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与秦桧擅权(3)

2023-02-16 08:38:3523:29 5174
所属专辑:勾勾读世界
声音简介
岳飞之死与秦桧擅权(3)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2-03
以下文章来源于古籍 ,作者游彪

上期播讲到:
一代抗金名将最终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死于自家君相之手,不禁令后世之人对他更生无尽的痛惜和由衷的崇敬之情。

03
自食其果:秦桧擅权

杀害岳飞和与金议和是双管齐下、同时进行的。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也就是岳飞被害的前一月,南宋与金朝再次达成和议,主要条款是:南宋向金称臣;两国疆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为界,南宋割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邓州(今河南省邓县)二州及商州(今陕西省商州区)、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二州的一半给金;南宋向金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除此之外,绍兴和议还有一个附带性的条件,就是“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等于金朝强令高宗不能罢免秦桧,金人为何如此信任敌国的宰相,个中缘由还得从秦桧南归谈起。

靖康之变时,秦桧任太学正,对金态度强硬。被俘北上后,他却见风使舵,开始讨好金人,并暗中投靠了金朝左监军完颜昌(又名完颜挞懒)。建炎四年(1130),完颜昌进攻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秦桧也随军南下。十月,他与妻子王氏带着大量随从和财物,投奔涟水军(今江苏省涟水县)的南宋水寨,然后航海抵达当时的宋廷所在地越州。他自称是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夺舟来归,而当时就有不少人对他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带着众多家眷和奴仆,满载众多财宝,这种情形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亡命逃归,所以,有人推测其是由金人秘密放归南宋的。

尽管秦桧的行踪极其可疑,但是靖康年间他对金的强硬立场,此时成了他欺世盗名的政治资本,在宰相范宗尹和同知枢密院事李回的引荐下,秦桧受到高宗的接见,他随即向高宗献策:“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

这条计策的要害之处在于,要南宋将其境内的北方移民都遣送回金人占领的北方,由于南宋军队中绝大多数士兵和将领都来自北方,此举无异于南宋自动解除武装,彻底向金人投降。就是这样无耻卖国的“良策”,却正中高宗下怀,在满朝一片抗金呼声中,秦桧理所当然地被高宗视为开展投降活动的得力助手,以致高宗兴奋地对范宗尹说:“秦桧忠诚过人,朕得到这样的大臣,高兴得连觉都睡不着了。”绍兴元年(1131)二月,秦桧归朝仅三个月,高宗就任其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而秦桧的权力欲望并没有因此得到满足,他四处扬言自己有“耸动天下”之策,暗示如果高宗拜他为相,他当为求和之事出力。八月,高宗果然升秦桧为右丞相,希望能在他的活动下早日求和成功。但秦桧上任后,干的事却是大力培植党羽,排挤左丞相吕颐浩。秦桧结党营私、独揽大权的野心,引起了高宗的警觉,而此时金人仍然不断发动对南宋的进攻,求和之事毫无进展,高宗对秦桧也开始失望和不满,所以,当秦桧重弹“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陈词滥调时,高宗一反常态,勃然大怒,责问道:“朕也是北方人,你让朕上哪儿去?”绍兴二年(1132)八月,任相刚满一年的秦桧,就被高宗罢免了。

罢相后的秦桧不敢再露锋芒,而是韬光养晦,待机而动。他先是曲意逢迎主战派领袖、右丞相张浚,使张浚误以为他只会迎合己意,容易控制,于是再次引荐他入朝,并很快升任为枢密使。随着张浚的失势,秦桧又投靠了左丞相赵鼎,对其唯命是从,获取了他的充分信任。同时,由于王伦使金带回了金人有意讲和的消息,高宗又想起了主和最卖力的秦桧,也有了再次重用他的打算。绍兴八年(1138)三月,高宗任命秦桧为右丞相。秦桧再次做宰相后,表面上仍对赵鼎十分恭敬顺从,内心却已将其视为政敌。此时,高宗与金朝的第一次议和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赵鼎虽不反对求和,但在割地问题上斤斤计较,不合高宗的心意。秦桧趁机向高宗进言,说满朝大臣都畏首畏尾,不能承担“大事”,如果高宗决心议和,就请单独与他商议,不许群臣干预,实际上是要求高宗罢免赵鼎,让他独居宰相之位。高宗欣然同意,将赵鼎罢相出朝,从此开始了秦桧独相的黑暗时期。

秦桧上台后,拼命迫害那些反对和议、坚持抗金的官员,除了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外,他还将张浚、李光、洪皓等与己政见不合的官员赶出朝廷。为了控制言路,他还将有监察弹劾百官权力的台谏机构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自己的亲信党羽安插其中,作为打击政敌的工具。对于朝中官员,顺者昌、逆者亡,只要是不愿阿附秦桧的,台谏们就会罗织种种罪名,对其进行疯狂攻击。如广西经略胡舜陟,以“非讪朝政”下狱,死于狱中;绍兴二年(1132)进士第一名张九成,以“鼓唱浮言”被贬官。

为了确保自己的权位,随时窥探高宗的动向,秦桧还联姻外戚,结交内臣。他把自己的孙女嫁给高宗吴皇后之弟吴益,取得了吴皇后的庇护。高宗有一个十分宠信的御医,叫王继先,秦桧就让妻子王氏与他认为兄妹,以便通过他来刺探宫中消息,并对高宗施加影响。高宗曾说:“秦桧是国之司命,王继先是朕之司命。”可见二人的影响力之大。

秦桧虽然对朝臣专横跋扈,但为了避免引起高宗的猜忌,他在高宗面前总表现得小心谨慎。一次,秦桧妻子王氏应吴皇后之邀,进宫赴宴,席间上了一种青鱼,吴皇后问王氏有没有吃过这种鱼,当时秦桧家中有各地上贡高宗的贡品,王氏就照实回答说吃过,而且比宴席上的鱼还大。王氏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秦桧,秦桧当即埋怨她“不晓事”,贡品只能皇家享有,自己家也有岂不是犯上欺君之罪?第二天,秦桧故意命人将数十条大鱼当作青鱼送进宫去,吴皇后不知这是秦桧之计,笑道:“我就说哪里有许多青鱼,原来是夫人认错了。”秦桧之诡诈由此可见一斑。

高宗并非昏庸之君,对秦桧的结党弄权,他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但是,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过多干涉。这一方面是因为秦桧排挤主战派、苟安投降的路线深合高宗心意,高宗也明白屈膝求和会遭到极大非议,有秦桧在幕前张罗,自己就可以无须出面,避免投降的骂名。因此,高宗对秦桧极尽宠遇,赐田宅府第,还特许其在府第旁营建家庙,以鼓励他在讨好金人、钳制舆论上更加卖力。另一方面,秦桧通过内外勾结,培植个人势力,其党羽遍布朝野,逐渐形成了君弱臣强的态势,因而高宗即使心有不满,也不能轻举妄动,只有暂时安抚。秦桧死后,据高宗自己说,他每次接见秦桧,裤内总藏着匕首,时刻提防秦桧有什么不测的举动。

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加紧策划让其子秦熺继承相位。秦熺凭借秦桧的权势,先成为科举榜眼,接着一路高升,6年之间就官至知枢密院事,地位仅次于秦桧。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桧,是因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如今秦桧将死,高宗当然不愿意看到另一个权相来威胁自己。十月,高宗亲临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熺迫不及待地问:“由谁代任宰相之职?”高宗冷冷地答道:“这件事不是你应该参与的!”等于明确拒绝了秦熺继承相位的要求,秦桧父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次日,秦桧、其子秦熺、其孙秦埙和秦堪被一起免官,得知高宗的旨意,秦桧当夜一命呜呼。

04
死于享乐:颐养德寿宫

秦桧死后,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将权力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仍然任用赞成和议的官员,坚持投降求和的政策,实际上是继续推行没有秦桧的“秦桧路线”。高宗陆续起用的汤思退、陈诚之、魏良臣、沈该、汤鹏举等人,在取悦金人方面并不比秦桧逊色。秦桧当政时,他们都由于种种原因被秦桧排挤出朝。高宗起用他们,既能消除秦桧的个人影响,又能延续投降政策,表现出“高明”的政治手腕。

除了用人,高宗在这一阶段决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正式确立继承人。高宗失去生育能力后,曾接受大臣建议,于绍兴初年从太祖后裔中挑选了两人,养育在后宫,这两人后来分别改名为赵瑗与赵璩。但高宗一直抱有能生育子嗣的侥幸心理,所以迟迟没有确立太子。随着高宗年岁的增长,他对自己的生育能力终于彻底绝望,朝廷中的许多官员也一再催促高宗早立太子,以定“国本”,于是,高宗不得不开始考虑立储一事。但是,赵瑗和赵璩之中到底选择谁继承皇位,高宗颇费思量。

为了试探赵瑗和赵璩,高宗一次要两人各写100本《兰亭序》进呈。时任国子博士、王府教授的史浩告诉他们说:“君父之命,不可不敬。”结果赵瑗写了700本,而赵璩却连一本也没有进呈。又一次,高宗赐二人宫女各10名。史浩又提醒他们说:“这些都是平时侍奉皇上的人,应该以庶母之礼对待她们。”月余之后,高宗把宫女召回,赐给赵瑗的宫女都禀报说赵瑗对她们彬彬有礼,没有任何冒犯的行为,而赐给赵璩的宫女却无一不受到赵璩的宠幸。经过这两件事,高宗对赵瑗大为满意,遂于绍兴三十年(1160)改称赵璩为皇侄,立赵瑗为皇子,实际上就是确立了赵瑗为皇位继承人(即后来的孝宗赵昚)。

外有“绍兴和议”维持偏安局面,内无秦桧威胁皇权,继承人也有了结果,高宗本以为从此可以安安稳稳地做几年太平天子,没想到完颜亮南侵又一次打碎了他享乐的美梦。完颜亮于绍兴十九年(1149)发动政变,夺取了金朝帝位,史称其为海陵王。他一直希望统一天下,因此不顾群臣反对,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调集大军南侵,南宋被迫应战。在金兵妄图突破南宋长江防线时,虞允文率军在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重创金兵,有力地遏制了金兵的攻势。完颜亮遭到挫败,只好退兵,退至扬州被部下所杀,南侵遂以失败告终。

应付了完颜亮南侵,高宗已是身心疲惫。从登上皇位至今,他终日提心吊胆,唯恐金人进攻,而每逢战事,身为天子,他又不得不装出种种与金人斗争的姿态。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皇帝身份实在是投降、逃跑的包袱,不如效法父亲徽宗,退位做太上皇,既不用为国事操心,专心享乐,又可以在金兵攻来时一走了之,没有任何顾忌。于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身体状况良好、年龄还只有56岁的高宗正式下诏退位,由已改名为赵昚的太子继位,是为孝宗,他自己则称太上皇帝,居住德寿宫。

在德寿宫的日子大概是高宗一生最轻松安逸的时光。孝宗虽不是他亲生,但感念他传位于己的恩德,对他十分孝顺。为了满足高宗的享乐需要,孝宗不惜花费巨资,在德寿宫内修筑亭台楼阁,栽种奇花异木。德寿宫的日常用度更是惊人,高宗每年的零用钱就达48万贯。此外,逢年过节,以及高宗的生日,孝宗还须另有进献。如淳熙三年(1176)高宗生日,孝宗就进奉了银5万两、绢5000匹、钱5万贯。一次,孝宗还准备出钱10万贯,只为买一条寿星通犀带,作为献给高宗的寿礼。

在生活情趣上,高宗深受乃父徽宗的熏陶,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遗余力地搜求名家书画,臣下们也投其所好,争相搜罗奉献,使得高宗拥有的藏品数量居然不少于徽宗。闲暇无事,高宗常常拿出这些书画,展卷玩赏临摹。除了书画,高宗也喜欢音乐、舞蹈、杂剧之类。德寿宫里有许多优伶乐人为高宗表演取乐,高宗的妃嫔中也有不少精通音乐,当时德寿宫有两大册舞曲的乐谱,其中很多谱子都是妃嫔所作。宫里住得腻了,高宗还常在孝宗的陪同下,乘龙舟出游西湖,同行的文武官员不下数百人,场面蔚为壮观。

淳熙十四年(1187)九月,高宗染疾,病势日益沉重,到十月八日,在德寿宫享受了25年悠闲安逸生活的高宗告别人世,享年81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xxxhhcdrth

高宗这样的人是很多的,恨倒没必要,身边都是强大的人,弱者的对应一般就选队站呗,但他的出身又给他权力,他没有往下选臣民

勾勾读世界

再次更正,读"优伶乐(yue)人"才对。抱歉!

猜你喜欢
岳飞之死

岳飞,字鹏举,宋朝抗金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因“莫须有”罪名冤死,年三十九岁。是谁杀死了岳飞?为什么杀他?作者来告诉你!很多人会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可有些人永远...

by:简宜平安

岳飞之死

作者高天流云(学习推广侵权即删)

by:晓窗观棋

岳飞之死|高天流云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翻开本书,看懂皇权的运作逻辑。《如果这是宋史》作者高天流云全新力作!绍兴七年,宋高宗赵构将中兴之事委托于岳飞,可短短四年后,又突然将岳飞赐死...

by:听友470263697

岳飞之死 高天流云

绍兴七年,宋高宗赵构将中兴之事委托于岳飞,可短短四年后,又突然将岳飞赐死。岳飞是如何一步步从心腹大将变成心腹大患的?第一阶段:信任面对亡国危机,岳飞凭借骄人战绩...

by:文海寻珠

秦桧传 | 嗜血的权杖 | 官场权谋|靖康岳飞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是第一部描写秦桧的传记,讲述秦桧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私塾先生,凭借权谋、运气,当然还有一些才气,在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

by:左忆宁

岳飞

最难撼动的岳王——岳飞,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文采菲然而又武艺超群的抗金英雄,让我们一起跟随岳飞学习他智勇双全的谋略和精忠报国的美德。

by:淡雅枝菊

岳飞

岳飞,拜师周侗,结义五人,枪挑小梁王,大捷牛头山,冤死风波亭!

by:穿过黑夜你的眼

岳飞

岳飞,为什么非死不可?真正要杀岳飞的人到底是谁?

by:醉山恋

精忠岳飞|一个血有肉的岳飞

【悦库推荐】他不是泥塑的完人他是有血有肉的岳飞【内容简介】全书以北宋末年和南宋开国宋金之交对抗的历史为大背景,并以岳飞抗金、皇帝赵构的心路历程和金国的崛起为三条...

by:悦库时光

声音主播

56811万

简介: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并喜欢朗读,考播音专业说我牙不齐,一赌气开始抽烟喝酒弄成了烟酒嗓,反倒另有一番风味,苍(沧)桑、嘶哑、低沉,但痴心不改就是喜欢。感谢喜马拉雅提供的平台,给了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求流量粉丝,只为实现梦想。谢谢您的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