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今天,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4-01-21 05:02:2015:30 532
所属专辑:ins生活
声音简介

江风阵阵。

一艘挖沙船正在作业。

不远处的江面上,漂浮着一截尼龙绳。

船员们用钩机拉起来一看,断绳下,是一串军人的尸体。

他们曾在上游结成“人墙”抗洪,被冲走后,就这么漂了几十上百公里,直到被负责清理河道泥沙的船员寻见。

这是发生在98年特大洪灾过后的一幕。

在那场和平年代的特殊「战役」中,我国共有144位将军披挂上阵,先后调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66个师30余万兵力,仅是建军节当天,就有19位军人在此次战役中壮烈牺牲。

翻开历史课本上的一页,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

1998年9月3日,总书记宣布,全国抗洪抢险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今天,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我们对决「98年特大洪水」取得胜利的时刻。

转眼,整整24年过去。

也许,你经历过那场浩劫,又或者,你只是听说过,但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就会知晓,这载入史册的一句“胜利”背后,究竟蕴藏着我们中国人怎样的感动与力量。

1998年。

前一年,有香港回归和三峡截流,后一年,有澳门回归和跨世纪。

因此,白岩松和他的同事当时判断:

九八年,应无大事。

异兆,开始频繁显现。

农历五月的洞庭湖畔,降雨反常。

有民谣从当地传出:“五月十三落了雨,湖里没了洗脚水”。

在老人们看来,这是大旱之兆。

然而,等到六月中旬,一道骇人闪电划破长空,天幕被悍然撕裂。

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暴雨如注,一些极端地区的降水量甚至超过900mm,是往年平均降水量的5倍以上。

洞庭湖、鄱阳湖等大型湖泊,失去了对江水的调蓄能力,在平静水面下,反而正以3200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倒灌长江。

洪峰,开始在长江迭起。

与此同时,受“厄尔尼诺现象”副作用影响,东北的松花江、嫩江,华南的珠江、闽江等流域,水位开始暴涨,几近泛滥,形成南北夹攻之势。

有人开货车跑运输遭遇洪水爆发,连踩油门数十公里不敢松脚,直怕这一松,命就没了。

6月24日,江西黎川县的村支书回忆说:

“夜里醒来,发现背上有水,穿衣服要逃时,水还在膝盖处,等穿好衣服,水就淹到了胸口。”

当日,村民们划着木盆出逃。

中央察觉到了大水患的危险,国务院向沿江七省下达了“防汛紧急通知”,至此,1998年抗洪救灾的序幕,被全面拉开。

广州和南京军区火速派出部队,奔赴长江沿岸抗洪抢险。

7月2日,长江的第一次洪峰冲向湖北监利县。

那里曾在1954年决堤,奉命钉守此处的,是承继抗美援朝传统的“上甘岭特功八连”。

洪峰到来前夜,巨浪滔天,江面早已高过堤坝,战士们寸步不退,在堤上爬出深槽,用编织袋抢筑出子堤阻拦,一夜恶战过后,全连人仅剩下两双军鞋。

而洪灾,却愈演愈烈。

8月1日,洪水强袭武汉上游的簰洲湾。

巍巍40公里的簰洲大堤,以一个巨大的弧形,逼着长江拐成弯道,在洪水期可削减武汉洪峰。

也正因此,民间一直都有“簰洲水弯一弯,武汉水降三尺三”的说法。

然而,当晚20点10分,簰洲湾突然溃堤。

洪水一夜流满堤垸,1.2万名群众被困,我军负责抢险的400余名官兵全都在溃口处落水,大水裹挟着木材与杂物横冲直撞,幸存者只能爬到屋顶或树上。

霎时,呼救声、哭喊声,与洪浪声参杂在一起,在夜色中起伏不断。

午夜零点20分,陆军航空兵紧急出动直升机,分三批九架次飞上夜空,投下三万件救生衣,随后,水面救援主力部队广州军区、湖北省军区某舟桥旅,携68艘最新型野战冲锋舟全部赶到。

营救过程中,湖北省消防总队王明华突然发现:

在冲锋舟左后方大概七八十米的树上,好像吊着一个什么东西。

将船靠拢后,战士们才发现,在树上趴着的,是一个光溜溜的小女孩。

一夜之间,她就失去了5位亲人,奶奶也在把她举到白杨树高处后,被洪流冲走,听话的小女孩死死抱住那棵树干,在水里泡了8个小时,直到冲锋舟破浪而来。

那一年,树杈上6岁的小江珊,成为国人的共同记忆。

这是中国自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灾情殃及29个省级行政区,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农田受灾面积达到3.18亿亩。

为铭记九·一八事变,田汉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写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67年后,无数百姓、整个民族再一次经受着最为严峻的考验。

8月7日,当晚九点,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紧急召开,中央军委主席要求:

人民解放军要全力投入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一声令下,110多名将军分赴各地一线指挥,广州、南京、沈阳、济南、北京军区,和空军、海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及四总部直属单位,紧急调动近30万增援部队开赴灾区。

在洪灾沿岸的车站,军列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

单是京广线上,平均每隔半小时就发出一趟军列,创造了建国以来军列运兵之最。

要知道,上一次我军在长江沿线如此大规模用兵,还是在渡江战役。

当时,所有上前线的战士都需签下“生死状”。

无人知晓,这一去,是否血肉就会变成一座堤。

1998年8月7号下午1时, 另一处九江大堤突然溃口决堤。

洪水如一头凶猛巨兽袭来,下午3时12分,大水涌进市区,满街都是人,市民被迫向更高处转移,局面一时难以控制。

次日,时任总理的朱镕基赶到九江决堤现场,站在滔滔黄浪的堤口,他举着喇叭怒吼:

“这是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

南京军区副司令董万瑞临危受命,带领3万多解放军战士奔赴九江抗洪。

按照常理,要想重新构筑大堤,堵住长江水,需要动用重型机械设备进行土木作业,但洪水不通人情,更不会给解放军丝毫等待设备驰援的时间。

别无他法,战士们只能拼了命地扛起装满土石的麻袋,一次又一次,砸入溃口。

可此时溃口已有50米宽,沙袋刚扔进去就被湍急的水流卷走了。

于是,战士们找来一辆辆卡车,前赴后继地开着车奔向溃口,临了再跳车,但卡车还是没法彻底堵住洪水,最后南京军区征调了长江上的货船,把船在决口处凿沉,终于,见效了。

虽然沉船堵住了决口,但也只是暂时延缓了洪水冲击的速度,在溃口、大堤内侧的地面上,还有无数管涌,这些缺口不堵上,九江仍将危在旦夕。

战士们顾不得多想,就跳进了依旧汹涌的洪流中,他们手挽着手,互相搀扶着站立在洪水中,为身后搬运沙袋的战友们挡住水流的冲击。

本是肉体凡胎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

四十多年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美国人打心理战,给志愿军发过一张宣传画,上面写着:

“拿人的身躯,能把河流阻塞吗?”

这天,我们的战士又一次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真的可以。

九江转危为安后,有记者采访董万瑞将军时,问到:

“您两天两夜都没睡觉了?”

老将军听到后很诧异:

“我们的兵都不睡,我们睡什么?”

说到这,董将军的声音突然哽咽了,他轻轻挥动着手臂:

“我们的战士非常好、非常可爱...没见过这样的战士,九十年代的兵,能打仗能吃苦!”

一如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九江察看灾情时说的那样: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

1998年8月14日,长江抗洪抢险来到决战的关键时刻。

总书记江泽民紧急奔赴荆州,站在长江险段的江堤上,他一句一顿、声嘶力竭,一连喊出五个“坚”字:

“我们要坚决地坚持到底!坚持战!坚持再坚持!”

在重复的字词中,是举国上下势要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决绝信心。

两天后,长江的第六次洪峰,向湖北荆江河段发起强袭,一个让人更加绝望的消息传来:

荆江大堤,告急。

古话讲: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不比九江溃堤,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是千万人的“生命之堤”,亦是江汉平原的唯一屏障。

这里一旦失守,洪水就会直扑武汉三镇。

大堤垮如命塌。

8月5日,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收到一纸湖北省委发来的汛情报告,一个异常棘手的“电车难题”摆在了国家面前:

是否分洪?

分洪,意味着921平方公里大地将陷入汪洋,33.5万人要转移,造成150亿元的经济损失;

不分洪,一旦决口,整个江汉平原、武汉三镇被淹,损失将是另一个量级。

空降沙市前,江泽民、朱镕基交代时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的温家宝:

分洪的批准权限在中央,是否分洪必须经中央讨论决定。

而这一决策,落在了温家宝身上。

当时,省里提出分洪,决策需要满足3个条件:

一是要长江沙市超分洪水位45米;

二是要水位仍在上涨;

三是要长江上游、四川东部、清江流域继续下雨,发生大洪水。

以上三种情况出现,他则向中央汇报,经过中央批准,下达分洪命令。(国务院1985年6月25日下发的国发79 号文件称:当水位达到44.67米(争取45米),预报将继续上涨时,即开荆江分洪区北闸,进行分洪...)

8月16日当晚22点30分,原定分洪预案的爆破时刻到来,信号枪却迟迟未响。

眼看着水位不断上升,分不分洪的决定已然刻不容缓。

千钧一发之际,温家宝找来专家组会商,水利专家们科学分析后认为:

分洪作用不大,因为这次洪水的特点是“短快”,洪峰较快较短,如挺过洪水最高点,湖北就能安然无恙。

于是,顶着巨大压力,温家宝做出最终决定:

死守大堤。

之后,他说了一句话:

“如果荆江决堤,我就跳下去。”

当晚,中央军委主席下令,要求沿线部队全部上堤,迎接决战。

两万多人的预备队紧急驰援,排查、加固险点1900多处,战士们的口号声震耳欲聋:

“人在,堤在。”

而堤亡,则人亡。

那一晚,江堤两岸的上万只火把,烧穿了黑夜。

17日上午,沙市水位已到达历史最高,并以每小时2厘米的速度上涨。

等到九点,洪峰来到45.22米,已经比「分洪警戒线」高出了0.22米。

滔天巨浪像是随时都要把堤坝撕个粉碎,可江堤上的每个人都只能苦苦咬牙坚持。

水位,还会再涨吗?

45.22、45.22、45.22......45.17。

洪水,退了。

33.5万人的家,守住了。

9月2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开始全线回落。

9月3日,总书记宣布,全国抗洪抢险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9月28日,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江泽民这样形容当时抗洪的人民群众和武警官兵:

儿子牺牲了,父亲冲上来;

丈夫殉职了,妻子顶上去。

字词间,满是悲壮,却无比真实。

而一种新的民族精神,也在大会上被提炼出来,它就是:

“九八抗洪精神”。

这24个字,从来都不是历史课本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它是战士们在前线,一船200吨的石料,8分钟就能运完;

它是有的兵能扛一百多斤的麻袋,却在吃饭时拿不动一根筷子;

它是有的战士带头跳江,刚一下去,保护绳被冲断,人就没了,可其他的战友仍循着他的步伐,一个,又一个,跃入洪流。

它亦是受灾民众张罗着来给战士们包饺子吃;

它亦是抗洪成功后中学生在火车站欢送战士时流下的泪水;

它亦是站在江堤两岸的老百姓竭力哭喊着“别跳了,房子和地我们不要了”...

回到24年后的今天,在中国人骨血里流淌的“九八抗洪精神”,也有了新的诠释。

四川遭遇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无数国人在微博上响应号召,把空调温度调到26度以上;

重庆山火救援行动中,摩托大军、徒步大军,在夜幕中构筑起一道闪动的“防火长城”;

深圳疫情又起,6个区封闭式管理,全民配合24小时核酸检测...

一如B站up主@大象放映室在回顾这场大洪水时所说:

这一路,天灾无法断绝,但人间的某些东西,总会代代相传。

著名翻译家辜鸿铭曾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写到:

在中国还有一笔极其宝贵的,迄今未被世界认知的文明财富。

它并非贸易和铁路,也不是金、银、铁、煤等矿产资源,而是中国人。

是的,也许在中国,没有人是超级英雄,但每个中国人,都是英雄。

点个“在看”,给最可亲可爱又可敬的中国人。

参考资料:

纪录片:《决战三江》

B站up主@大象放映室:1998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激荡四十年·1998】

B站up主@乌鸦校尉:洪水来袭!33万人家园即将沉没,英雄挺身而出!

摩登中产:惊涛一九九八

这是「ins生活」

时代显微镜的第4期

我们相信

这个时代总有一些需要被记住的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今天TODAY

今天很短,但今天很重要,漂亮的今天,不仅可以把昨天的辉煌变成明天的辉煌,更可以把昨天的失败变成明天的成功。因此,身处今天,不要总是怀念,总是感叹,总是埋怨……我...

by:云朵朵讲故事

赢在今天

N21系统领导力周末聚会时间是一年三次在全国各地,会议为非赢利性质,不公开售票,如果你对N21系统的领导力周末聚会有兴趣,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QQ:5823...

by:智慧加独特视角

《今天》

每天一个奇迹般的故事,洞察世界,改变人生

by:冉_8v

赢在今天

感谢张财俊老师

by:耶格云学堂

赢在今天

安利耶格系统始祖(英特莱德公司:世界三大非学历成人教育之一),培养百万富翁的摇篮,主要教会人们在新世纪如何正确思考,同时帮助一些人制定2-5年的创业规划,并帮助...

by:安利耶格商学院

赢在今天

12个每日实践确保你明天的成功。

by:张浩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