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2022-09-22 23:32:1104:07 254
声音简介
自古伤情多离别,黯然销魂唯别离,诗圣的送别诗可有不同的,别有怀抱沉郁处?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弟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朋友啊,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
注释
1老莱衣:此用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老莱子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2叹息人间:感叹人生沧桑。
3万事非:世事多变。
4寻:寻找。
5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因用以称父母。
6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7转:一作“急”。
8白马江:成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9应:一作“还”。
10同:一作“堪”。
摘要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首二句“兵戈”“万事非”即从大处着眼,写时代环境的恶劣。“老莱衣”,引用老莱子彩衣娱双亲的典故,紧密结合韩十四“觐省”回老家看望父母的主题。三、四两句,从大背景聚焦到诗人自己,他已经与弟妹离散多年,无家可寻;韩十四还有父母可探望,但江东一带也受到战乱侵扰,想要找到父母也并非易事,令人担忧,这是对上文“万事非”的展开。五、六两句写离别,宜昌西边的黄牛峡是韩十四省亲的必经之地,“滩声转”是想象,表达了对朋友路途的关心。而友人走后。白马江水寒,水中的树影稀疏,则预见分别后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最后两句是临别寄言:分别之后应当各自努力、相互珍重。“故乡犹恐未同归”耐人寻味故乡同归”说明二人是同乡,“犹恐未同归”,则写出了战乱不息,人事茫茫,未来不可预测,在离愁之余,又增添一分感伤情绪。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自古伤情多离别,黯然销魂不止你。诗圣送别自不同,别有怀抱沉郁处?

猜你喜欢
杜甫传|童书&杜甫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于奇幻仙境中,陆轩,一介凡尘少年,偶得仙缘,却步入荆棘之路。同门嘲讽,欺压不断,唯凭坚不可摧之志,...

by:天喜de电子书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by:Ary远方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y:lie流伶

长沙-杜甫江阁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湖南长沙河东城区西湖桥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1、西湖桥站:1路;123路;406路;旅3路可达,沿湘江风光...

by:恋景旅行APP

杜甫传

改编自一代武侠小说宗师还珠楼主李寿民的绝笔之作。还珠楼主生于二十世纪初,长于民国战乱年代,一生经历与诗圣杜甫多有相似,因而此书也写得情景详实而感人,语言简洁但绚...

by:霜降_FM

杜甫传

诗人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歌反映大唐兴衰,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誉为“诗史”。杜甫也是一个很重视友谊的人许多著...

by:馨韵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