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非让你带N95才能出门?那你就带

2022-12-14 03:32:0008:27 806
声音简介

别跟她争论,顺着她来就好,现实会替你说服她的。

各位好,连写了几天的长篇稿件,今天累了,想休息一下,简单回答一位读者的提问把。

随着疫情政策的转向,这两天不少地方的朋友陆陆续续都“阳了”,可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之前对疫情放开与严防的社会争论,逐渐渗入了我们身边,成为我们与亲友之间的私人争论。

比如昨天我就接到一位读者的留言,跟我说她妈妈就是那种传说中的“封控爱好者”,平时不知都是看了什么,对这波疫情怕的不得了,现在社会面的管控逐渐放松了,这位母亲却在自己家里立了更严的规矩——原先出门只是带医用一次性口罩,现在花高价买了一箱N95,要求家里人出门天天带,还有什么抗原试剂,各种退烧药、抗生素、板蓝根、莲花清瘟,能买的都买了一大堆。

总之就是严阵以待,紧张到不行了。

现在确实不少人这么疯狂囤药……

我这位读者试图劝她,屡次跟她说现在医生都说了,99.5%的感染者无症状或者轻症,没有生命危险,不必去医院。而抗生素这玩意儿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新冠病毒是病毒,吃它没什么用……

但每次她这样说,她妈妈都不高兴,说:“我是有基础病的,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得了?”——言外之意,你不按她规定的“家庭防疫标准”来,就是不孝。

我那位读者特别痛苦,说:好不容易国家逐渐放开了,自家却闹了这么一出,问我怎么办,“给母亲看点什么文章能让她改变观点?”

对这事儿,我想了想后,无奈的告诉她,估计你给她看什么都没用,你只能顺着她的想法来。

因为现在媒体也开放了,科学的讲述奥密克戎没那么可怕,劝大家以平常心去应对的文章、视频到处都有,《人民日报》都发了相关连环画了。

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妈妈还是能精准挑出那些极言夸大这个病有多么多么严重的营销号文章,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她在此事上的信息茧房已经形成了,她完全接受了这批大v的逻辑体系、并只愿意接受他们的信息。这个茧房是不容易打破的,你楞让她看完全相反观点的文章也没用,弄不好还会吵起来,闹得母女不快,何必呢?

所以我建议这位读者:这几天,你妈让你干什么,你就干好了,她让你出门必须带N95,你就带;不让你出门吃饭看电影,瞒不住她的时候你就不吃不看;有个头疼脑热就让你测抗原,你就测。只要守住一条底线就好——真等阳了的时候,千万要看住你妈,别让她把那些屯好了的抗生素、退烧药、中成药都混着吃。已经有很多报道,一些人这么乱吃,吃出肝损伤、肝衰竭来了,那个东西是不可逆的,千万别走到那一步。

至于其他的事情,随她折腾好了。反正听你的口气,N95、抗原试剂、连花清瘟啥的你家都买好了,钱都花了,你还能替她退了不成?

就让你妈按着她的想法闹一阵子。等到她折腾了这么一通,家里人该阳的还是阳,该好的还是好。现实自然会教育她,到时候不用你说,你妈自然就改了,岂不美哉?

而以目前的趋势,估计这一天的到来,也就是这个月的事儿,你再忍忍就好。

是的,写了两年的公号,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们常说的“公众话题”,其实也是分两类的。

一种公众话题是离我们真的很远,你持什么观点都很难报应在自己身上。

比如一谈国际话题,有些人就是喜欢把恐怖大亨本拉登视为革命战士、为塔利班的倒行逆施叫好。对这种观点你除了怼他一顿,还真就没什么太好的法子。

因为,这种抠脚大叔即便挺本挺塔口号喊的再响,也传不到他的偶像那里,本拉登不可能有闲心分他这位中国拥趸一个炸药包。而塔利班也不会有闲心招他去亲身感受一下断肢或石刑的魅力。

所以这些人运气好的话,可以一直带着他的奇葩世界观、一直口嗨到死的。这就是国际新闻对他们的好处——离得太远,他们怎么YY都行。

可是另一种公众话题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其实离你我的现实生活非常近,会决定你的生活方式,甚至我们能不能过好自己这辈子。

这种事情,其实就不用过多的言语争论,大家各行其是就好,因为现实自会教育那些观点奇葩的死硬派。

比如我们假设,一个普通人若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坚持不改变固有思维,坚持认为大锅饭好,铁饭碗好,想过之前的那种生活,拒绝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那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人给他普及知识,跟他讲解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么?

其实不需要,让他继续按着他所乐意的那种生活方式生活就可以了么。等到他所坚持的这条路越走越窄,执行不下去的时候,他自己就会放弃之前的老思想,否则就活不下去。

所以邓公当年提的那个主张是非常对的——“不争论”。

既然已经开放了,那么大家就按照自己所想,各做各的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实会告诉那些抱持错误观点的人,他们错的有多离谱。

相反,如果你一跟他争论,很可能他反而来劲了,把你当作他在现实实践中屡屡碰壁的撒气筒和标靶。请问到时候你怎么办?

这个道理实践到今天一个家庭中,其实也一样——既然你妈妈坚持要搞她认为有效的“家庭防疫政策”,而你们家又似乎就是她说了算,你跟她争,她就拿“孝不孝”来压你,那你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她怎么说你怎么来就是了。只是要在“别重复吃药,防止肝损伤”等最底线的安全问题上坚持好,就行。

其他的事情,就交给实践好了。我相信,现实很快会教育你妈妈。这比你说,或你让我来说,都更有效。

想想《礼记》当中有句话说:“为人臣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从,则号泣而随之。”——说的其实也是这么个意思。臣谏君不听你还可以逃,子谏父不听,你能咋办?毕竟是一家人,你又没办法没办法跟你妈真断绝母子关系。只能先顺着她来呗。

只是,在信息时代,有一种东西会让我们更加头疼,那就是总会有些并不身处我们这个情景、还偏偏要通过忽悠来割你韭菜的人。

比如前两天我就看到一篇文章,极言新冠病毒怎么怎么可怕,美国怎么怎么尸横遍野,号召国内一定要严防死守。

然后一看文章发出地,“发表于美国”。

再比如,有些网络大V,平素最爱劝别人国外都不安全,说日本“一批一批的死人”,西方则一定会没落。

然后一看他的文章发出地,“发表于日本”。

再然后,这帮逼还跟你说,他是去日本就医的、他去美国是为了深入敌后……

你爸妈要是平素都看的这种文章,那他们想在现实的教育下把观念扭转过来,确实有点难度——就像卫生不达标的老坛酸菜吃多了,难免身体会闹病一样。被这样的大V韭菜割多了,还能不付出点代价?

而这样的大V现在却往往占据我们这个舆论场的顶流,这是件挺无奈的事儿。我们希望经历这三年的波折之后,大家能清醒一点吧。

所以,不要现在才问“让我妈看什么文章能让她转过思路来”。太晚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到临头,相信我,逼她看啥,你也转不过她的性子来的。

现在,她想干啥你就陪她干啥好了,只要守住安全底线、别出事就行。

等这场波折平息了之后,再尝试劝劝你妈,少看那种存心的忽悠,多看点靠谱的文章,试着转转她的思路。

这样最好。

全文完

本文2500字,答读者问一篇,估计这个问题现在还挺常见的,感谢读完,愿对您有所启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不要和你妈争辩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书,从《一个叫欧文的男人决定去死》开始读他的书,每一本都有爱减压。很喜欢这本书,看的时候觉得书里很多句子加了语调读出来更好玩,于是自己试着读...

by:小困困困困困困

重生后总裁非让我负责沈清溪陆景行

【收听须知】1、重生后总裁非让我负责沈清溪陆景行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黑葡萄文学】,关注后,...

by:听友458179599

我是你妈 | 都市家庭矛盾教育类小说

【内容简介】当下,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把自己的小孩托付给父母,从乡下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背井离乡,四处打拼,只为给孩子好的生活,好的教育,让其能在竞争激烈...

by:主播雨霖铃

免费多音色|崽崽,我是你妈咪!|现代言情

稳定日更10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沈氏集团小少爷,被一个女人碰瓷了,小少爷觉得女人长的还不错,正好缺个童养媳,于是,麻...

by:塔读de电子书

免费|儿砸,你妈咪才是本爷的白月光!|现代言情&团宠&马甲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多宝+马甲+团宠)+四年后,强势回归的叶裳大杀四方,为报当年救命之恩嫁给...

by:七里网de电子书

崽崽,我是你妈咪!|超甜&萌宝&总裁|AI电子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沈氏集团小少爷,被一个女人碰瓷了,小少爷觉得女人长的还不错,正好缺个童养媳,于是,麻溜带回家,谁知...

by:塔读de电子书

崽崽,我是你妈咪!|超甜&萌宝&总裁|AI电子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沈氏集团小少爷,被一个女人碰瓷了,小少爷觉得女人长的还不错,正好缺个童养媳,于是,麻溜带回家,谁知...

by:塔读de电子书

《你好!我是你妈妈!》|家庭情感|新手妈妈成长之路

【原创故事,情感博客】小雅是个爱社交的职场女性,谈着异地恋,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日子。突如其来的怀孕,给了她重重一击。结婚?生子?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也要来插一脚?...

by:糯米娘子

不要和你妈争辩|写给爸爸的育儿指南|好笑且实用

儿子,虽然这是你的人生,但爸爸有一些经验,你要早点知道。《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时间的礼物》作者巴克曼的非虚构随笔集。写给儿子的人生避坑指南。...

by:果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