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4.一对伉俪,佳偶天成

2022-08-10 17:25:0213:43 249
声音简介
年少的爱情宛如童话,恋爱中的人心中往往怀揣着一份羞涩而甜蜜的情愫,轻易不会与人分享,只在独自一人时拿出来细细品味。一旦认定对方,便再也不想错过,生怕一不留神,就让一段最美的年华,从指缝间溜走。
钱钟书知道,杨绛就是那个今生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早在杨绛清华大学借读刚刚结束的时候,钱钟书就提出了订婚的想法。可杨绛认为两人刚刚开始相处,现在订婚未免为时过早,便以学业为由婉拒。
钱钟书要与杨绛在一起的心,是急切而坚定的。从杨绛的口中,他了解到,杨老爷子对他的印象不算坏,他也知道,杨绛心中最尊敬的就是父亲。于是,“聪明”的钱钟书采用了一点小计谋,绕过了杨绛,与父亲钱老先生一起赶到苏州,直接拜访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主要目的是登门求亲。显然,钱氏父子是“有备而来”,与他们一同来拜见杨荫杭的,还有杨荫杭的两位好友,只是这一次,两位好友的身份,变成了男女双方的媒人,毫无心理准备的杨父,以为女儿已经同意,在钱家父子正式而符合传统礼法的求亲仪式下,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一“骗”,骗来了一段完美姻缘。功名与前途,在两个相爱的人眼中,已经变成了最淡泊的小事。两个人,一颗心,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爱情城堡,温馨而又快乐。接受过新式教育,享受自由恋爱的钱钟书与杨绛,还是没有免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俗套,趁着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时间,钱老爷子提出,让两个人订婚。钱老先生夫妻从无锡赶到苏州,在一家饭馆里隆重宴请了双方的亲朋好友,这门亲事就算正式订下了。
每到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历史便会郑重其事地在这里画下一个标点。钱、杨两个书香世家的联姻,便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事。在杨荫杭看来,两个孩子的结合,实属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可对当时的杨绛来说,整个订婚过程是“茫然”的。杨绛说:“我茫然全不记得‘订’是怎么‘订’的,只知道从此我是存默的‘未婚妻’了。”她喜欢管钱钟书叫“存默”,这是他的号,没有过多亲昵的言语,只“存默”两个字,便把对方叫进了心里。
在订婚宴上,钱老先生与自己未来的儿媳才第一次见面,但是在杨绛与钱钟书的通信中,钱老先生已悄悄“参与”了许多次。在钱钟书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钱老先生常常拆阅杨绛写给他的信件,用钱老先生的话说,杨绛在心中说的话“实获我心”,夸赞杨绛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提起笔来,郑重其事地给杨绛回信,在信中把钱钟书托付给杨绛。从没经历过此等事情的杨绛,又羞又窘,她问钱钟书,这封信应该怎么回,钱钟书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不用回。”
杨绛落落大方的性格,与母亲如出一辙。钱钟书的母亲却不似儿子一样侃侃而谈,反而有些不善言语。这位沉静的母亲,对儿子的情感就如同丝丝细雨,没有波澜,却丝丝入心。订婚宴上,看到神采奕奕的杨父和落落大方的杨母,钱夫人对这门婚事更加满意。虽然订婚宴上,她没有过多的话,但钱钟书告诉杨绛,母亲高兴得晚上回家都睡不着觉。
订了婚的人,仿佛一夜间成熟了。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进程,当成熟来敲门,人们便开始希望将其不断完善,思想不断升华,渴望生命的超然和人格的安逸。岳父一直担心的“未来”,钱钟书其实早有打算。他希望出国留学,考取中英庚款留英奖学金。只是,考试之前,必须有两年的社会服务经验,因此,1933年秋,钱钟书赶赴上海光华大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英语讲师生涯。而订婚后的杨绛,也即将奔赴清华,开启自己的研究生之旅。在订婚典礼上,钱老先生把钱穆介绍给杨绛认识,钱穆在燕京大学任教,正好也即将回到北京,钱老先生请钱穆与杨绛同行,希望他一路上能多多照顾自己的未来儿媳。
动身那天,杨绛和钱穆约定在车站相会,便从此开始了一同北上的行程。那时,从苏州到北平,要三十七八个小时的时间,中途在南京还要换乘一次渡轮。钱穆先生和杨绛一同在车站等待渡江的时候,搬运工们就把旅客大大小小的行李搬运过去。看着杨绛的行李,钱穆先生忽然说了一句:“我看你是个有决断的人。”一句话说得杨绛吃惊不小,她惊讶地问钱穆:“何以见得?”钱穆说,是因为看到她的行李很简单,由此分析她是个有决断的人。也许,一句“有决断”,本意并不是因为行李简单,单从杨绛对婚姻的抉择,便能看出她是个善于为自己做选择的人。选择了钱钟书,便从此选择了对的一生。
当时的杨绛只在心里偷偷地想:“哪是有决断,只是老练了些。”以前去北京,也是大包小包地带了许多用不上的东西,这一次,只是有了些经验而已。
火车上的食物油腻生硬,杨绛吃不习惯,只吃随身携带的饼干和水果充饥。她邀请钱穆先生一起吃,可是钱穆先生却很客气,总是躲在一边,只吃一些麻片糕之类的点心,每到一站,火车停车,他就会到站台上喝碗油豆腐粉汤,对钱穆先生的这种勤俭的品德,杨绛非常敬重。人与人的相处中,陌生感就像隔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层薄纱,也许某个机缘,薄纱就会被揭开,人们也就熟悉了彼此。杨绛与钱穆一同北上时,两个人并不熟悉,似乎也没什么话可说。当火车路过蚌埠,看到车窗外荒凉的场景,杨绛不由得感叹:“这段路乏味极了。”钱穆先生却告诉她,这里曾经是古战场。说着,便朝着窗外边指点边“教学”,哪里适合安营,哪里适合冲杀,一一为杨绛进行讲解。
有了如此生动的讲述,仿佛眼前荒凉的景象也生动了起来,连小土包都仿佛有了生命。想起了《吊古战场》,杨绛竟然还生出了一丝吊古之情。随着行程过半,钱穆先生也愈发健谈起来,从临城大劫案,一直讲到抱犊山。等火车进入北平时,杨绛对钱穆先生已经丝毫不感陌生了。下车之后,杨绛与钱穆先生便各自奔赴自己的目的地。君子之交淡如水,越是淡淡的交往,便越能维系永久的友情。只是,杨绛与钱穆的这一次分别,竟然是一生的分别。从火车站告别以后,两个人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此后,每当杨绛坐火车往返于这条线路,看到“古战场”的景致时,便会想起这位博学多才的钱先生。
对于重返大学的人而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透着诗意。在淡雅的书香中,学识与修养交织而成的藤蔓,总要幻化出一些浪漫的枝叶,这种情怀之下,哪怕一纸墨渍都能美好成一片花丛。
杨绛喜欢接近自然。从与钱钟书相识的那一刻开始,好运似乎始终对这个淡雅的女孩保持着眷顾。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之后,杨绛正赶上学校新盖了女生宿舍楼——静斋,一人一间宿舍,算是对研究生的“优待”。杨绛挑选了三楼的一间小屋,朝向并不是很好,但是杨绛喜欢凭窗眺望时的景致,层峦叠嶂的树木,变幻无穷的山村朝晖暮霭,常让杨绛为自己的选择得意不已。
北平呼啸的北风,总是像闹钟一样,准时提醒人们冬季的到来。还没有得意多久的杨绛,马上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懊悔不已。她自己选择的那间“梦幻小屋”,到了冬天,在北风的裹挟下,透过窗缝卷入漫天尘土,连桌椅和床铺都被尘土覆盖了。江南水乡长大的孩子哪见过这等阵势,惊吓不已的杨绛赶紧住进了同学的房间。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两种单纯而热烈的情感,充斥着人的一生。如果两者可以兼得,那么年华就没有虚度。爱情上已然安稳的杨绛,在清华大学里,一头扎进了学问的海洋。翟孟生的《欧洲文学史》、梁宗岱的《法国文学》、吴宓的《中西诗比较》、吴可读的《英国小说》、朱自清的《散文》,被杨绛一口气全部列入了课程表内,如此认真的原因只有一个,她的大学专业是政治,法语只是自学而成,与其他同学的外国文学基础相比,自己显得不够自信。
订婚之后的钱钟书和杨绛,对未来的打算显得更为真切,在不同的轨道上的两个人,始终用平行的步调共同前行。来到上海的钱钟书,也在一片关注的目光中,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能够聘请到钱钟书这样一位清华毕业的高才生,对光华大学这所私立学校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荣幸。刚一入职,钱钟书就破例获得了别人需要努力最少两年才能获得的讲师职位,在外文系讲授西洋文学和文学批评两门课程。
父亲的光环,并没有掩盖住钱钟书的光彩。学生们喜欢他,因为他备课认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老师们敬佩他,因为他学识渊博,口才一流。光华大学里的钱钟书,就像学校的名字一样,绽放着月亮般的光华,不似太阳般咄咄逼人,却流光溢彩、梦幻迷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安利郭志宏赵博宇|FC伉俪专栏

新媒体新安利老师V18719280813,安利郭志宏赵博宇老师伉俪,原职业私企老板,一说创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行”,还会举出各种“不利”条件,诸如不善言...

by:安利互联网模式

安利卢宪新·卜范芝FC伉俪专栏

新安利新媒体老师V18719280813,安利卜范芝·卢宪新FC,前职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多年前,卢宪新在海南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担任第一副总经理,而卜范芝则...

by:安利互联网模式

藤缠树|来福(壮美文学伉俪)

一对夫妻钟爱文学,一对夫妻与共,相濡以沫。三十五年多来,相知相扶。尤其2012年丈夫重病卧床以来,妻子床前服侍,不离左右,屡经生死,绝不放弃。二十二次入院,七次...

by:美昭君

商业联盟|郑皓天&罗文斌伉俪

郑皓天:心中有梦,就让它梦想成真!~~I87~!928~08!3~~~~与坚持梦想者同行!!!

by:新安利互联网导师团队

第二章正道

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中华民族的道德史中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人要成大事,就必须讲求方正,即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

by:妙巴

一对哥哥和妹妹

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成了亲兄妹,一个内向不愿开口是哥哥,叫赵睿翼,另个外向什么都愿意往外说是妹妹,叫赵睿雪,在同一家快递公司上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哥哥赵睿翼被...

by:倍森影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