为了赚钱,偷摸出去开了补习班,一年后,被北大开除。

独自创业开办新东方,三年后成为千万富翁,却两次遭遇抢劫,险些丧命。

在新东方独霸市场急速扩张的年代,又遇到非典,资金出现上千万的缺口。

还有现在。

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的大起大落,俞敏洪成为了一个保守而又坚定的人。他在《朗读者》中留下了这样一番话。

“痛苦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看它对于谁来讲,对于温室里的花来讲,对它就是灭顶之灾,如果对于松柏来讲,如果能扛过所有苦难,那才是财富。”

所以我从不同情俞敏洪,因为无论遭遇什么困境,他都没有抱怨,没有气馁。

就像他所说的一样。

继松柏之志,经霜犹茂。

点个在看,希望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能够永远枝繁叶茂。

图源网络

戳“阅读原文”来微博,找小ins玩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想要学习提升自己演讲沟通成交说服力的家人们可以添加杨老师官方唯一私人微信;Ytm82615由于微信人数有限,加之前写出为什么要加杨老师,以及自...

by:福布斯排行榜

俞敏洪

《奇迹读书慧-心灵爱好者聚集地》《奇迹读书慧-心灵爱好者聚集地》

by:奇迹读书慧1314频道

俞敏洪

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ChengGuanXiTong】安利数字化创业教练V信:273695685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

by:成冠数字化创业者联盟

俞敏洪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

by:雅尚水水

俞敏洪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

by:励志故会

俞敏洪励志演讲 俞敏洪演讲精选

俞敏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心中平,世界才会平热爱生活有信仰有梦想有创业激情欢迎添加个人V;13122638291,欢迎交流...

by:Galaxy教练

俞敏洪的2022

《我的2022》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全新随笔集。用48篇饱含思考与感悟的文字,记录这位广大读者所熟知的“老朋友”俞敏洪一整年的心路历程。本书从2022年初开始...

by:东篱村居

俞敏洪《我的2022》

这本书非常适合我们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包括很多职场是都要去看,一方面,比如说你现在就是一个管理者,你从这本书里边儿呢,你就能学到很多,如果说东方甄选是一个经典的案...

by:泽颖演讲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