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怒拍桌子,批评李德生动摇军心,很快却不得不向他道歉

2023-01-19 16:33:0105:05 9574
声音简介

说起李德生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起王近山的一位爱将,善于披坚执锐攻城略地的李德生,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建国后深受毛主席器重,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等职。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毛主席开玩笑地对李德生说,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请你喝烧酒。毛主席看人是很准的,李德生后来真的非常高寿,活了96岁,差3岁不到99。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也叫李德生,而且也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也很高寿,至今健在,出生于1922年,已过百岁。这位李德生是一位中科院院士,为了区别开来,就叫院士李德生。

将军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文化水平不高,很能打仗,1955年被授少将,1988年被授上将。院士李德生是苏州人,他的特长是搞地质学,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

这个国立中央大学,是国民政府时期开办的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后,院士李德生投身于祖国的石油开采事业,是一名油矿总地质师,高级科技人才,行业的领军人。

两位李德生都和开国中将余秋里有交集。80年代,余秋里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时候,将军李德生是沈阳军区司令员,他们都是军队的重要领导人。50年代,余秋里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时候,院士李德生是他的属下。

当时大家都认为四川能找到大油田,余秋里也是信心满满,决心在四川搞一次大会战。身为总地质师的李德生却提出了异议,他没有那么乐观,而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研判,建议再看看,再等等。

这不是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吗?

余秋里非常生气,拍了桌子,说李德生是动摇军心,狠狠地批评了他。李德生却仍然坚持己见,不畏强权,敢于坚持真理,这个院士李德生,和将军李德生非常像,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脑子有点发热的余秋里没有听从李德生的意见,结果川中石油大会战失败了,川中的地质情况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复杂,没有找到大油田。余秋里在向毛主席汇报的时候,心情十分沉重。

直到那个时候,余秋里才认识到李德生的价值,主动鞠躬向他道歉,将他调到部里任职,非常倚重。1959年,东北发现了大油田的迹象,这一次余秋里耐心地听取了李德生的意见,他们完全达成了一致。

很快轰轰烈烈的大庆油田大会战开始了,余秋里委任李德生担任指挥部地质所副指挥。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在黑土地上挖出了一个金娃娃,这就是今天的大庆油田。

余秋里和李德生,都是大庆油田的功臣,都是中国石油行业的功臣,都是共和国的功臣。此后,李德生继续从事中国石油的勘探和研究工作。1991年进入中科院,担任学部委员。

2001年,李德生担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著作等身诲人不倦的科学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弟子遍神州。

建国之初,搞石油是非常艰苦的,李德生放弃了大上海舒适的工作环境,服从国家安排,来到贫穷的陕北延长搞石油探勘。他的妻子是上海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的外语讲师,也放弃了舒适的工作,跟随丈夫来到陕北。

夫妇二人,双双放弃大上海的舒适生活,来到荒凉的陕北,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却做到了。

陕北没有高楼大厦,他们甘愿住在黄土窑洞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在延长的窑洞里出生的,为了纪念和延长油矿的缘分,他们给孩子取名叫李延。

1956年在玉门油矿宿舍李德生全家合影

“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向李德生这样的老一辈石油人深深致敬。有德者寿,李德生院士至今健在,祝愿老院士晚年幸福安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余秋里传|董保存著|开国将军|解放战争英雄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大损失,他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光明日报。余秋里(1914...

by:一路听天下精品

新批评

兰色姆《新批评》

by:半閒堂

余欢

内容简介陈朗、杨如意、郭小营三个女孩围着一盘清清爽爽的土豆丝.陶醉地吃着,她们分别已经27岁,28岁和25岁。分别穿着红色、黑色和白色的裙子。她们最喜欢的食物...

by:书海拾音

余欢

《余欢》收录作家两篇小说,上篇为《孤独得像一颗星球》,下篇为《那么,爱呢》《孤独得像一颗星球》:陈朗、杨如意、郭小蕾三个女孩围着一盘清清爽爽的土豆丝,陶醉地吃着...

by:福瑞声工厂

朗余

每天读喜马拉雅推荐短文,日积月累,读完所有好文字。

by:王知由

2007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

本书是为“2007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的召开提供的文献之一。反映了2006-2007年度批评家、策展人的学术成果,涉及到当代艺术的各个层面。全书分编为五辑:当代...

by:纪保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