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来临总是“悄无声息”?这6个早期症状,可能都被你忽视了

2023-09-07 17:21:0004:37 1761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最近有患者朋友咨询:“糖尿病人怎么知道自己肾脏功能好不好?泡沫尿是肾衰早期表现吗?”这个问题非常好,有代表性,确实值得重视,因为肾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可以生成尿液还可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的平衡,还可以排泄体内废弃的产物,同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朋友,尤其需要注意肾脏健康,防止肾病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肾脏病变,急性肾衰竭患者需要应用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减轻肾脏负担,让肾功能有喘息的时间,以恢复自身的功能;慢性肾衰竭患者则需要长期应用血液透析或者肾脏移植才可能有生存的几率。有人说,肾衰竭来临总是“悄无声息”。其实不然,肾衰竭是患者的慢性疾病逐渐恶性发展的最后结果,通常情况下会有6个早期症状,可惜被很多肾衰竭患者忽视了。

肾衰竭的6个早期症状,可能都被你忽视了

1)身体出现浮肿

如果一个人的肾脏出现毛病,就会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导致水分过多地流滞在体内,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一些部位(如脚踝、小腿、眼睑)在早晨出现浮肿。因此,如果患者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肢体浮肿而且难以消退,要警惕是否为肾衰竭。

2)皮肤出现瘙痒

肾脏的问题不是小问题,务必得重视。一般来说,皮肤瘙痒是因为皮肤清洁不恰当或者因为过敏等一系列皮肤性疾病所致,但是皮肤瘙痒还有可能是由于肾脏病变而导致内部环境严重紊乱,从而导致患者自身排出血液的毒素功能下降,导致体内的毒素不能够正常排除,很多患者会感觉很多部位的皮肤挠痒难耐,甚至还有难闻的异味。

3)腰部出现疼痛

肾衰竭患者如果没有腰部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却莫名其妙地出现疼痛感,那么很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病变而导致腰部出现疼痛。

4)出现贫血

如果患者的肾脏出现了严重病变,尤其是出现了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会不断下降,然后会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肝脏系统分泌造血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的面色苍白。

5)胃口不好

患者肾功能一旦出现障碍,会导致自身的泌尿系统功能不全,所以尿毒素滞留在患者的身体里面,进一步导致患者的消化系统受到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

6)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小便异常

当肾功能受损时,首先表现的往往不是泡沫尿,最先受影响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表现的就是夜尿增多,尿量、排尿次数都会增加。当然,每晚2次以内夜尿,上述正常,如果超过2次,特别是3-5次或更多的,这时需要警惕肾功能损伤可能,建议及早去医院检查。

如果患者在正常生活当中出现泡沫尿、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一系列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而导致的泌尿功能不畅。这个时候,可能肾脏损伤已经比较严重了!更需要尽快地及时去往医院进行就诊。

结语

当然,最终确定有无肾脏损伤,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应通过去医院检查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功能,通常需要进行尿液分析,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和细胞管型,进一步的检查项目包括蛋白尿定量、肾脏超声、转诊肾病科,以及肾活检。但我们日常生活中,首先可以通过上述肾脏病变的6个症状来初步判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总是见鬼|无cp

主播非专业恐怖治愈向无cp剧情紧凑非快穿女主是个暴躁的善良小天使小说名字文案有说

by:乌木wumu

宿主总是搞事情|无cp

无cp搞笑爽文快穿轻松主播非专业小说名字文案有说本书是修复崩坏世界小说原男女主都三观不正慎入!!!

by:乌木wumu

总是纸短情长无非他乡故乡

作者别山举水这是一本回忆录,记录了作者在故乡的成长,打工路上的拼搏,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那些人,那些情,以及一些个人的思考。其中有对亲人的怀念,对乡村变迁的思...

by:水杉杉水

初恋总是决恋

一本现代版《一千零一夜》,叙述手法古朴,想象力狂野,结局急促、猛烈,又带着神话寓言那样的智慧余香。

by:梵乔睡眠冥想

宫廷秘史:总是无情帝王家

自古就有“总是无情帝王家”之说,可在古代平民百姓看来,贵为王宫皇室公主,金枝玉叶,荣华富贵享之不尽,风光无限。然而,这不过是她们生活十分光鲜的表面而已,其实,这...

by:一抹儿蓝鱼

女配总是被穿越

【内容简介】谢子珺不明白为什么,她一个不学无术的废材女何德何能总是被各界大能看中穿越?谢子珺也想劝劝那些大能,这世上近百亿人口,总不能只挑一个穿是吧。做人嘛,还...

by:青城有声

声音主播

158337042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