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略说“转识成智”的“转”

2023-06-16 13:39:2837:58 5305
所属专辑:唯识妙法
声音简介


全文摘自,禅者大信(苏军敬)老师讲述,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唯识妙法》一书


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唯识,可能看到这个标题都会觉得摸不着头脑,“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转识成智”其实就是讲怎么从凡夫的境界到圣者的境界,也就是如何去证到宇宙的真相,达到觉悟的状态。转识成智,是转凡夫的“分别识”成为圣者的般若智慧,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表达的就是这个内容。这个“转”是指怎么用功。


转识成智中的“识”和“智”,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识”是二元对立的。比如说看东西,有一个看的,有一个被看的。有一个“谁”在看,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被看,这二者之间的对立,界限非常的清晰。而且,在这种状态中,看东西的人,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在“看东西”这个现象的整体局面里,也就是说,往往遗忘了自己也在这个大因缘里,而认为“看东西”的这个现象是外在于他自己,自己也外在于这个“看”。


眼识这个例子的内容,我们在前面几个话题中都曾经涉及到。“九缘成识”,九种缘共同构成了眼识的了别现行,共同构成“看见东西”的这个现象。在这九缘当中,其中有几种是我们不容易觉察到的,比如说第七识,第八识,还有种子、作意这些内容的参与。而这些,实际就是包含了在看的那个人的相对而言“内在”的因素,所以,看的人、被看的东西、看的动作,这三个环节其实是完全地同属于一个整体的局。在看东西的这个事当中,实际上是没有严格的界限,没有一部分跟一部分之间的严格界限。你在看东西的时候,你跟你正在看的东西,以及你看的这个动作,三者之间毕竟没有一个界限,整个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它们三者区别出来,只是从语言上区分出来。这种区分不成问题,问题是我们在区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个区分。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个区分,就会遗漏掉一些部分内容,而最重要的就是会把自己给遗忘了,老是关注外在的,把自己内在的给遗忘了。我们以眼识这个例子来说心识的了别,这种凡夫的了别“识”,充满了种种的割裂,充满着各种对立。因为有割裂,它就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就没办法得到有效的消解,没有办法得到妥善的对待。这是凡夫的“识”的状态。


“智”是什么状态呢?智,是消融了种种的界限,是“一”的境界,同时,在“一”的状态当中,又有着清晰的妙用缘起、清晰的了别。这种了别,是清清楚楚的,主体客体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被约定的存在。对这个的状态也是清清楚楚。实际上,也没有“相对的”这个说法。智慧的境界,是“境智一如”。境界的境,智慧的智,境智一如。只有在表达的时候,才会说出有一个能看的、一个所看的,有一个主体和客体。这只是事后的、侧面的表达。当正在进行时,毕竟没有这种二元对立、割裂的弊病,而且,是无颠倒的呈现。万事万物在自在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应缘而变而化,说“变化”“变幻”,都可以,都是同样的道理,它是自在的。


“境智一如”,这里面没有主体和客体,而因为这属于实际体证的境界,所以超越了语言的刻度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它的极致,是一种没有刻度的极致。而我们只要去表达它,其实就在受着语言本身的刻度约束。而它终究是没有刻度的。就好比我们到一个风景区,不论带多好的相机,它的像素再高,也无法把风景区的景致给完全地保存下来,传达给其他地方的朋友。因为,毕竟在现场所感受到的景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刻度的,而一经过相机的转换,终究就要落到刻度上,像素的最小单元就是它的最小刻度,总会存在着信息渗漏。对于智慧的表达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无法精准无漏地表达智慧的境界,只能是在外围上做各种努力,像给出路标一样去指向它。

转识成智,“识”好说,这个“智”,如果要真正理解智的境界,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修去体证,才会有准确的把握。


现在我们清楚了“转识成智”里面“识”和“智”的大致内容以后,就知道这个“转”,就是要对治“识”的弊病,要消融里面的各种颠倒,各种障碍,各种对一个生命体对法界实相无颠倒的了别的干扰。也就是把所说的“颠倒梦想”的“颠倒”给消解掉,让“梦想”的实质得以呈现,让生命能够清晰清楚地去了知实相。


“转”,怎么转呢?说“转”,是借助一个过程而说,这个过程是什么呢?以前的话题说过,是“种子生现行”的过程,让我们产生对各种各样现象的一种了别、一种分别,而这个了别的过程,其实就是每个生命体在创造自己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方向是可以调整的,“调整”就可以叫做“转”。


心识的了别现行,是以念头的方式呈现。念头的前后相似相续,就是现行了别的进行方式。在念头中种子遇缘生起了别的现行,现行又在念头中熏成新的种子埋入八识心田,念头是内容,也是场所。“转”,就是“转念头”。念头起来以后,前念后念,前面一个念头,后面一个念头,它是念念相续,念头与念头互相牵引,呼啸而出——这个里面的力量我们原来说过,它是法界自在的“法尔如是”的力量,是等无间缘的作用——前念后念紧跟着相随而出。而念头与念头里的内容,我们一般情况下很难注意到前后念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而“习气”“我执”会让我们的念头呈现出前后粘连,而且我们自己不能觉察到。也就是前面一个念头和后面一个念头的内容相似相续,粘连的很紧,也就是通常说的“惯性很大”“习气很重”。比如,一生气我们就停不下来,就消不了气;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也停不下来,就是没办法让情绪消解,心识了别不能够透亮。因为停不下来,惯性很大,一切都淹没在情绪当中,似乎“自我淹没在情绪之中”。其实,平常人们所说的“自我”,它本身就是一种念头的组合。说“自我淹没在情绪当中”,实际上就是那时候的情绪整个的就是“自我”,念头的内容就是情绪,以情绪为内容的念头的组合就是“自我”,并不存在什么在淹没着什么。这么看,“自我淹没在情绪当中”这样的话,如果仔细地拆,会发现语言表达里有很多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的陷阱”。语言中充满陷阱。


整个自我淹没在情绪当中,这样的内容值得再三参究。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内容,在那个时候,整个情绪就是“我”。所以,念头前后粘连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你整个“我”就是生气,你就是生气。你高兴的时候,你整个就是高兴。如果这里面没有觉照,就叫做“迷”,是迷的状态。转迷成悟中的“迷”,就是指这样的味道,整个的情绪、整个的相似相续,没有觉照。这就是“迷”的一种状态。还有一种“迷”的状态,是念头杂乱无章,前念后念不相关,跳来跳去。所说的“跳来跳去”,其实并没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跳,而是指整个过程中不同刹那的念头内容上的毫无关联,念头毫无关联,像冒泡一样,就像煮水的时候,水珠子前一个泡后一个泡,方向、角度、内容都没有关联,杂乱无章地涌动。这种状态,也可以叫做“无明的躁动”。


为什么我们说念头粘连的状态是“迷”,说念头散乱没有关联的状态是“无明躁动”呢?因为这里面重要的是“没有觉照”。无论是念头前后相似相续、前后粘连,还是念头与念头之间不粘连但是杂乱跳跃而出,无论是这两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实际上也就只有这么两种,如果要分的话,这两种就已经足够涵盖“迷”的全部状态了——这两种状态都是“不觉”,没有觉照。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不能自己作主,都停不下来,惯性很大。这就是“迷”的状态,凡夫的境界。在一种情绪上呼啸着往前走,停不下来,这是不能作主。而各种各样的念头杂乱无章的跳跃、呈现、充满,这也是不能作主。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分析,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什么叫做“迷”,就是没有觉照,不能作主。这个内容弄清楚了,就比较容易理解“转”的妙用。


在“种子生现行”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觉照,没有洞悉它内在的因缘,那么,我们对现行的行为——在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上面所呈现出来的行为,也不能作主。不清楚自己当下的行为正在给未来种下什么样的因,将来会感召什么样的果,如果对这些不清楚,那么,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已经呈现的果报,也就不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所以,对正在呈现的果报会有一种不自在的情绪反应。而且,对于此刻正在进行的行为,因为不清晰它将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果报,所以,也不会有一种觉照状态下的警醒。凡夫是畏惧正在发生的果报,而不畏惧正在进行的行为给将来种下了什么样的因;圣者则相反,不畏惧正在发生的果报,而畏惧正在进行的行为将种下什么样的因。这就是我们说的不觉的状态,这也就是“畏果不畏因”跟“畏因不畏果”之间的差别。


怎么去转呢?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说“一转念”,转念,怎么去转?这个“转”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一个意谓呢?这个“转”,就在念头行进的过程当中,依着这个过程来说,就是忽然有“觉照”出现,它就叫做“转”。所以这个“转”,并不是有一个东西原来是面向东方,然后突然来了一个动作面向西方,不是指这个意思。我们说的“转”,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忽然间有一种觉照力的呈现,忽然间能够注意到、觉察到念头,觉察到念头的相似相续,或者觉察到念头的杂乱无章。一旦觉察到,整个局面就开始变化了。所以,对于这个忽然间觉照的力量,对它的培养是关键。修行者在平时打坐,诵经,持咒,拜忏,做各种各样的事,都是为了让这个“忽然觉照”的力量生起来。为它的生起制造条件,为它扫清障碍。我们在修止观,在修止修观,实际就是为了给“忽然觉照”的力量生起来创造条件。在修止修观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们此时此刻在讲着这些内容,在听着这些内容,在思考着这些内容,都是在做一种的准备工作。对于觉照的培养,还包括“临摹”,就是尝试着去模仿、临摹自己所听到的、所思考到的内容,引领着自己去临摹那种体会、领悟,就像写书法一样,去临摹这个“忽然觉照生起来”大概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临摹它。刚开始临摹的时候,不会直接就是那个味道,但是通过临摹,内在的机理就会慢慢地被掌握,慢慢地体会到。该扫清楚的障碍就会被扫清楚,该具备的条件慢慢地就会具足,那么因缘成熟的时候,忽然觉照就会应缘而起、而显,一旦出现,我们就会明白,哦这就是“转”。


“转迷成悟”,“转识成智”,都是一个“转”,但它毕竟是没有一个主体在转,就只是转。这个“转”其实就是觉,觉察的觉,觉照的觉。一旦觉照到了,原来迷的状态下的念头的粘连、带有惯性的往前冲,前后念头的粘连的力量,就会自在地被消解掉,就不会整个沉没,不会无法作主。禅宗的《六祖坛经》里面有“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里也用到一个“转”,而且讲的正是唯识中的第六识与第七识的“转”。禅宗里面的“转迷成悟”,唯识里面的“转识成智”,都是在用着“转”字,就在《六祖坛经》中同一个面目地呈现。这个“转”,归根到底并没有一个主体在转动,而是指一种觉,在了别的过程当中“觉”。觉到迷就会成悟,能转的实际上就是本来具足的智慧觉照力。“转”是一种觉照,为了这个觉照的出现而所做的各种努力,都称为转的动作。


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可以尝试“说听同时”,就是在说的时候,同时在听着自己说话。听着自己说话的声音,听着自己说的每一个字,乃至于慢慢地会觉察到在说话的那个当下自己内在念头的变化,甚至周边其他人在听你说话的时候他的心念的变化。“说听同时”,懂得去听自己说话,而不是在说话的时候整个人往外窜,念头往外窜,语音往外窜,所有的都往外窜,而没有一个“往回觉察”的面向的存在,那是不知道“觉”。如果知道说话的时候同时听自己说话,这就是往“转”上去用功。依此类推,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同时也感觉到仿佛在看着自己做事。一般都说“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不是外在的天,我们内在也有这个“天”,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要自己看着自己做事,慢慢地也就会体会到与“说听同时”同样的效果。你就会看到,自己做事的动作、姿势、表情乃至于心念,以及周边其他人的心念,就会觉察到。这其中会有一个过程,但只要保持着说听同时、做看同时,只要保持着这个方向,保持着这个努力,慢慢地,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个觉性的力量,如来智慧、本来就有的智慧的力量,就会随即呈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这个力量,只是呈现没呈现而已。只要去努力,它就会呈现,这是有一个过程。过程是长是短,各有因缘。


所以“转”是可以在各个方向,各个维度,各个场合,各个方面,无时不刻,都可以进行的努力。转,也可以简要地说,就是:“照看自己的念头”。这是比较深的一个提法,比较粗浅地说,就是“回光返照”。


在唯识所表达的“每个人在创造自己世界”的过程当中,从种子生现行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起觉照。每个环节、每个时刻都可以去尝试起觉照,照看自己的言行,照看自己的心念。一旦这么去努力,那么,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还熏种子,这个时候,现行就会熏成解脱的种子,开启智慧的种子,这个就是“转”。其发生作用的机理,在唯识里面的表达就是,在现行熏种子的过程当中,会因为自己努力去转,这个“努力转”的现行,就会熏成新的种子,而且,这个种子是善的种子,是趋向解脱的种子,趋向开启智慧的种子。


我们一念的努力,就有一念的因,有一念的果。因果不空,所以,念念皆有因果。我们就在这个层次上去细腻地用功,这个转的力量就会在过程当中越来越强,等时机因缘成熟以后,它就会出现。一旦能够体会到这个力量的呈现的时候,其实我们就知道这就是转迷成悟的“悟”,也就是所说的“见道”,就能够直接体认到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体性,是空性的,是毕竟空,是空有不二。


所以,这个“转”,是觉照的意思,是“觉”的意思。而且,并没有一个“谁”在觉,只是觉的功能的自在地进行。那为什么会有这个觉的功能自在进行?它无主体,动因来自于什么呢?觉,是法界自在的生命力,是“法尔如是“的力量,是因缘自在的力量。如果我们借用所谓的“客观”来说,这才是绝对的“客观“的力量。


在唯识观行的进路上,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里面的“四寻思四如实智”就是在止上修观。修止,是净化心念,能锻炼出“制心一处”的那个力量。修观,是透过对“名、义、自性、差别”的观照,去洞悉它们毕竟是无自体性,都是仗缘而生,是因缘当中的事,是依他起的事。由此证入唯识真性,也就是证入空性,按“唯识三性“来讲,就是证入圆成实性。证入圆成实性就是见道,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开悟。见到圆成实性,见到空性,自然“缘起性”那一面也能得到清晰地呈现。一般而言,从见到圆成实性、见到空性,到“缘起性“或者说”清净依他起性“的圆满的清晰呈现,期间是有一个过程。对应于圆成实性,对应于空性,所获得的一个总体上的无分别体证,叫做“根本无分别智”的呈现,这种智慧是“证得智“,刹那证得。而对应于缘起一面,与清净依他起性相应的智慧呈现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是“修得智“,是有个修的过程,在修得过程中渐次圆满。


“转”或者“觉”发生以后的世界,它的呈现是自在地展开。其内涵与在凡夫境的状态是全然的不同,因为消解了二元的对立,是无颠倒的了别,法界的所有现象都是清净的依他起。


在唯识观行的过程中,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相应地,第七识末那识会转成平等性智,这就是《六祖坛经》里所说的“六七因中转”,第六识第七识在因地上的转。转识成智是慢慢地转。说是慢慢转,也表明它是有一个过程。到底有多慢多快,都是各有因缘。不同的生命、不同的识聚(即八识的集合体),有它不同的因缘,所以有不同的快慢呈现。《六祖坛经》中的“五八果上圆”,“五”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转成了成所作智,这是在成佛以后才能够完成的一个转。“八”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一步转成阿陀那识,最终转成阿摩罗识。在转智的这个维度上说,第八识转成了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在成佛以后,才圆满实现,就是“果上圆“的意思。无论是”因中转“,还是”果上圆“,这个”转“其实都是一个“觉”,只是“觉”舒展的充分与不充分而有差别。


“转识成智”的“转”,在唯识观行上,是按次第进行:从积累资粮,到修加行,进而突破、见道,见道之后就登欢喜地,登地以后有十地,一地一地的波罗蜜次第地修过去,最后到“究竟位”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禅宗“转迷成悟”的“转”呢,它讲究“顿”,是顿法,顿修顿证,就是要整体下工夫,整体突破。用的方法可以千差万别,但是直接指向最根本的东西,直奔主题而去。禅宗的这个“转”,它的内容是别有洞天。但无论是禅宗,还是唯识观行中的,“转”的内涵终究是觉,觉照的觉。只要是指向“觉”,或者以觉的内涵作为努力的方向,那么,任何一种动作,任何一种方法,都是转的方法。关键是要守住觉的方向。而“觉”,毕竟是要落实在自己内心的念头上,不离开念头去用功,才是真正的为“转”而做努力。保持了这个努力,转识成智、转迷成悟会应缘而显。每一分每一秒的努力,每一个念头它都会熏成新的种子,埋在八识心田里。在阳光雨露的因缘成熟时,种子就会与其他的因缘共同生起现行。依这样的模式,这个“转”最终在因缘成熟的时侯就会呈现。所以,我们任何一位都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转,转迷成悟,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


好,就说到这里,感谢诸位的耐心。六时吉祥!



转写自禅者大信2015年7月31日
【唯识妙法微信群】即兴语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株辆刘兴联

难呀,师父说的懂也不懂。我都五十多了,看来吃的苦瓜太少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离言法性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阿弥陀佛!既然遇见了那就请珍惜吧。

正念说好话做好事

时空俱灭,所有相皆寂。扯那么些

1851544cfha

不知所云,估计是我理解能力太差

清风伴明月66

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臆度者之所能知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文韬武略说曹操

建安24年,魏王曹操长长吐出一口气,面对左右属臣的期待,说出了这句话:“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做周文王吧。”周文王据天下三分之二,却始终对商称臣,就如...

by:小小叮当9

略说中国历朝皇帝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他们做了一辈子皇帝,整部历史就是皇帝史,然...

by:亭姗

《心经略说》(黄念祖)

黄念祖老居士解读《心经》,感谢友人推荐

by:圆满尔桉

南怀瑾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是南怀瑾于1983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述《圆觉经》的记录,首次出版前曾陆续在《十方》杂志连载,获得广大读者们的热烈回响。《圆觉经》是自唐以降天台宗、...

by:南怀瑾大学堂

略说一二|今日热点|文小略笑侃每日热点

有趣的灵魂两百来斤,文小略笑侃天下奇闻,每日一分钟让您笑看热点!本专辑汇聚最新热点事件解读,包括国际动态、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内容。通过深度分析和趣味解读,为您呈...

by:文小略本人

策略说服术:搞定各类难缠人物

说话到位,事半功倍!不懂说服沟通的人生,处处是坑:汇报工作,难以取得领导的认同,晋升之路告急;洽谈客户,不能打动对方,无法开单;异性相处,鸡同鸭讲,关系不能再维...

by:文若书声知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