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被问离职原因,可以说「裁员」吗?

2023-08-27 10:28:5911:30 4582
声音简介

最近和一位 HR 朋友聊天,他提到了一个面试中遇到一个姑娘,原来服务于一家大厂,但是工作没满半年就离开了公司,再来他们公司求职。

HR 在面试结束时,问她:

能说一下你为什么入职很短,就要离开上家公司吗?

女生回答他,因为这份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自然而然,HR 追问了她的职业规划。

这女生也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的。

很遗憾,就此,她丢掉了这个工作机会。


HR对她的回答充满质疑,随即背调了她的上家,了解到这姑娘是被裁员的。


我对朋友说:你不是因为她被裁员所以放弃她的吧?

朋友很坚定的说:不会,我们不会因为她被裁员而放弃她,但是从面试聊下来的感觉是,她依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想怎么走,而且她也似乎没有走出被裁员的心理阴影。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也不是招应届毕业生。没法要求业务团队带着她,帮她理清楚职业规划。」


回到 2022 年的今天,被裁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对部分大厂的从业者来说,前十年风口上的互联网行业,如今不是在「去肥增瘦」,就是在「减员增效」。

但是被裁员后再就业时,当遇到面试官「你为什么离开前东家?」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回答呢?



被裁员,不是原罪

很多打工人,其实在裁员后的再就业时,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因为裁员离开的上家公司。

我能理解。毕竟,裁员不是一段光鲜的经历,没有谁会愿意到处说。

有些面经的答案里,也会指导我们求职者,不要告诉面试官,自己是被裁员的。

但是如果不说裁员离开,那么随之而来,需要解释的另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从前公司裸辞?

这个问题同样不好回答。


放在2016年之前,被裁员,还是挺尴尬的场景,毕竟各家公司都在扩张,都在招人,如果被公司N+1了,有可能真的是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领导在扩张之余不得不做调整。

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先后经历过2018年的互联网金融暴雷,2018-19年的互联网(中小厂)寒冬,再到2021年的互联网教育的消失,最后到2022年的大厂们也扛不住,开始减员增效。

被裁员,其实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勇敢说出自己被裁员,在我看来,并不是原罪——如今的裁员,不再是员工无法适应岗位而N+1,而是企业没有想清楚规划,盲目做大后再恐慌式收缩的裁员。


很多年轻人刚刚毕业几个月,就赶上了裁员大礼包。他们可能连业务都没有研究透,怎么能把裁员的责任推给打工人?


这一点,打工人应该知道,HR 也很清楚。


其实裁员对于HR来说也是非常挣扎的过程,我和裁员的HR聊过,一方面他们很清楚裁完团队之后就一定会轮到自己,另一方面把自己辛苦招进来的人再裁掉,是严重的精神内耗,他们也会试图理解员工,帮助员工再就业。

而在招聘中遇到被裁员的员工,靠谱的HR不会歧视这些求职者,相反会理解他们的处境。


所以,到了今天,大大方方说一句,我是被公司裁员的。并不算是错误的回答。

相反,伪装自己不是被裁员,也很容易被发现。

如今知乎、脉脉、微博热搜都有太多信息来源,如果行业不大,HR之间也能互通有无,明明各种迹象都明确说明自己的裁员身份,还要假装是正常离职。

为了圆一个谎言,你可能需要配套再编造3-5段谎言。

这会直接让一个自信的求职者,突然之间变得吞吞吐吐,犹豫不决。这可能会让我们错失好的机会。



被裁员,要有反省

多年前,一位阿里的 HR 和我分享过他们特别看重的候选人的几项能力:


:愿意加入公司作为一份子一起努力,我称之为工作态度


:学习的能力


:能够主动针对项目思考,并复盘反省,我称之为复盘能力

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都是正常公司都会看重的点,但自省力,在我看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被裁员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思考一下为什么被裁员,未来如何避免走进同样的坑里,是打工人应有的素质。


朋友分享过一个案例

2018年时他参与的一个创业项目黄了,不得不送走身边的小伙伴们,有一个程序员在求职时就遇到了面试官的灵魂提问:

「你觉得你们这次创业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他不解:「我一个程序员,也就是敲敲代码,你问我项目为啥黄了,我哪里知道?」

但事实上,优秀的程序员同样需要懂业务。

除此以外,遭遇这么大一件变故,都懵懵懂懂完全没有反思过问题出现在哪里的人,你能指望他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做复盘反思吗?


反思是一种习惯,你下棋打牌玩游戏的时候,事后还会再复盘一下,刚刚哪里走错了,何况自己的事业呢。

在这里,反省力说明了一个打工人的基础的职业素养。

这种复盘可以复盘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错误,比如业务进程中走了什么弯路,导致进展变慢,最后被其他赛马团队弯道超车。

也可以复盘自己的选择错误,职业规划错误。比如冲着大厂的好名声来了,却进入了在线教育这个大坑里,进来之后又过分专注于业务,缺乏对时事新闻的观察了解。

就算反省下来,都是公司的错,那么也需要盘点一下什么样的公司不适合自己吧。



被裁员,要有规划

裁员是一种变化,那么当我们重新起航的时候,自然就要重新找一找方向,如果你是被字节裁掉的,按照字节的黑话,这叫「对齐」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你是被阿里裁掉的,按照阿里的黑话,这叫重新「对焦」自己的职业规划。

举个例子,如果被裁后,你换了一家类似的公司做类似的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会坚持自己原先的方向?

作为求职者,我们需要阐述两个信息:


原有的规划没错:我坚持原有的职业规划,原因是什么?我的信心来源于哪里?


未来的公司选择标准:既然前公司裁了我了,那么我肯定对未来的公司选择上也会更加谨慎,我的选择公司/团队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延展开来,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会投递贵司的岗位,是因为贵司的什么特质深深地吸引了我。

表面上看,我们进入了彩虹屁环节,但事实上,彩虹屁吹得越精准,越需要你对这家公司有充分的前置研究,也越证明你重视这家公司的机会。


再举个例子, 如果被裁后,你换了工作方向,那么问题会更多:


你为什么选择换方向,原有的规划错了吗?


选择新的方向基于什么理由?


你为什么会在新的方向上坚持下去?


为什么HR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对于绝大部分正规公司来说,招人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包括企业发布招聘广告的成本,HR 筛选简历的时间精力成本,各级面试官面试的时间成本,以及新人入职后的培训成本。 如果你入职半年就跑了,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亏大了。

HR招人,从来不是招聘最优秀的候选人,而是招聘最合适、最不犯错的选择

你能力100%匹配岗位要求,但是有30%几率半年跑路;你的竞争对手能力只有70%匹配岗位要求,但是100%不会在试用期内跑路。HR的选择一定是他,因为HR和直线主管都是对员工的留任率负责的。


作为求职者,我们需要一套新的合理的说法,来说服面试官:


换方向是基于对过往经历的复盘,你不是一受到挫折就跑路的人;


选择新方向的理由是基于对自己能力、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的充分了解;


你选择新的方向,并不仅仅是口头选择,而是对新方向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例如,新方向的市场行情如何、行业发展如何、行业内优质企业有哪些……你都已经做了很多分析,也请教了很多前辈了解,这个新方向工作的挑战和困难你充分了解了,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你把这一番说辞放到面试官的面前的时候,对方很难认为你仅仅是冲动之下,盲目选择换行业,赌运气。



最后

裁员,对员工来说,只是一个中性词(当然,对企业来说,始终是负面)。

被裁不意味着员工不优秀。

所以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坦诚说一句我被裁了,并不会让面试官认为我们能力很差,相反,它展现了我们的真诚。

配合上我们的复盘反省,再配合上基于复盘反省基础上,我们做出的未来职业规划。

面试官完全可以被我们的坦诚所说服。

相反,一家公司仅仅是因为候选人被裁过,就选择放弃,那大概率也不是一家靠谱的下家。

2022年并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有好的归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离职养成记

上一样的班睡一样的床那些年荒唐的理想已渐渐遗忘

by:华语音乐

离职管理风险控制

公司人员流动很正常,但很多企业在人员流动时经常出现纠纷,那么本课程根据可能发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讲解一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二、员工单方面解除...

by:中智信达频道

离职管理风险控制

公司人员流动很正常,但很多企业在人员流动时经常出现纠纷,那么本课程根据可能发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讲解一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二、员工单方面解除...

by:中智信达频道

招聘、面试、入职、离职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AI电子书

【内容简介】招聘管理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促进企业经营规划达成、保证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以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本书把复杂的招聘、面试、入职、离职管理...

by:人民邮电_电子书

离职环节须知的法律点

关注微信公众号:法苑在线了解更多课程内容提升企业用工管理,降低企业用工风险主讲人:杨斯童天津南开大学法律学士,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人民调解...

by:法律名家讲堂

私密的原因

节目内容:测试一下编辑主播介绍:主播是一位测试适合人群:谁都别听,不好听你将收获:毫无收获,浪费时间

by:a__004

15 失眠背后有原因,找到原因都好办

失眠真的能好吗?曾经我失眠半夜到崩溃的时候,头疼炸裂,痛不欲生的时候、纠结吃哪种安眠药的时候、眼泪顺着眼角流下来的时候。我也在问这个问题,失眠真的能好吗?一路走...

by:A睡眠健康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