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

2022-10-29 18:00:0003:12 117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崇贤才,使人民不为“贤才”争斗;不贵重难以得到的珍物,使人民不为珍物而进行盗窃;不让引发人欲望的欲望物显现出来,使人民的思维不混乱。因此,圣人的治国方法是:空虚百姓心里所想要的念头,使百姓的肚子得到充实,削弱百姓过分追求的意志,强壮百姓的筋骨。常常使人民没有妄知妄欲,使那些有智谋的人不敢有所作为。这就是无为之道,所以没有治理不了的国家。

解析:道德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的,当命存于危机则天道无德。百姓忠于帝王将相,就是因为他们给了百姓生存之道,把关爱给了百姓。所以百姓倍受感恩,可以为他们去死,从而效忠于他们。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与他人去争斗的,圣人之道是为而不争的。有德能的人奉献给社会大众却不求回报,功业成就了却不会功高居上自我傲慢。所以确立正确的治国之道是非常重要的。推崇贤才的结果是人人都说自己是贤才,要为自己争利益。而真正有德能的人是不会炫耀自己,称赞自己的。真正有德能的人谁愿意去毁谤他人来推崇自己?这是绝不可能的事。这明显是造恶业,甚至是造孽。所以不推崇贤才避免了因为所谓的“贤人”而出现的斗争。再有天下都知道物以稀为贵,人们为了那些珍贵的物品常是争得头破血流,不偷盗就抢夺,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实珍物并不珍贵,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都是人的欲望在作祟。人生在世,一边是符合人性的教育,一边是人的欲望业力在牵制,完全弄得人们思维混乱,所以才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人民一但有了妄知妄欲,甚至是邪知邪欲,那就给了一些有计谋的野心家实现野心的机会。这些野心家就会煽动人心制造社会动乱,甚至是做反人道的事。但是人们却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那些奸贼所利用了,到死的时候都不明白,完全是糊里糊涂的命丧他人之手。所以只有把这些不该犯的错,不该犯的罪提前制止了,使一切自然了,那才可以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这就是无为治国的方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孟子》三章

本专辑将播送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

by:HappyFancy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内容简介】楚渡发现神识不但能传音,还能传影!他用神识画了一副图案,图案中有人物模板、有系统商城、有系统任务!第二副图案,是一个聊天的框框,叫九州神仙群!第三副...

by:一点辣椒都不要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