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 第2讲 针灸的急救方式

2023-02-18 13:35:5409:20 58
声音简介

第二集

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这是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对不对?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肿瘤”就是。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而西医的手术,即使宣称手术很成功,但这个刀开下去后的结果如何,你需要慢慢去体会它!若去开刀,还是会长回来的。当然,如果是你的情敌,叫他给西医开刀好了!

二、针灸的急救法

我们再下来讲“针灸的急救方式”,我们可用在很多地方。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他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

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若仍未醒, 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为什么叫“十宣”呢?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比较没有常识的人呢,都是一个一个手指尖放。一个一个下,太慢了,我们可以一次 捉五个手指,针拿起来,一、二、三、四、五,一下子就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这是老师傅的手法。

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若还没醒, 就再下“涌泉”穴。将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 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怎么找呢?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 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在急救时,管他有无执照,没有人会告你的,急救就去救。若碰到美女,就用嘴对嘴呼吸也可以。不要管太多!    这是我们的急救方式。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过去是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

病人常会大叫一声,因为拔的力量相当强。过去的郎中带着各式各样的火罐,里面呢,放只蚂蝗,这个吸血的蚂蝗, 会吸脓,还有麻醉作用,这是他的天性。伤口烂了,里面化脓,对它来说是人间美食啊!在现代呢,美国有消毒过的蚂蝗。

四、火罐的使用

我们用真空的拔火罐,火罐有不同的size,用真空的来吸。我在介绍火罐,并没有介绍哪个厂商。火罐用的时候就要拿火罐枪将空气吸出来,拿的时候后面的尾巴一拔,气就放出来了。

你们命很好,我们在学针灸时,是用点火的。当时,曾有个太太。不小心头发烧了一个大洞。火罐除了可以吸脓,还有瘀血,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我们会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 出来。

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例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火罐。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的很多,受伤时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还有痔疮,现在是用放血针,刺完以后,就用火罐把它吸出来。西医的放血针做得很好,针尖呈三角形,很锐利,放完后就可以直接丢掉。待会我们介绍针时,再跟各位讲。这是笫一章的基本概念,我们休息一下!  

 第二章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我们进入第二章,先介绍这穴道丈量的方法。

诸位一定要晓得,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不会找不到穴道,否则即使你知道要扎什么穴道,结果你心到手却没有到,扎错穴道也等于没有扎。那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 像我在美国,NBA球员来的时候,门都走不进来,摔跤手进来,门也进不来,要侧着进来,个子大到这种程度,所以你不能用我的寸来量他的,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

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你不用去一个一个量,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 不能看你的手,大概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同身寸,小孩子要看小孩子的手。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这是同身寸。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另有个独立的丈量方式。待介绍任督二脉,我会再讲,基本上是以同身寸为主。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

我们下针有深有浅,一般言,我们有受季节的影响,比如说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这就好像我们钓鱼一样。冬天的时候,鱼都在比较深的地方,针就要下到骨髓去,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这是一个观念。

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介绍完以后。我会专门开始讲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这个都是最传 统的针灸方式。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这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

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 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但 也不能说腹深似井,就扎那么深,不能乱搞。还有,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针有个规距在那边,不能随便,有的穴道本来就浅, 你也不能硬要把它刺过去,也无此需要。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式,下针的时候, 要病人咳嗽一下,针就同时下去了。为什么以前是这样子,因为那时没有针管,同时,以前针的(制造)技术很差,过去的针像火柴棒那么粗,我们看黄帝的九针,《针灸大成》的九针画的图,那九种针根根都像火 柴那么粗,所以扎针比较痛。用咳嗽,一咳,针就下去了,比较不痛。现在有针管直接拍进去就好了。

美国政府规定,针只能扎一次,所以你不用咳。不然中风病人,要下个十几针,要咳很多次,所以说不要去咳嗽进针。要知道穴位,知道大概的位置,针怎么进去,这是有原则的。你要用手去摸质感,这是皮肤上的感觉,一般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中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没有这种穴道,穴道都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和骨之间。

比如说,我们下脚上的针,都下在骨头旁边,一定是在肌肉和骨旁边,不会说直接扎在骨头上面。穴道或者是在肌肉和筋之间,身上有很多筋,穴道也不会在筋上面,一定在筋和肌肉中间,或者是在筋与筋之间,绝对不会在筋上面。

比如说,心包经,我们有两条经把它分开来,从这缝隙下进去,绝对不会下在筋上面, 也没有任何穴道在血管上面, 一定是在血管旁边,你不能说摸到一个血管,以为找到了,正对它下进去,那不是穴,根本不是穴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针灸大成

学针炙必修巜针灸大成》,该书临床实用,论述精辟,一部书读懂读透,必神将告之。

by:同尘异谈

针灸大成

倪老师课程语音留存

by:寿山养生堂

针灸大成

《針灸大成》明•楊繼洲著。是我國古典鍼灸醫籍中內容豐富,資料全面,流傳廣泛,影響較大的一本鍼灸專著。

by:廣州紫雲書院

针灸大成

明杨继洲——原著靳贤——补充重编黄龙祥整理

by:糖果芸熙

《针灸大成》

根据倪海厦老师讲的针灸大成记录的内容健康的标准:一,胃口好二,睡眠好三,手脚温热四,大便正常五,小便正常六,早上有阳的情况

by:可可西里心

针灸大成歌赋

幽潜沦匿悟大道,薪火一传济苍生

by:同尘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