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卖水果的套路:嘴巴甜,会来事,招呼客

2022-10-21 12:33:4816:02 758
声音简介

且说杜月生染上赌瘾之后,输多赢少,渐渐地,屋子里的东西全部卖完了,最后他居然直接把老屋给卖了,拿着钱就去赌场翻本。

他的舅父已经知道他卖了老屋,拿着钱去赌博的事,本想着去赌棚把人给追回来,可是胆小的舅妈怕事,要是去赌棚一闹,万一打起架来,伤了人怎么办?再说了,自杜月生的父母去世,继母失踪后,舅父一家没少接济他,可是舅父一家的日子过得也很艰难。

杜月生整日在街上混,不学好,还沾上了赌,把好好的一个家败个精光。舅父平素没少教育他,可是他不听。这么多年来,舅父的心都凉了,自己一家子都管不过来呢,哪里还顾得了他呀?

杜月生卖了房子的那一点钱,很快就进了赌棚老板的兜里,他灰溜溜地来到舅父家,舅父一看到他,上前揪着他招风耳骂起来:“小赤佬!侬那边的房子卖了,我这里只有两间房子伐,怎么住?”

吃过饭,舅父送杜月生去她姑姑家暂住,姑姑家其实也不宽裕,有好几个孩子,但看在他可怜的份上,勉强让他住下,几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杜月生有一个叫万木林的姑表弟,比他小几岁,喜欢跟在他屁股后面。

后来杜月生叱咤上海滩,万木林投靠他,改为万墨林,深得他的信任,是杜公馆的第一红人。万墨林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记性特别好,对数字特别敏感,是记账的好手。而且什么人的电话,只要说过一遍,万墨林始终都记得,也算是奇才。

杜月生在姑姑家待了没多久,就待不下去了,姑父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给他脸色看。他是个很有自尊心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十五岁了,不能再这么下去,得想办法养活自己。

于是他回到舅父家,想借点钱去上海找事情做。

舅父为难起来,要是让杜月生去外面闯荡,万一出了什么事,他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妹妹呢?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外婆开口了:“月生也老大不小了,高桥镇容不得他,就让他去外面闯。我一个远方的亲戚在上海做点小生意,要不,我央人写一封信,让月生去投靠他,好歹能够混口饭吃,有个活路啊!”

虽然杜月生的亲娘过世早,但是外婆对他却非常好,平时还偷偷拿东西给他吃。

外婆说完后,踮着小脚去隔壁邻居家中,央求邻居给那开店的远房亲戚写了一封信。

骂归骂,舅父还给杜月生盛了一碗饭,看着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又伤感了一番:月生这孩子是个机灵人,可惜姐姐姐夫死得早,无人管教,这才走了邪道,去上海锻炼一下也好,省得在家里惹是生非。

吃过饭,舅父安排月生和两个表弟一起睡。次日一早,杜月生醒来,见外婆已经帮他把行李收拾好了,也没什么东西,就两身衣裳,有一身还是表弟的。

舅父和舅母都不在,杜月生并不知道,他舅父一早就去了他父母的棺材前上香,求他父母的在天之灵,保佑杜月生走上正道,好好做人,不求光宗耀祖,但求一生平安。(作者注:杜月生的父母去世后,棺木并没有入土,而是一直摆放在露天里,不久,在两口棺木之间长出了一棵黄杨木,几年后,黄杨木长大成荫,替两口棺木遮阴。就在杜月笙离开高桥镇的这一年,黄杨木出奇的茂盛,犹如一顶华盖。有一个风水先生路过,见了之后大惊,连声说:“此阴宅后人富贵无比”。这只是民间的传闻。)

外婆将杜月生送出门,千叮咛万嘱咐,临别前,又从衣内摸出几个角子(铜元),还有手上的一副银镯子,一起塞到杜月生的衣兜里。杜月生看着老人慈祥的脸,心中一热,眼眶登时红了,当即双膝跪下,重重磕了几个响头,说道: “外婆,我向保证,如果混不出一个人样,我决不回来!”

接着,杜月生起身,头也不回地朝镇外走去,那身形,那姿势,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豪气。

编辑搜图

就这样,杜月生从高桥镇来到了上海滩,找到了位于十六铺码头的水果店,当了伙计。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也是他从事过的为数不多的正行之一。

十六铺码头,此刻正好处在水陆交通的要塞上,租界和法界的交汇处。在这个地方过往商旅云集,三教九流更是冗杂,四周遍布烟土行,赌档,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烟花之地。同时,这也是杜月生发家的宝地。

当伙计的杜月生,有了安身之所,每天也有饱饭吃,他着实安稳了一阵子,至少没惹出什么乱子来。非但如此,他在那段日子里,甚至可以算是“良好员工”,每天很早起床,打扫卫生,帮忙提水等等,表现得很勤快。他的身上有一种天生的适应能力,以及一种貌似忠厚的狡狯,他日后在青帮混的风生水起,和这种狡狯不无关系。而这种狡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高桥镇混迹街头锻炼出来的结果。

他嘴巴甜,会来事,招呼得很周到,而他的那一对招风耳,也讨人喜欢。

“老板,这梨又脆又甜,来两斤伐?”

“老板,你的气色很好哦,最近发财了吧?”

在这样的招呼下,没有几个客人能够抵挡他的推销,所以杜月生看铺的时候,比往常都要多卖出一些水果。

杜月生的机灵,很快就获得了熟客乃至水果行老板的认可,在他们眼里,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或许会成功晋级为小贩,然后在他的后半生当中,过上小老板的日子,然后娶一个老婆,生一堆孩子,成为乡下人羡慕的城里人。

水果行老板也有意培养杜月生,经常带他一起去进货,还放手让他当起另一个重要的角色:送货伙计。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55%

在整个水果行的诸多伙计当中,送货伙计无疑是油水最肥的一种。因为有资格叫货上门的,至少是殷实家庭,甚或豪门官绅。当然,这些客人中也不乏有流连妓院、茶馆的老爷们。进出这些场合不但可以大开眼界,更要重的事,有机会获得小费打赏。

而且通常情况下,小费是不用上交给老板的,这是伙计的私房钱,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可是杜月生奇就奇在,他每次送水果回来,都会把打赏的小费如数交给老板。水果行老板认为杜月生不但能力出众,而且实诚靠谱,是一个好伙计。

但是他被杜月生能的表面现象欺骗了。

杜月生天生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在水果行度过了最初的那段安稳生活之中,血管里的那种躁动,在上海滩灯红酒绿的刺激下,终于渐渐苏醒。

编辑搜图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十几岁的杜月生并不是一个好人,至少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杜月生之所以那么做,并不是他不爱财,而是他要获取老板的充分信任,这就是他的狡黠之处。

要是他在乎那一点小钱,就不能令老板对他刮目相看。所以,如今很多人在公司里做事,不要斤斤计较,如何获得老板的青睐,才是关键。

水果行老板只知道城市套路深,哪里会想到这个乡下来的小伙计套路更深。因为杜月生在送货上门的时候就发现,送货的伙计,在外出的时间上,老板是无法控制的。

送货的伙计不像在店里,整天在老板和老板娘的眼皮底下,连偷懒的机会都没有。杜月笙送货去街边茶楼的时候,都会坐下来,听一会说书先生讲《三国》,有时候听入了迷,耽误了时间,回去免不了被老板骂。

他回来对伙计说,上海滩还不算乱,要是像三国里那么乱就好了,乱世才能出英雄。

虽说大清不平静,前几年北方闹义和拳,现在到处抓革命党,但是上海的法租界里,有法国人管着,乱不到这里来。至于上海滩那么多帮会和流氓,也有杀人放火的,可都是依照江湖规矩行事,有小闹而没有大乱。

有一次杜月生送水果去赌场,这是他第一次走进上海滩的赌场,眼珠子登时就转不动了。我的小乖乖,可比高桥镇的赌棚大多了,赌博的花样也多了很多,什么麻将牌九骰子纸牌轮盘,看得他的眼都花了。里面人头传动,烟雾弥漫,叫喊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在这里,他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连毛孔都兴奋得张开了。他送完水果拿到钱之后,挤到赌桌前观看。

毕竟人地生疏,他不敢乱来,去了几次,跟赌场的几个看场伙计,还有一些老赌徒都熟了,有两次还帮着赌徒在旁边吆喝。

终于有一次,他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挤上了赌桌,从口袋里拿出积攒下来的几十个铜板,开始了他在上海滩的第一次赌博生涯。

杜月笙一生好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成功就是赌来的。

编辑搜图

赌场都有赌场的规矩,对于生客,一般都会放水,让人家嬴一点。这种伎俩,到今天还都在用。如今那些忽悠老人买保健品的不良公司,不就是先给老人一点好处,称之为免费服务,然后一步步套老人上钩的吗?只是变了一种方式而已。

虽然有输有赢,总体来说,杜月生赢钱了,那种赢钱后的兴奋,不亚于吸食鸦片的大烟鬼。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就像在高桥镇一样,杜月生对赌博上了瘾,一天要是不去赌上两把,那心里就舒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般伙计出门送水果,根据距离的远近,来回的时间相差不大,杜月生在每天送货之际,去赌场内玩几把,只要时间耽搁得不长,水果店老板也不知道。

为了获得更多出门的机会,他有时候把赢来的钱,也交给老板一部分,只说是主顾打赏的,另外,他还买写点心,给店里的其他两个伙计吃,收买人心。他跟那两个伙计商定,只要有人叫送货,就给他去。

随着杜月生的赌瘾越来越大,他在赌场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连老板也感觉出来了:“月生,你以前送货出去,一个小时就回来了,现在怎么需要两三个小时?”

杜月生早就想到了对策,他从容不迫地回答:“老板,侬不知呐,我是想把生意做大点,送完水果,顺便去别的地方看看,帮忙拉生意!”

他说的没错,由于他机灵,嘴巴甜,所以认识了很多人,什么戏院的,赌场的,窑子里的,大家都知道水果月生做事机灵,谁都喜欢他。

由于杜月生在外面确实做了一些宣传,所以水果比原来卖得多了一些,老板听他这么解释,也就没有多怀疑。

每当得逞之际,杜月生总会哼起京剧《青梅煮酒》的戏曲调调,他把曹操那欺上瞒下之计用在这里,不知道曹孟德泉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这常在河边走,就没有不湿鞋的,更何况还是在上海滩这汪浑水里趟。终于有一次,杜月生赌红了眼,不但把自己的钱输光了,还把老板的水果钱也给输了。没钱回去交代,怎么办?

这点困难根本难不倒他,他找到那几个经常买水果的主顾,主动提出预定水果的套路,提前给钱预定下一次的水果,可享受8折优惠。大家彼此都是熟人,又不是第一次送,听说还能享受便宜的价格,何乐而不为呢?所以那些老板都把预定金给了他。同样,杜月生的这个套路,到现在很多店铺和公司都在用,满地开花,可放在一百年前,那绝对是金点子。

换一个角度去分析杜月生的生意经智商,如果他真的全身心去从事正当生意,说不定会成为一代上海滩的大商贾。可惜现实是没有如果的。

对于赌博,杜月生就像是一个吸毒的人,已经无法自拔了,他不但长时间停留在外面,而且造成了巨大的亏空。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半年后,他的瞒天过海招数就让一个叫徐德的伙计给揭发了。有一次杜月生不在,客户催得紧,老板就让徐德去送,徐德向客人去要钱时,才知道杜月生已经把人家两个月的水果钱都给收了。徐德究竟是何许人也,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但他能在杜月生的一生中留下这么一笔,可见这件事对杜月生影响之大。

客观来讲,假如不是他的揭发,这件事一直这么瞒下去的话,杜月生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或者沦为职业赌徒,那么中国近代史上就会少了一个枭雄级的人物。

但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你可以无限假设,但是结果永远不会成立,因为历史只有一个。

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杜月生被水果行的老板扫地出门。看在他外婆那边的面子上,老板自认倒霉,并没有过多为难杜月生。

在把杜月生赶出去的时候,老板还给了他一笔生活费,而杜月生也知是自己不争气,心里对老板还感恩着,日后他成为上海滩大亨,所有赌场舞厅,还有他家里的水果,全部都是由这个老板供应。

如果他能精打细算,或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但是十里洋场的销金窟就像一个无底黑洞,把每一个靠近它的人,都拉进无底的深渊。

这种诱惑,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扛得住的。所以在混过一段时间之后,杜月生再度钻进了赌场。这一回他没能像上次那么幸运,等他从赌场出来的时候,已经身无分文,与乞丐无异。

在经历了安稳和混沌之后,面对他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小赤佬,十里洋场终于掀掉了它伪善的面具,露出了锋利的獠牙。(预知流浪街头的杜月笙,如何动脑子解决生计问题,请看下一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做人要学杜月笙《杜月笙全传》

主播——琛哥来自安徽合肥的大叔,因为疫情的关系在家里开始说书的道路!这是我的第一部有声作品,也真敢自己瞎咧咧!现在正在更新《虎将卫立煌》也希望能够得到各位...

by:故事琛哥

《杜月笙》

从“水果商贩”到“上海皇帝”,让我们一起走进杜月笙这曲折跌宕、惊世骇俗的一生吧~~(本专辑只用于识读,不做商业用途)

by:一马踏江湖

杜月笙传

从多个角度介绍杜月笙生平,争取做到不溢美,不丑化,顺带展示民国期间大上海的风云变幻

by:天权国学社

杜月笙传

千万粉丝日夜追更翘首以待!人气作家雾满拦江潜心创作的杜月笙传记;中国人必读的处世智慧,人生逆袭的核心秘诀;一代枭雄杜月笙成功密钥,在于洞悉人心与人性;【内容介绍...

by:华播之声

先生杜月笙

杜月笙(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帝”之称。他从一个小瘪三混...

by:莲花浮屠

杜月笙野史

这是第一本有声书,完全是习作,不喜者勿喷。

by:祥子书馆儿

民国杜月笙

上海滩大亨的发迹之路,乱世枭雄的传奇一生!

by:求石讲书

枭雄杜月笙

杜月笙十四岁初到上海当水果行学徒。民国七年(1918年),进入青帮上海头目黄金荣家里做杂务,讨得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赏识,此后黄金荣开始将部分生意交给其经营。

by:田园山水城

杜月笙(1)

杜月笙(1888-1951.8.16)中国近代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四岁丧母,6岁丧父,只上过半年私塾,卖过水果。被青帮大亨陈世昌收门下,到黄金荣门下做杂务,讨得...

by:佛牛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