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说什么

2022-11-03 13:41:4105:02 82
声音简介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以道为镜
在第二十五章中,老子告诉我们要懂得“人法地”。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都是重在下、轻在上。在地的层面,以“地心”为根;在人的层面,则以“人心”为根。从生命的角度看,“重”代表生命,“轻”代表名利。有了生命,才有搏取名利的资本;有了生命,才有理想与希望;有了生命,才有幸福与快乐!所以,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用“轻重”和“静躁”来讲人的修养:人立身处事,言行在其外,意识在其内。能够主动控制“静与躁”,靠的就是自己的心。所谓“失根”就是失去自我控制力;所谓“失君”就是失去对生命的主导权。这多半是因为贪恋外物所致,而身心若与外物死死纠缠,最后必将导致人生败笔。所以,重德与静德,既是有道者的德行,同时也是极玄妙的智慧。

轻率会带来灾难,谨慎表示有敬畏心,而稳重才能如如生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厚重自持。不要把沉重看作是负担,要爱惜自己的负重能力。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人生路会更精彩。

规律之说
第二十六章《君主修养》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成大事的人,必以重为基础,以静为功夫。

规律二:太执着外在,内心就变得笨重——失去根本,就静不下来了。

规律三: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中,守住一方,就能克制另一方。

问道心得
宇宙中什么最重?天道的自然法则最重;什么最轻?无视这个法则最轻;什么最静?无私无欲、无我无存、心甘情愿把爱传出去最静,能量也最大。如果您的行为能够鼓舞别人拥有更多梦想、更多学习、更多行动和更多转变,那您就是一位领导者。给出一片天地,生命就能生长。给别人天地,就是给自己天地!


若轻天下,必被天下所轻;若爱天下,也必被天下所爱。轻视别人就是造恶,如果造下太多恶业,就会障碍自己的灵性通道,而失去灵性的根本!而一个有道的人即使拥有名利,也能超然物外,他内心永远是宁静而光明的,说话永远是和谐而温暖的。只有凡事都以身作则的人,自己纯朴才能使他人纯朴,自己清静才能使他人不躁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招聘二十六计

招聘是什么?如何搞定候选人?如何搞定用人部门?

by:人力资源实战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

by:发条橙子31

道德经说什么

作为中国人,如果不能从道德经里汲取营养,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如果能够多一个人看到这本书,或者听到韩鹏杰老师的讲座,就会有一个人变得更中国,更智慧。

by:拓跋瑾萱

道德经说什么

我们怎么样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学的知识与内容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经典——认真地学习和了解一本经典,这是一种事半而功倍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

by:有怀有声频道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老师推荐的韩鹏杰老师用的是以经解经的方法,把道德经里前后呼应的观点联系在一起,逻辑自洽,一气呵成。值得每一个人拥有。

by:邓莉芳Dee

道德经说什么

以罗大伦博士书籍内容为基础,普及传统文化道德经的内容,用最简单通俗的话语和生活当中常见的事例,讲述一个你能听得懂的道德经。

by:涛涛讲道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的老师韩鹏杰教授带你真正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宝藏:老子的《道德经》八十一章以经解经一气呵成让你变得更中国更智慧!

by:茶路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