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宋代是最适合穿越的时代(上)

大家好,我叫斜斜,斜杠儿的斜。这张专辑的名儿叫斜斜的精神私货,在这里,会包含我结合过去的奇葩经历,和大家分享我独立思考后的一些看法,关于艺术,文化,人文社会,我们一起谈天说地。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宋代为何是最适合穿越的时代?


如果让你穿越到古代,你最愿穿越到哪个时代?作为室内设计师,每个酒店项目的前期我都免不了要进行一番的历史文化的查阅,这其中,尤其属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而深入查阅资料的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时空穿越之旅。至此,宋代/是最为接近中国人生活的/柏拉图式现实社会,不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市镇的百姓,都极富有想象空间。

试想,自唐朝五代十国这一番/战乱以后,宋代成 为了/空前繁盛的幸福之地,经济发达,富得流油,是老百姓幸福感最高/的朝代。虽说到最后/还有靖康之变/带来的屈辱,可宋朝这三百年有余的历史中,曾出现了诸多的民间繁 盛,让人感叹一千年前的宋朝社会,居然/与当下的生活形式/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因为士大夫阶层的逐渐成长,社会文化风气/走入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城市格局/与市民阶层/都大幅兴起,文学重心下移,形成四般闲事,分别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也被称为传统文化中的/四雅。同时,告别唐朝时期审美的/重彩繁缛,化繁为简,形成宋代的/极简美学。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上到贵族,下到百姓,在生活情趣上,都有着形成风潮的格调追求。有了这样的文化基调,也出现了大量的诗人和词人,留下诸多的经典诗篇。另外,宋朝的哥窑,汝窑,钧窑,官窑,定窑,出品瓷器的用色几乎是美到了极致,拿天青色来说,就已/远比现如今极其流行的莫兰迪色系要高级。最近也常有/以宋代美学为基础/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去年春晚一出境便火爆一时的舞蹈——只此青绿,以《千里江山图》为题材,《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的王希孟/在18岁时所创作的画作。年仅18,却能创作出如此流传千古的经典画作,不得不让人好奇,倘若穿越至宋代,将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民间景象?

有很多史学家和文人都在说,宋代是最适合穿越的时代。

在宋朝,有高端酒楼,比星巴克还高级的茶坊,也有外卖小哥...宋朝最直观的生活场景/就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一位叫/张择端/的画师,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叫作孟元老的文人,留下了一册《东京梦华录》。

说要领略宋朝的繁盛,不妨先到城市中的瓦舍勾栏去看一看 。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燕青/带着李逵潜入东京城/观赏元宵花灯,就是先到瓦舍/看热闹的。“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听的勾栏内锣响,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从里,听的上面说平话。”

宋代的瓦舍,又称瓦子,瓦市,瓦肆,是宋代城市的娱乐中心。

瓦舍之内,设立勾栏,乐棚,勾栏中日夜表演杂剧及讲史,傀儡戏,影戏,杂技等节目,当时名动一时的娱乐明星如丁仙现,王团子,张七圣等,也会到瓦舍演出。当时规模最大的瓦舍,内设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而最大的勾栏“象棚”居然可容数千人,今日城市的剧场,体育馆,容量也不过于此吧?

其他城市当然也设有勾舍瓦栏,如周密的《武林旧事》记录了南宋临安/有瓦舍二十三座。甚至小县城,小市镇也有勾栏。

勾栏是面向市民的商业演出场所,因此勾栏的表演通常都是收费的。收费有两种方式,一是收门票,先购票再进入勾栏观看节目;另一种收费方式是,免费入场,但在表演之前会有专人向现场观众讨赏钱。

为了招揽观众,勾栏还会张挂“招子”,写明演员名字与献演节目,这跟今日剧院贴海报做广告没有什么区别,现在处处充斥的营销方式,那个时候也就都已经有了。

当然,在瓦舍勾栏之外,也是可以看到娱乐表演。宋朝有一类民间艺人,叫作“路岐人”,主要就在闹市,路边表演节目。宋朝的城市也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靠商业性演出为生的艺人群体,被宋人称为“赶趁人”,他们在城市各个热闹的地方表演节目。吹弹,舞拍,杂剧,杂扮,变戏法儿,魔术(胜花儿),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弄水,杂技(蹋混木,拨盆),杂艺,散耍,讴唱,息器(乐器表演),教水族飞禽,水傀儡,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总谓之“赶趁人”。

中国传统社会的市民文化,是到了宋代才蓬勃发展起来,是从宋朝的瓦舍勾栏与市井间生长出来的。

酒楼,在《清明上河图》中,酒楼和酒旗随时可见,画面最气派的要算城内的“孙羊正店”,仅彩楼欢门——宋代的酒楼为招揽客人,通常用竹竿在店门口搭建门楼,围以彩帛,这叫作彩楼欢门——就有三层楼高。

《东京梦华录》说“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

在宋代,所谓“正店”是指有酿酒权的豪华大酒楼;“脚店”则是一般酒楼,无酿酒权,用酒必须从正店批发。宋人对酒的消费量也是惊人的。宋人爱酒,称酒为“天之美禄”,连女子也喜欢小饮几杯。每一年,京城酒店用于酿酒的糯米就要消耗掉30万左右。其中白矾楼,又称“樊楼”,是东京最有名气的正店。当时的杭州还有一座非常豪华的大酒楼,太和楼,这太和楼中,竟有三百个包厢,每日可接待VIP客人三千名,酒楼雇佣了很多漂亮的歌妓待客,当垆卖酒的大堂经里就是一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美艳歌妓,叫“苏小”。

这些大都市的酒楼,24小时营业,不仅可以喝酒,还有歌妓陪酒,倒像足了现在的三陪小姐。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歌妓,通常只是卖唱陪酒,并不卖身。高级的酒楼,都使用珍贵的银器。宋朝的京城人十分讲究排场,请客喝酒习惯用银器,可见其奢侈的程度了。

另外一个热闹的地儿是茶坊,今天的小资们以喝咖啡为生活时尚,仿佛手上没有一杯星巴克,就不算了解现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对于茶的喜爱,就像极了现代人之于星巴克。大约从宋代开始,茶就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人的饮茶法,跟今人以开水冲泡茶叶的喝法不同,是将茶叶研成末,再以开水冲泡。这叫作“点茶”。相传日本的抹茶,就是从宋朝点茶“山寨”过去的。

宋人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

因为对饮茶的热爱,宋人形成一套十分讲究的茶艺,叫作“分茶”,是一种将“点茶”点出了新花样的高超技艺。高明的分茶技术,能够利用茶末与开水的反应,在茶碗中冲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这像极了现代咖啡店的花样:利用咖啡和牛奶的颜色搭配,调配出有趣的图案。据说,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就是一位茶艺高人,擅长“活火分茶”。

宋朝也流行斗茶,几个热爱茶道的朋友,聚在一起,分别煮水分茶,看谁的茶叶,茶水出众,茶艺高超。

不仅是士大夫中盛行斗茶之风,平民也喜爱斗茶。

《东京梦华录》中说,汴京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南宋也一样,处处有茶坊。茶坊的名字起的也都很吸引眼球,有广告效应。茶坊构成宋代城市社会的公共空间,而不仅仅是单纯饮茶的私人场所。清雅的茶坊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高端的茶坊可供“富贵子弟,诸司下直等人聚会,学习乐器,上教曲赚。而大众茶坊则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的场所。

还有,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花茶坊”的。这当然是“非君子驻足之地也”。

高档的茶坊布置得非常雅致,为显示清雅,喜爱挂名家的书画于店中。

其中,也不乏一些茶坊搞特色经验,用歌妓来招揽客人。显然,高端茶坊卖得并不是茶汤,而是格调,是生活方式,是身份识别标准。

饭店,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得店铺有四五十栋,也差不多接近半数。

南宋笔记《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粱录》也收录了一大堆临安的饮食店与美食名单。说“每日交五更”,东京的酒店多点灯烛/沽卖(宵夜),每份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朱雀门外的州桥夜市,那些卖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猪脏之类的饮食店,每天都营业到很晚,“直至三更”才打烊。宋代饭店层次很多样,既有 满足城市下层群体口腹之需的大排档,更有高端大 气上档次的豪华饭店,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庑,称呼坐次。

这些饭店以丰盛的菜肴吸引食客,你一进饭店,马上就有人招呼座位,写菜,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很快菜便上齐了。饭店的服务也很周到,将顾客当上帝看待。饭店伙计若是服务不周,被客人投诉,则会受到店老板叱责,或者被扣工资,炒鱿鱼。

因为汴梁餐饮业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史书也描述到: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是的,宋代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这不,《清明上河图》就画了一个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的饭店伙计。

如果你也曾想象过穿越回我国的传统时代,羡慕古人的生活方式,欢迎在下面给我留言进行探讨。

如果你喜欢这个专辑的独特视角和内容,欢迎点击关注,也欢迎同样喜欢独立思考热爱分享的朋友给我私信说说自己关于在古代文化探索中所遭遇的奇葩经历。

Zaki斜斜

仿佛以最真切的体验,去到了宋朝的元宇宙

回复@Zaki斜斜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Monkeyinnn

如果可以,真希望穿越到宋代,一杯茶,一场表演,感受古代的“现代”生活.

Zaki斜斜 回复 @Monkeyinnn

仿佛以最真切的体验,去到了宋朝的元宇宙

当前评论用户

234170

简介:一只从清华美院跑出来的内容创作者和白日梦想家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