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2022-11-23 20:30:0205:50 34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建树的人一旦有所建树就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人一旦有所抱持就不会脱掉,如果子子孙孙都能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烟火就不会断绝。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自身,他的德就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家,他的德就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贯彻付诸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无限普及。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他人,以自家观察他家,以自乡观察他乡,以自己的国家观察其他国家,以自己的天下观察别人的天下。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解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突出了“修”和“观”的意义。修指的是修身,这是一切事业的根本。只有身修好了,才可以把这种德扩展到一家、一乡、一邦,乃至整个天下。观就是观察推测的意思。天下所有事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从己身可以推知他身,从己家可以推知他家。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建”意为国家建立法律之意。“善建者”指的是善于立法的人。“不拔”意为不动摇,拔不开脚步,也就是受法之禁锢不得自由的意思,老子提倡自然无为,反对任何对人禁锢的社会形式。“抱”意指聚拢;“善抱者”指的是善于聚拢徒众的人,在老子活动的时代,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是第一个“善抱者”(即聚徒讲学的人),老子不赞成聚众讲学的做法,所以一生没有收徒。“不脱”意为脱离不开自身,也就是不得自由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儒家十分重视宗族的延续,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把子孙对祖先的祭祀看作重大的事情。老子对儒家的做法不赞同,他提倡自然无为,认为子孙对祖先的祭祀是一种搅扰,也是一种破坏安宁的行为。在本章中,老子批判了以法治国和以“礼乐教化”治国的社会观。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有为之治,都与自然无为的理念格格不人。老子通过批判这两种有为思想,进而提出自然无为的理念,主张用无为的道去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意为修炼,即使德成为个人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的自觉规范。“之”即到的意思。“余”意指富余。“长”即久远的意思。“丰”即五谷丰登,上古社会是农业社会,社会经济状况的好与坏,主要看农业的收成。在这句话中,老子主要讲如何用德来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老子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都是和谐融洽的。所以,老子总结出来一个结论: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修身,那么每个人都会变得纯真,这就消除了人心的险诈;以自然无为的理念齐家,那么家庭也会变得富裕起来;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与乡邻相处,那么乡邻之间也能亲密和睦;以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国家,那么国家也能兴旺发达起来;以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天下,那么天下百姓都会获得自由。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在这段话中,老子讲了检验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是否合乎自然无为之德的方法。老子认为,以修之身作为检验身的标准,以修之家作为检验家的标准,以修之乡作为检验乡的标准,以修之国作为检验国的标准,以修之天下作为检验天下的标准。这样,统治就会长久,天下就会安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分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

by:散落红尘的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