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九讲 人中之豪杰

2022-09-12 19:11:0118:26 160
声音简介
上一节我们讲到人中之俊,这一段开始讲人中之豪,俊形容的是很高大,人中之俊是心怀大志之人,是可以利大众的。人中之豪,豪仅次于俊杰,我们经常用到两个词,一个叫做俊杰,一个叫豪杰,人中之俊,人中之豪都是杰出的人士,都包含着杰,俊杰是更大的才,是可以利益更多人的,是可以胸怀大志的。豪杰是仗义豪爽的,是愿意帮助很多人的。


通常在一个团队当中,人中之俊可能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人中之豪就是团队的中高层,这个人是可以辅助俊杰去做很多事情的。

我们读历史,做帝王的人,通常是俊才,他下面总会有一些元帅,这种都是人中之豪。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识人,人中之豪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样子的?能做人中之豪的人,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优秀。


行足以为仪表,首先看仪表两个字,我们经常提到仪表盘,仪表盘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一种标准,一种规则,所以说人中之豪,首先他的行为是可以成为一种标准,成为一种表率的。只有这样的人,我们才能称为是豪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己本身就是有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准则,可以成为别人的表率,让他人来效仿。


比如,一个豪杰之人,他首先是仗义的,是正义的,是忠义的,也是讲诚信的,信守诺言的,这些身上的种种行为,都是一种正义的标准,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表率,可以让别人去效仿和学习的。


智足以决嫌疑。同时是有智慧的,以决嫌疑。第一层,他有足够的智慧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第二层,决代表着决别,决别嫌疑什么意思?当有一定的智慧以后,是不太出现各种问题的,所以叫决嫌疑。我们经常讲到智者不惑,当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让自己疑惑和困惑的问题特别少。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越是有智慧的人,即使出现了什么问题,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化解掉,可是当没有足够的智慧的时候,每天看到的都是问题,都是障碍,都是嫌疑。

信可以使守约,行为可以成为一种表率,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同时又是有诚信的,他起到的是上传和下达的作用。守约,守的是和上位的人,所信守的约定。比如,我们决定同意和处上位的人做了一件事情,是我们自己同意并且认可的,这个时候是信守诺言的,信守约定会照着去做的,不会表面应承。

我们答应了一件事情,但是私下并没有去做,这就是不守约的行为。我们对下位的人也是要守约的,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仗义豪爽的人都是这样的特质,如果不讲诚信的人,我们不能称之为是豪杰,因为自己讲的话不算数,别人是不会认可这样的人,他起不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去观察,在任何一个朝代,或在我们一个团队当中,很多处下位的人,往往看不到最上面的俊杰之才,因为看不懂。但是他们第一眼能看到的是那些豪杰之士,这些人是一个团队稳定的基石,能看到人中之豪每天做事情的行为,他们的智慧和诚信,所以做一个豪杰,讲信用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讲信用,不守约定,处下位的人不服气,处上位的人不认可。


廉可以使分财,廉洁就是不贪,只有不贪的人,才能恪守中正,中正才能廉洁。如果这个人是贪婪的,他就会贪上位所给予的东西,不给下位的人分,他会给拦截了。

我们去看一个人是不是豪杰,还得看他是不是有贪欲的,通常我们看电视也好,在生活当中也好,我们能称为是豪杰或者很豪爽的人,通常都是仗义疏财的,他都是愿意把财分给他人的,所以我们才能称他是豪杰,或者说这个人很有豪情,特别仗义,这样的人也是能服众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豪杰的特质,首先他的行为是可以成为表率的,也就是说这个人要懂得修身,只有我们自己修身,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别人的表率,才能成为一种标准,自己修身以后,还要有智慧,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才能独挡一面。

如果我们在做事情当中,不能独挡一面,什么事情都要去请教,或者去询问处在上位的人,我们这个位置则不能服众,也不能获得居上位人的认可。

所以说智慧很重要,在我们不断修身的过程当中,自然就会有智慧,当一个人懂得修身为本,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智慧是随之而来的,所以我们要有智慧解决各种问题,决别各种嫌疑。


信可以使守约,讲信誉的人上传下达,无论是和谁的约定,都能去践行,同时又具备公正廉洁。当我们不贪的时候,才能得人心,可以使分财,可以使上传下达,可以成为团队当中运行的一块基石,一个顶梁柱,这是豪杰之人的特点。


《素书》告诉我们的是外用的方法,首先我们要识人,知道什么样的人属于豪杰,豪杰是什么样的特性,我们自己如果是处在中层的人,就要努力地去做一个豪杰之士。


同时我们要懂得用人,如果我们有更高的智慧,是人中之俊,我们就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人,我们只有懂得以修身为本,知道如何做人,我们才能去识人,知道识人,我们才知道如何去用人。接下来讲人中之杰,俊杰和豪杰,这两种特质的人,已经包含了杰,杰出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最基本要做到恪尽职守,秉持正义。


守职而不废,恪守自己的本位,恪尽职守而不废,废的另一面就是能立得住,能拿得起来。守职而不废,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是可以恪尽职守的,而不会让事情荒废掉,我们所经手的事情,所恪守的位置都能立得住。


处义而不回。什么叫不回?就是不改初衷。什么叫义?这种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称为义,遇到困难是不会退缩的。守职而不废,这句话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做到的。不废意味着,这件事情我们要立得住,并且做得好。处义而不回,告诉我们要想一件事情立得住,一定是有担当和奉献的精神,不改初衷,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比如,我们做销售的,本职工作就是把销售做好;我们做财务的本职工作,就是把所有的账目捋顺清晰;如果我们是做后勤的,就要保障企业运营的所需;如果我们是做医生的,就要去救死扶伤;如果我们是做老师的,就要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只有我们有了这种担当和奉献的精神,才可能把本职工作做好,所以要处义而不回,处在这种有担当和奉献精神的思维和行为当中,不改初衷。


《中庸》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也是同理,君子是要做好自己本位的事情,本位的工作,不愿乎其外,我们会去思考和自己本职工作没有关系的事情,全心全意地担当和奉献,才能做到恪尽职守,其实能做到这样,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杰出人才了。


见嫌而不苟免,见嫌,只要是我们做事情,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嫌疑和误解。不苟免,就是不轻易放弃,当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停地担当和奉献的时候,一定会遭到他人的嫌疑、误解、毁谤。


圣贤之人亦是如此,何况我们呢!自古以来的圣贤,包括孔夫子是一样的,他这一生也是不停地遭到别人的误解和嫌疑,甚至他的弟子也怀疑过孔子,曾经也精神动摇过,信仰动摇过。


孔夫子在卫国的时候去见南子,子路非常地不理解,质问他的老师,为什么要去见南子?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当时的一个美人。所以我们要想做一个恪尽职守的杰出人士,无论遇到任何的嫌疑和误解,都不改初衷,更不会轻言放弃。


见利而不苟得,看到利益不会不加思索,千方百计地想得到。不苟得,不会轻易取得。我们看到了一个利益,一般不懂得修身的人,一定是不加思索地据为己有,千方百计地据为己有。可是作为一个杰出的人,不是这样的,见到利益,不会轻易地取得,要看是不是我应该得到的,如果不是我该得的,一点都不要。所以我们讲恪尽职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


需要我们以修身为本,需要我们懂得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用道、德、仁、义、礼,不断地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不起贪念,才能恪尽职守,成为一个人中之杰。


《素书》正道篇,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识人,如何用人,首先我们自己修习,去做人中之俊,人中之豪,最基本也要做人中之杰,只有我们自己是一个杰出的人,这个时候才懂得识人。


比如,我们自己是杰出的人,我们要识得谁是豪杰,谁是俊杰,我们追随着豪杰和俊杰去做事情。 如果我们自己是豪杰,我们要追随着俊杰去做事情,我们要识得杰出的人来跟我们一起做事情。


如果我们自己是人中之俊,我们也要懂得识人,看看哪些是豪杰,哪一些是杰出的人士,我们只有吸引这样的人士到我们身边来,才能共同地把事情做大,才能共同地去持守正义,我们做的事情是合德的,合道的,大家是上好仁,下好义,又懂得用礼的,这个时候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可以功成了。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之人,最低的起点,也要去做一个杰出之士,去恪尽职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做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皓轩讲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

by:皓轩哥是也

贤讲透素书智囊

为什么樊哙不能,而张良能劝阻刘邦?为什么孔子表扬受人牛的子路,而批评子贡?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当初那个少年,后来怎样?历史上的智囊故事,就像一个个沙盘公案,仔细琢...

by:臧贤凯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

by:爱读古文的龙

素书

内容简介《素书(典藏版)》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内...

by:渔樵夜读

素书

《素书》课程由知名学者、京麓书院国学讲师韩明君老师主讲。《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以道理为宗旨,同...

by:京麓书院

素书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

by:善美如月兮

素书

张良凭此1360字成为帝王师!阅读国学经典、学习古圣先贤智慧、对照自省!

by:叶陈俊

素书

素,质朴之意。素书,传达质朴道理的书。完整的表达了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四大体系,博大精深!

by:花果山上的树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

by:哈飞姐姐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