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长制到“林长治”实现林价值 2023第二期

2023-02-24 22:47:2918:10 8128
声音简介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实现林价值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文



林长制的制度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2年首都义务植树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牢记嘱托,2017年9月,安徽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五级林长体系,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林长制改革已从安徽推向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在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林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小马拉大车”“九龙治水”等问题。部分地区、一些部门表现出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等“五化”问题,导致林业发展与林产品供应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绿色发展长效投入机制、科学决策机制、政绩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学习福建、浙江林业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河(湖)长制等制度创新,安徽在合肥、安庆、宣城市先行先试林业保护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制,2017年9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度组织体系,实行《安徽省林长制省级会议制度》《安徽省林长制工作督察制度》《安徽省林长制省级考核制度》《安徽省林长制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五大体系、“五个一”服务平台,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出台《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的意见》,在重点抓好护绿、增绿、管绿的同时,在用绿、活绿上深化改革,探索林业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实现新途径,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2019年4月出台《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10月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安徽林长制改革入选中央改革办2019年十大改革案例,12月林长制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2020年6月全省设立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确定90个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点,充分激活基层创新活力。2021年5月28日,安徽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林长制法规《安徽省林长制条例》,用法治方式巩固提升林长制改革成果,保障林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


林长制改革前,林业发展存在着森林效益低、林权流转不畅、林区道路建设滞后、发展融资难、社会资本投入少等“五难”现象,林长制是破解“五难”的改革创新之道。


靠制度、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林长制就是按照党中央关于党政负责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要求,用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把保护发展林业的部门责任提升到党委政府,构建责任共同体,形成由五级林长负主责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一岗双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新格局。各级领导干部需签订“责任状”,使每一片“责任林”都有“责任人”,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省市县(区)设立总林长、副总林长,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林长、副林长。以市县乡为单位,可就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单独设立林长,强化责任落地生根。到目前,安徽共设立各级林长52122名,形成了省级总林长负总责、市县级总林长抓指挥协调、区域性林长抓督促调度、功能区林长抓特色、乡村林长抓落地的责任格局。各级林长都有目标责任,各相关部门都有职责任务,一级对一级负责,每年进行考核评价,兑现奖惩。为此,地市出台林长制改革配套制度752个,形成上下衔接、协同高效的制度保障体系。配备了4.7万余名护林员(家庭就业困难15584人),严格巡护林业责任,保障林业防护安全。5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


林是主题、长是关键、制是保障、治是目标。林业是林长制的主题,其保护、生产、经营主要靠政府、林农或林业企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护好、发展好林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林业生态产品,惠民利民富民。五级林长组织是关键,各级林长承担着组织领导责任,推进改革创新,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当一方林长,保一方生态,活一方资源,富一方百姓。制度体系是保障,通过监督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担责追责,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调动林农林企保护和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目标,林业保护和发展需要调动各方面尤其是乡村基层林长、林农林企、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的积极性,确保“五绿”目标任务的实现,以护绿、增绿、管绿确保植树造林增量、优化存量为基础,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成用绿、活绿,强市场、增流量,林农林企增收,实现经济效益。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林长制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确定“五绿”目标任务实现,统筹推进林长组织体系、目标责任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运行机制体系等“五大协同体系”,建立会议调度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工作督查机制、考核问责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五大实施机制”,通过信息公开制度—督查督导制度—评价考核制度—问效问责制度等制度链、责任链,强化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纵向)、分工担责(横向)。以表彰、提拔、补贴等方法强激励,以分类考核指标排序、约谈、职级调整等严约束,使激励与约束相容,消除林长制实施过程中的委托—代理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偷懒、投机等行为。破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解决林长制实施过程中纵向因层级责任传递而衰减、横向因部门推诿扯皮而搁置的问题。


“五绿”协同实现林价值


加强护绿、增绿、管绿实现林业发展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建立“一林一档”信息管理制度、“一林一策”目标规划制度、“一林一技”科技服务制度、“一林一警”执法保障制度、“一林一员”安全巡护制度“五个一”综合服务平台,为生态林业发展提供信息、政策、技术、法规、安全服务,科学化、精准化、法治化护绿、增绿、管绿,促成林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以林长制统筹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全面推进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石质山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组织全省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聚焦农村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美化,实施生态宜居工程。持续推进道路河流两边、单位(小区)周边、城镇周边、景区周边等城乡“四边”绿化行动,深入推进道路河渠绿色长廊、森林绕城、景区增绿添彩、单位(小区)绿色家园等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全面开展争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四创”品牌活动。见缝插针扩面提质“增绿”,努力打造遍布城乡的绿色生态小公园、小花园、小游园、小果(菜、竹、药)园、小苗圃等“五小园”,努力构建江淮绿带。目前,全省已有11个地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做好林与山、林与水、林与田、林与湖、林与草的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进林长制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安江生态补偿、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江淮运河、大别山振兴和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一体、山林水同治。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3处,湿地公园64处,湿地保护率达48.12%。


目前,森林面积达到626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0.22%,超过区域生态状况良好国际公认的30%标准,森林蓄积量达2.7亿立方米。经测算,安徽现有林业储碳量2.5亿吨(森林1.6亿吨,湿地0.9亿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有效用绿、活绿实现生态林业发展的经济价值。深化林业“三权分置”,赋予经营权应有法律地位和权能;推进生态林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等“三变改革”,采取租赁、承包、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林权流转,以股份式、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经营方式,促成林业合作社、林场(国有、家庭)、林业经营大户、企业(中介)等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解决承包林地碎片化问题,逐渐形成“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等林业多元化立体发展方式。截至2020年底,全省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近2000万亩,产值由2012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50亿元,年均增长27.41%。


积极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为解决林权流转难问题,渐次推行林业资源评估、流转、收储、抵押、担保等一站式服务,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安徽省集体林权流转合同》《关于扶持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在金融服务方面,推出林权按揭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林权反担保抵押贷款、“林权+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等林权抵押贷款新品种;试行森林保险保费贴息、商品林“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模式,森林保险保单质押、森林产业基金等,先后制定了《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奖补办法》《关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有关工作的通知》《“五绿兴林·劝耕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林权收储担保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为发展森林经济,以《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实施纲要(2019—2025年)》《关于加快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措施,支持生态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达3万多家,拥有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3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875家、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91个、示范家庭林场205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9家。2021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5092亿元,让“绿”变产业,实现林业产业化。

 (执笔:曾凡银)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袁方

剪辑:李梦馨|审听:

编辑:陈珺  李梦馨| 审核:丁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反转从林平之开始

无限反转人生。笑傲江湖:我为林平之,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天下第一:我是归海一刀,一刀在手,天下我有!风云:我为雄霸,当霸绝天下!斗破:我是纳兰嫣然,三年之约,若...

by:神器便携式空间

魅力长治

一代又一代的上党人创造并馈赠给我们一笔如此博大丰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坦然受之,欣然纳之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它。有歌唱道:长路奉献给...

by:灵素中医研习社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王鹤使一支思想的奇笔,复原汉字的力量与韵律,集合20多位民国才女,组成山高水长、令人心旌摇...

by:中青文电子书

长治-轿顶山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长治-天脊山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寺头乡票价描述60.00元开放时间06:00~19:00乘车信息景区自驾游路线:长治市东外环路关村朝阳...

by:恋景旅行APP

卧底毒枭|从林|野外生存|枪战

金三角,丛林、枪战、卧底

by:鸣宇有声

长治-洗耳河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黎城县西北部山区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超长治愈音乐

带着海洋的气息,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每一句歌词都像是一波波汹涌的海浪,将我带入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当我闭上眼睛,仿佛能感受到海水的清凉,海风的轻拂,甚至能闻到...

by:治愈音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