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 [宋代]

2022-12-23 23:37:3100:32 37
所属专辑:古诗文朗读~诗
声音简介
渺渺孤城白水环,
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
应是淮流转处山。

这是一首写景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诗人当时站在泗州城楼上,俯视远眺,只见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婉蜓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
秦观以词名世,他的诗风清新婉丽,和词风颇为接近,所以前人有“诗如词”、“诗似小词”的评语。就此诗而言,“渺渺孤城白水环”之于“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林梢一抹”之于“山抹微云”,“应是淮流转处山”之于“郴江幸自绕郴山”,相通之处颇为明显。但此诗情调尚属明朗,没有秦观词中常见的那种凄迷的景色和缠绵的愁绪。

译文
白色的河水环绕着的泗州城,孤零零地,显得那样邈远。黄昏迷濛的轻雾下,船儿静静地停泊着,不时地传来舟人的语谈。
成片的树林上空浮现着一抹黛影,青翠如画;我想,它一定就是那座淮水转折处的青山。

注释
⑴泗州:旧城在淮水边上,又称泗州临淮郡,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北,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已沉入洪泽湖。
⑵渺渺:水远的样子。
⑶白水:指淮河。
⑷舳舻(zhú lú):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
⑸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
⑹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⑺淮流:淮水。
⑻转处山:指泗州南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五:“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有诗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没翠屏间;莫能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此诗刻在南山石崖上,石崖之侧,有东坡《行香子》词,后题云:‘与泗守游南山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85996xlky

清新淡雅,静入动出,平凡的山水,展现出耐人回味的魅力。

猜你喜欢
泗州戏-赏析

安徽淮河流域地区地方传统戏曲,原名“拉魂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

by:6馍的6

柳琴戏泗州戏专辑

苏鲁豫皖人民的精神食粮。

by:过往云烟_赵闯

拉魂腔之泗州戏珍藏录音

本专辑收录泗州戏名家珍藏录音选段、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戏韵梨园”公众号

by:戏韵梨园

唱片经典 柳琴戏泗州戏名家名段

柳琴戏,泗州戏,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与淮海戏一起,这三个剧种通常被称作"拉魂腔"。泗州戏于1952年正式定名,柳琴戏于1953年正式定名,柳琴戏要分布在山东、...

by:荷韵流芳戏剧社

中国戏曲音像馆| 泗州戏名家名段

内容简介: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

by:沁园春秋的故事

唱腔赏析 泗州戏名家李宝琴唱腔专辑

李宝琴(1933-2015),江苏省宿迁泗洪县人,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有苏皖鲁豫四省“泗州戏皇后”美誉,曾任安徽省泗州戏剧院院长,中国...

by:荷韵流芳戏剧社

拉魂腔大舞台 之 泗州戏经典唱腔

苏鲁豫皖拉魂腔大舞台微信群,欢迎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戏迷朋友朋友们加入,聆听岁月经典,畅叙乡音乡情,祝愿我们的家乡戏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发展得越来越好!

by:荷韵流芳戏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