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到底有多厉害,为啥会被后世尊称为‘华夏第一相’?(上集)

2023-01-06 12:23:3409:29 832
声音简介
管仲到底有什么能力,能被后世尊称为‘华夏第一相’?管仲的能力,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一条:他会强国!
虽然只有这一种能力,但管仲的这个能力,却是后世所有君王皇帝,都希望看到的。任何一位君王,只要能得到一个管仲这样的宰相,然后合理使用这个人,基本上都能成为明君。甚至就算是到了王朝末期,只要有管仲这样一个人在,最少也能给国家续命五十年!
这就是管仲的厉害之处。
在后世的史书上,管仲有三个称号,分别是‘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这三个称号,每一个都称得上是惊天动地,但是放到管仲的头上,却几乎没有任何争议。这就是因为管仲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如果要细分的话,管仲的能力,其实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搞钱、制定国家军事战略、制定外交战略、树立国家统治思想、改革。
首先是搞钱。
管仲会搞钱,这事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学历史的时候,都会学到管仲首开‘盐铁国营’。也就是说,管仲掌权期间,把制盐和冶铁这两个行业的权力,收归国有。靠着这两个行业,齐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然后才能迅速强大起来。
但实际上,盐铁国营,其实只是管仲搞出的众多经济改革中的一个而已。
在管仲的经济改革当中,除了盐铁国营之外,其实还有‘粮食准平’、‘差额征地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货币铸造’这几个部分。
所谓粮食准平,就是指通过国家手段,调控粮食价格,保证粮食价格在一个合理水平。既要保证粮食价格不会太低,不至于让农民赚不到钱;同时也让粮食价格不会太夸张,让老百姓吃得起饭。
这个思想,其实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使用。而且,哪怕是到了今天,很多国家依然还没玩好这个手段。世界上无法控制自己国家粮价的国家,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而这个问题,在两千多年以前,管仲就已经解决了。
差额征地税,则是根据土地的产量不同,对于不同品质的土地,征收不同的田税。产量高的土地就多征税,产量少的就少征税。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国家收入,也能保证百姓的利益。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就是指老百姓必须在特定时间内打渔伐木,不许做出‘涸泽而渔’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要给大自然恢复的时间,这样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这个思想,同样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在应用的。
至于货币铸造,这事相对来说就更先进了。在管仲之前,春秋时代的那些国家,大多对货币隐藏的很多功能,还完全没有概念。但是管仲却提出,要把铸币权收归国有,并且设置专管铸币的机构。正是靠着铸币的权力,管仲可以通过货币,合理地对齐国经济进行调节。这个思想,同样也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在使用的。
从管仲的这几项经济手段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管仲的经济管理方面,核心思想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我们有这个概念很正常。可是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管仲能有这个意识,那就很夸张了。
更夸张的是,管仲不但能有这个意识,同时更能建立起一个相配套的经济系统。管仲不但能帮齐国搞钱,还能帮齐国建立起一个持续搞钱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后来还一直用到了齐国灭亡!
这就更匪夷所思了。
能够搞好经济,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这就已经奠定了齐国强大的基础,足以让管仲名垂青史了。但相比之下,管仲在其他几个方面对齐国做出的贡献,或许还要更在他的搞钱的贡献之上。
帮齐国搞到了钱之后,接下来齐国自然就要对外扩张,和其他国家打交道了。而在当时的春秋历史大背景下,齐国虽然暂时强大了起来,但是想要大范围扩张,似乎也不太容易。因为当时周王室虽然已经衰落了,但影响力还在。如果某个国家贸然扩张,引起了公愤,就很容易引来大家的围殴。
就算齐国暂时比较强大,可是只要齐国引起了公愤,被大家围殴,最后同样必败无疑,甚至有可能亡国。
在这种情况下,管仲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为什么我们非得要扩张呢?以往的扩张,基本上就是征服敌对国家,吞并敌国的土地,扩大自己的版图。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用战争的手段。而在管仲看来,通过战争去征服其他国家,其实是一个效率很低的手段。
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把那些小国,收做自己的小弟呢?如此一来,齐国不用打仗,就能得到一群小弟。有了小弟之后,再由齐国这个带头大哥,带着小弟去打那些不听话的国家。打仗期间,小弟们出力,齐国可以减少损失。打赢了之后,齐国吃肉,小弟国家喝汤。
与此同时,齐国还可以通过经济和文化的手段,不断去同化那些小弟国家。长此以往,这些小弟就可以被齐国彻底同化,继而成为齐国力量的一部分。
当然,想要做带头大哥,除了自身实力要过硬之外,还得有一个名义。所以这个时候,管仲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思想:尊王攘夷。简单来说,就是打着周王室的名义,联合其他小国,一起去对付北方的山戎,以及南边的南蛮,同时打击那些不听周王室命令的国家。因为当时齐国是周王室的代言人,所以这也就变成了打击那些不听齐国命令的国家。
围绕着这个目标,管仲制定了齐国的外交策略,以及国家统治思想。这些东西,齐国一直用了几百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管仲传

管仲(?~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

by:仁和国学堂

《管子》与管仲改革

《管子》囊括了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思想,包含道家、法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农家等,与《吕氏春秋》内容体系相似,只不过一个是诸子思想的发轫,一个是诸子思想的...

by:周一起

《穿越春秋品管仲》

李任飞,1963年3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现就职于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要从事管子治国思想和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2014年6月13日~19日,于百家讲坛主...

by:嘿哈有声

匡洪学讲管子|管仲名言在现代生活中的妙用|管仲|生活职场

本专辑是匡老师用七年业余时间学习《管子》及参照和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书籍的总结和提炼。收听本专辑能掌握《管子》中绝大部分的名言名句,可以“明墨章画,道德有常”,可...

by:华阅学习社

《管仲 他为霸业而生》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的第一人,凡我炎黄子孙不可以不...

by:予廷1314

中华名相之管仲管理思想

一个流落他乡的贫寒之士,如何当上大国宰相?一个畏首畏尾的战场逃兵,怎样缔造百战百胜的军队?一个经验失利的破产商人,如何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一个遭到三次解聘的...

by:那时刻

中华名相之管仲的管理思想

曾有人发出这样的叹息:中国历史的最大悲剧,就是错误地只重孔子而轻管仲。以上观点未必正确,管仲也没必要跟比他晚一百多年的孔子一决高下。但我们不得不说——轻视管仲...

by:张廷龙1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余耀华

他曾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一个胆怯的士兵,一个渎职官员,最终却成为匡助齐国称霸诸侯的一代名相。他就是管仲,第一位彪炳春秋的改革家。本书以详细的史料,流畅的笔触,讲述...

by:听友47026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