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房子和家的故事 文-李东辉 播-海燕

2022-07-12 13:42:3316:52 40
声音简介

a房子和家的故事





说到理想家庭,老舍先生首先提到了房子——“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张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间书房,书籍不少,都是我所爱读的……两间卧室……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随意地鸣着”。


老舍先生写《我的理想家庭》时已经三十九岁,三十九岁的人用平时朴素的言语描绘了心目中的理想家庭。单从这题目去看,那时的老舍先生想必还在为这理想的家庭奔劳着。不然,他也不必把“理想”二字用到家庭的前面了。由人推己,倘以七间小平房作为理想家庭之建设标准,时下的我,也只好先用中山先生的遗嘱来鼓励自己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过,想想这些年为房子而努力的过程,大可约略看出一些生活的路痕。


1984年,我22岁,那年夏天,我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揣着一红一绿两个本本(毕业证、学位证),凭着一纸派遣证,进了一所师范学校。从此,我就成了梦寐以求的公家人。挣的是工资,吃的是商品粮,我再也不是村儿里人了。


单位领导分我一间宿舍,本以为可以自己独占一室,不想,里面还有一位。这也无妨,跟大学里八人一间的宿舍比起来,还有啥不满足的?更何况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估计还会有办公室的,这有多好,我很知足。于是,就努力工作。


单位有一个家属院,结婚成家的老师们都住在里面,一排一排的平房小院,有两间的,有三间的,去他们那里做客,感受着浓浓的家的温馨。心里就想,等我结婚了,也会有这么一个小院的,尽管那院子很小,尽管只有两间甚至一间半房子,尽管听说要分到这么一个小院,光结婚还不行,还要排队,要等上好几年,那也是令人向往的。既然是公家人了,就不用跟村儿里人那样,需要自己攒钱盖房子,公家早晚会分一套房子给我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媳妇还没娶,房子还没分,我却病倒了。从廊坊到北京,死去活来的折腾了十八个月,病魔把一条小命扔给我,却把所有的光带走了,我成了一个盲人。


从医院出来,单位直接用车把我送回老家养病。住了半年多的那间宿舍又归了别人。


在村里那几年,基本做了两件事,一是全国各地到处跑,巴望着我的眼睛能重见天日,只要打听到哪儿能治疗视神经萎缩,父亲就陪着我不顾一切地投奔而去,结果自然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原本脆弱不堪的心,也在这一次次由希望到失望的熬煎下硬朗起来,达观起来,慢慢的,也就闯过了诸如“无光明,毋宁死”之类的心理关口,下定了在试着活一次的决心。其实,人挺善于说服自己的。第二件事是,26岁那年冬天,我成了家,不是成了什么作家、画家,是结婚成家的家。我们中国的语言就是精妙,结婚成家四个字包含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娶了媳妇,就要有家,家是什么,说不清楚,但必须要有房子,哪怕只有一间也行,不然,何谈有家。于是,年轻的妻子天天在我面前唱那首破歌——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被她的歌弄得心烦意乱,蓦然间,我想起了单位,想起了单位那个家属院。我想回去了。我是有单位的人,我应该回去。


我不知天高地后的给单位领导写了一封信,说了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我说我结了婚,生了子,可我还没有家,我想回去,请单位分给我一套房子;我说我已经开始写作了,并且在中央电台、省报发表了文章,在村里生活闭塞,环境恶劣,不利于实现我的人生理想,总之,我要回去,要在那个城里安一个家。


信发出去了,我等单位回信,然而,没人理我,再写信,还是没人理。没办法,我带着媳妇去了两百里外的单位。见了领导,领导说:第一,单位住房紧张,很多结了婚的双职工还是无房户呢;第二,你媳妇是农村户口,按照政策,是不符合分房条件的。我没词儿了,傻眼了。


垂头丧气的回到村里,一度断了回城的念想。然而断不了,即便白天能管着自己不去想回城的事,夜里做梦也都是回了单位,分了房子…想我这祖宗八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后代子孙,好不容易凭着自己的努力,通过高考这架尽管残忍却很公平的独木桥,甩掉了农业户口这个令人耻辱又无奈的身份,挤进了城里人的行列。可老天不睁眼,它在我春风得意的时候,当头一棒,把我打回了原形。尽管单位每个月按时把五十几块工资寄给我,可我却活在乡下,跟那座城市隔的那么远;说到写作,在乡下见不到报刊,没有图书馆,更没人跟你交流写作的问题,在这等环境里,在那种心境下,写作能有啥出息呢?没了眼睛,好不容易给自己找了一条活路,然而,倘老死乡下,这路也只能通向坟墓了。不行,我要回去,说什么也要回去,我的理想和那理想的家庭应该在那里。


一旦下了死决心,就有些不择手段了。给单位领导一封一封的寄信,隔上一两个月就让老婆陪我回单位找领导,厚着脸皮求人帮忙、说情,通过更大的领导给单位施加压力,带上花生、小枣到领导家拜访,用我的残疾、老婆的泪水求得领导夫人的同情……我成了无头苍蝇,笼中困兽,尊严、面子贬的一文不值。我只想在城里有一间房,安一个家。


闹腾了两年多,单位领导终于同意给我一间房,不在家属院,是单位大院一间平房。我终于在离开单位六年多后,重新回到了京津间的这个新兴城市。


住进那间平房,感觉有点熟悉,问问它的位置,恍然明白,原来,这间平房正是我当年住过的那间宿舍。这一排平房共有五间,都改成了家属宿舍,一家一间,里面住人,外面靠墙搭一个一米见方的棚子,用来做饭。



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老婆在单位当了临时工,三岁多的儿子进了单位的幼儿园,我则在那间集睡觉、吃饭、会客、读书写字于一炉的房子里开始了我的文学梦。


有好心人建议我学学按摩,学会了,可以开一个按摩诊所。我没听他们的话,那时的我,一心想的是写作,是出名,至于生计问题,有单位按政策给我的那点工资,尚可沾粥,倘为了多挣几个钱,耽误了自己的梦想,得不偿失。现在想想,挺后悔的,如果那时我学了按摩,开了诊所,也不至于现在过得如此寒酸了。都是年轻时的虚荣、轻狂害了自己。行文至此,想起一位友人写我的一段话:“如今的他(当然是指我),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出过书,获过奖,还是市政协常委,省盲人协会副主席啥的,可他出门打个车,票都没人给报……”但无论怎样,那时的生活是令人难忘的,是让人怀念的。


在那间平房里住了一年多,单位又给教职工盖了两排宿舍,够条件的人搬进新居,旧房子腾出来,单位就让我搬了进去。


那是一个一间半的小院,有了厨房、厕所,空间依然狭小,然而我很知足。毕竟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家了。


老舍先生说:“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我却没有老舍先生那样的清雅脱俗,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家,就把这些年攒得那点钱找出来,根据那时的行情,算计着能买点啥回来,算来算去,只购买一台电视机和一个洗衣机,且都是国产货。其时,这些东西早就进了寻常百姓家。当时最时兴的要属家庭电话了。不过初装费很贵,三千多。我很想装一部,眼睛不好,行动不便,有一部电话,跟外边的联系就方便多了。我把这想法跟父母说了,父亲咬咬牙,把两年卖棉花的三千块钱都给了我。从此,我可以随时跟同学、朋友、编辑部老师联系了。


可好景不长,儿子上一年级那年,老婆突然要跟我离婚,好说歹说都不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只好还她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了。她拿走了钱物,我留下了儿子。从此,我恨起了一些人和这一间半房子,觉得是它风水不好,我盼着早点搬离这儿。


果然,机会来了,离婚半年后,也就是1996年夏天,单位决定对家属院进行改造,准备拆掉三排老旧的平房,盖一栋六层家属楼,我所住的那一间半恰在拆改之列。


一年后,楼盖好了,够条件的人搬出平房,喜迁新居,我不够分新楼的资格,就又搬进了别人腾出的一套两间平房小院。这两间小院就是我搬进那一间半前盖起来的,房子很新,有倒座。院落不大,却很整齐,我很喜欢,很知足。即便在这儿住到老死也没啥抱怨的了。


四           


真是事随人愿,住进小院不到两年,国家要实行住房改革,单位说可以把房子买下来,很便宜,不到两万,我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稿费统统拿出来,买下这个小院。从此,在这个城市,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年,我正好三十九岁。


学着老舍先生的样子,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株木槿树,砌了一个小花池,种上草、茉莉,春夏秋三季,小院就有了绿意,有了花香,有了蛐蛐的叫声……几篇得意之作都是在那几年的夜晚,伴着小院的花香与蛐蛐的叫声写出来的;这六七年的光景是浪漫而美好的,很多跟青春、跟友情,跟女孩,跟恋爱有关的故事留在了那小院的角角落落。人生,无论是长是短,是悲是喜,是逆是顺,有了那样一段时光,就不枉此生了。更何况,那小院还为我留下了一个女孩。


她是一所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她并不怎么喜爱文学,只是出于好奇,跟同学去了我那小院。缘分是无理可讲的,一旦落入它的圈套,恐怕就在劫难逃了。


就在我买下那两间平房小院不久,传来一个消息,说我们这所学校要跟另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一所本科师范学院。时隔不久,果然合并了。


2004年,新单位盖了十几栋家属楼,自然,我还是没有住新房的资格,单位把一套八十平米的旧楼房分给了我,当然是按照房改政策办事,单位回购了我那两间平房小院,我补足了差额钱款,就拿到了这套小三居的楼房钥匙。


光阴荏苒,似水流年,转眼间,住进这套房子已经十年有余了,跟这房子有关的故事着实不少。比如:我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就是在这套房子里写出来的;2005年春天,那个落入缘分圈套的女孩做了我的妻子;200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时候,她在这房子里生下了我们的儿子,如今,小家伙已长到八岁多了;2008年,也就是北京举办奥运会那年,我一手拉扯大的老大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在一家机关上班,也成了公家人。去年国庆节,他也娶了媳妇,买了一套房,如今,正帮着他还房贷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黑房子 白房子

【此书由译林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4722551】《黑房子•白房子》是一部与当下生活发展同步的小说,生动真实地描写出陕北乡...

by:6月小说

暖房子爱的故事

暖房子爱的故事口袋绘本(全30册),集合了了30个欧美高品质绘本,深受孩子和家长欢迎。其中包含以爱自然为主题的《月亮是谁的》《鸭子说“不可以”》《迪伦哪儿去啦》...

by:晚安大怪物

你住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

“这是我的房子,你必须搬走!”“可是我交了一年的房租。”“我没有收到。”

by:歌单精选集

小房子变大房子

这的确是一个聪明的老先生。他让小老太太把母鸡抱进小房子,把山羊牵进小房子,把猪推进小房子,把牛赶进小房子,让他们在里面飞啊、叫啊、追啊、跳啊,济济一堂。让小老太...

by:海格瑞绘本魔法城堡

小房子变大房子

这的确是一个聪明的老先生。他让小老太太把母鸡抱进小房子,把山羊牵进小房子,把猪推进小房子,把牛赶进小房子,让他们在里面飞啊、叫啊、追啊、跳啊,济济一堂。让小老太...

by:飞猪星球儿童频道

吸引房子的见证故事

你要买房却不够钱吗?你有钱却找不到合意的地点吗?你买房或装修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麻烦,难以解决吗?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中介身上,何不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和吸引力法则身上?如...

by:紫雨老师谈吸引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