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野老: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2022-09-03 23:48:2906:35 261
声音简介
同是草堂浣花溪,为何狂夫野老称呼异?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我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歪歪斜斜的却自然而然的正好迎着大江。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而那边澄碧的百花潭种渔民们正欢快的下网捕鱼呢,连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我想到那返回故里的路途,然而剑门失守,不尽归路断绝,整个局势都是那样危急,使人忧念日深,可我这浮云般的漂泊之身却滞留蜀中。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的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墙头传来的画角声,凄切悲凉。
注释
1野老:杜甫自称。
2篱前:竹篱前边,有的版本作篱边。浣花溪自西而东流。
3澄潭:指百花潭。
4贾客:商人。
5剑阁:指剑门关,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内。
6琴台:汉司马相如弹琴的地方,在成都浣花溪北。
摘要
《野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
作品赏析
诗的上半部分,写诗人野望之景,传达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
首联,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文笔简单随心,开头“野老”二字,是诗人自称。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一句妙在写得毫不费力。这个柴门好像是随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这里拐了个弯,诗人就迎江安个门,方位不正也无所谓,一切任其自然。
颔联,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笔触悠闲疏淡,诗句好像信手拈来一样。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也许因为江流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
颈联,“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接得极自然。正是这些“贾客船”,扰乱了诗人平静的心境,令诗人想起那漫漫长途。这“长路”首先把诗人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那里有诗人日夜思念的弟妹,诗人常想顺江东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条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的“长路”。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留滞蜀中,首先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其次,这也是诗人对那些把诗人赶出朝廷,剥夺了诗人为国效力的机会的人的愤慨。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全诗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整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当诗的上半部展现出那幅江村图时,诗人似乎是忘情于自然了,到了下半部,才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诗人的闲适放达,是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超脱是平静之下的深沉的无奈和哀痛。
创作背景
《野老》写于(上元元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对生活还是倍感欣慰,但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使他无法宁静,于是写下这首诗。
作品评价
《唐诗品汇》:刘云:句句洗削。
《唐诗归》:钟云:趣事。谭云:妙于穷境。钟云:佳境甚画。
《诗源辨体》:……如“西望瑶池降王母”、“柴门不正逐江开”……等句,皆稚语也。
《杜臆》:柴门面江而开,故渔网商船,时常在目。“长路关心”,言其思乡;“片云何意”,言非恋蜀。东郡未收,归乡无日,故听画角而中哀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江岸纡曲,柴门瞰岸而开,故不审方面之正;渔网下集,贾船晚来,乃江上所有之景。
《唐诗评选》:境遇蕴藉,波势平远。
《唐诗摘钞》:即所见所闻以寓意,捉笔一直写就,诗成乃拈二字为题,此类皆漫兴之作。……细思此一诗非“野老”二字,亦无可为题,此正如画家落款,有一定天然位置,毫发不差,未易为浅人道也。
《茧斋诗谈》:前解切近,后解推开,言天下未平,虽有佳处,不敢宁居,非判然不相照管也。
《唐诗成法》:前景后情。次句写景如画。……全无斧凿痕,已臻自然。
《唐宋诗醇》:黄生曰:前摹晚景,真是诗中有画;后说旅情,几干泪痕湿纸矣。
《唐诗别裁》:前写晚景,后写旅情,不必承接,杜诗中偶有此格。
《读杜心解》:八句中,各次句尤胜。盖出调犹见用意,接手全归自然矣。
《杜诗镜铨》:张云:偶然事,写出便妙。对句活变,喻留蜀非己意也。邵云:非此一结,全首味浅。
《唐七律选》:写景贵如睹,此如睹也。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单笔起,第二承作最老健,复是趣笔。三、四写物色……。“集”则曰“澄潭”,“来”则曰“随返照”,便生色矣!此琢句之法,笔复苍茫。第五忽悲来路,正是关心。第六触目,寓存飘零,不意而出对二句,各各加工烹炼……结又入时事,另意矫拔,弥增郁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郭伟的声播

👏👏👍👍

看云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不能视为未知。不求知,是自己最大的天敌。

看云时

同是大美草堂浣花溪,为何狂夫野老称呼异?野老,何曾甘心老于野?要不,将死且疏狂,谁解其中味?

猜你喜欢
杜甫传|童书&杜甫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于奇幻仙境中,陆轩,一介凡尘少年,偶得仙缘,却步入荆棘之路。同门嘲讽,欺压不断,唯凭坚不可摧之志,...

by:天喜de电子书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by:Ary远方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y:lie流伶

长沙-杜甫江阁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湖南长沙河东城区西湖桥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1、西湖桥站:1路;123路;406路;旅3路可达,沿湘江风光...

by:恋景旅行APP

杜甫传

感受一下唐朝诗人杜甫的一生

by:茗萍

杜甫传

改编自一代武侠小说宗师还珠楼主李寿民的绝笔之作。还珠楼主生于二十世纪初,长于民国战乱年代,一生经历与诗圣杜甫多有相似,因而此书也写得情景详实而感人,语言简洁但绚...

by:霜降_FM

杜甫传

诗人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歌反映大唐兴衰,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誉为“诗史”。杜甫也是一个很重视友谊的人许多著...

by:馨韵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