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墓600年来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究竟有何玄机

2023-03-17 10:37:0807:27 827
声音简介
古代多信鬼神之说,更是对风水甚为在意,常言道,帝王多埋葬在龙脉之处,能保佑其子孙后代延绵不绝,繁荣昌盛。
帝王的陵墓地宫内,更是珍宝无数,奢华至极,因此催生出许多觊觎皇陵的盗墓贼。
但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为何从未遭受过盗墓贼的侵扰?朱元璋墓究竟有何玄机奥秘,让康熙帝屡次前往祭拜?明孝陵数百年不被盗掘的原因
明孝陵之所以一直未曾被盗墓贼侵扰,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朱元璋在为其陵墓修建上就大有讲究。与其他皇陵自上而下的修建不同,明孝陵是横向,通过一条墓道输送工匠,在墓穴之中进行挖掘,并修建内部墓室。
这让习惯了从上往下打盗洞的盗墓贼匪夷所思,在没有炸药的助力之下,他们几乎是无法将明孝陵自上而下挖出盗洞,从而进入到墓穴当中盗墓。在设计明孝陵墓道时,工匠们也是考虑到了,墓道作为唯一能够进出明孝陵的途径,必须要将墓道隐藏好,以免盗墓贼发现。
甚至据传闻,在修建墓道时工匠们,难以从墓道之中找到出口,差点死于明孝陵之中。
直到后来,考古人员使用现代精密的仪器,才探测到墓道所在,它并不是处于常规的正中间,明孝陵的墓道是在位于整个明孝陵的一侧,这也使得盗墓贼从未发现墓道之所在。
毕竟按照中国讲究”对称“的习惯,盗墓贼猜测朱元璋在修建陵墓时,或许会将墓道也整齐划一修建,也正是工匠出其不意的设计,使得盗墓贼难以发现墓道。
其次,考古人员发现明孝陵顶上的封土之下,全都是厚实且圆润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在顶部铺设鹅卵石制造凹凸不平的表面,让雨水能够更好的渗透到排水系统中,不会淤积在顶部。
其二,铺设鹅卵石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实是在于防盗,运用顶部的倾斜,每当盗墓贼试图从顶部打盗洞时,鹅卵石便会从顶上滚落下来将盗墓贼打的盗洞,堵得严严实实,让盗墓贼有洞进无洞出。鹅卵石的不停填洞,也让如今的我们,无法找到当初盗墓贼曾经挖掘的盗洞。
最后,都说天时地利人和,有了强大的防盗设施,明孝陵数百年都没被盗掘的秘密,还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影响。
明孝陵位于现中国南京市,在清代是位于富庶的江南地区,虽然明孝陵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遭受多次战火的攻击,但清代的掌权者,并未因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便对前朝的陵墓肆意损毁,挖掘。
康熙祭拜明孝陵实乃一种政治手段
因为就当时的政治因素,清朝入关后,并未彻底消除南方的反清复明的思想,为了能够两全其美,在不费一兵一卒和不伤平民的情况下,康熙想到了一个办法。
康熙为了能够笼络人心,多次下江南巡视,每到一次便会到朱元璋的陵墓前进行祭拜,并且还在明孝陵前立下了刻有“治隆唐宋”碑文的石碑,康熙赞颂在朱元璋治理下的明朝,甚至比唐宋两代盛世还要更加的繁荣。康熙对明孝陵的祭拜,也让明孝陵得以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受到政府的保护,甚至孙中山在建立中华民国之后的首要之事,便是前往明孝陵祭拜。
明孝陵距离南京市区不远,盗墓贼难以在南京城百姓的眼皮子底下,大动干戈,因此许多盗墓贼根据这些原因,都无法对明孝陵进行盗掘,这也使得明孝陵六百多年依旧保存完好。
为何如今考古学家不对明孝陵考古挖掘
如今现代考古学家们,又为何没有对明孝陵进行挖掘研究呢?难道是依旧打不开明孝陵吗,还是说别有隐情呢?
现如今,没有对于明孝陵实施考古挖掘,并不是我们现代考古学家无法打开明孝陵,而是因为从前对明神宗朱翊钧明定陵的考古经验不足,造成了文物的损坏。
有了这次前车之鉴,导致考古学家对明孝陵的考古挖掘决议慎之又慎。
因为就目前的考古技术,难以将挖掘出的所有文物进行完善的保存,毕竟考古的目的,就是将文物保存下来方便研究,然后将文物妥善保存后流传于世。
朱元璋的明孝陵,数百年未曾被盗墓贼盗掘,其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湛,值得我们后世之人为之感叹古人的智慧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朱元璋

《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by:二棉裤说剧

朱元璋

元朝末年腐败,压榨百姓,民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汉人甚至连...

by:转圈儿的驴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

by:国学展先生

朱元璋

该剧改编自朱苏进的长篇历史小说《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by:史君说剧

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对朱元璋从一名农民起义领袖当上君主的历程进行了讲述,对于研究明史以...

by:黑土墨客

朱元璋传

序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横扫千军如卷席。蒙古铁骑叱咤风云,威震宇内;大元帝国,地跨欧亚,何等风光...

by:H皓帆F

朱元璋传

史学前辈吴晗先生代表作《朱元璋传》曾四易其稿,并进呈毛主席。毛主席非常重视,阅读后写信给吴晗,两位历史学家有多次长谈,可见此书内容之厚重,值得一读。

by:幸运禾禾

朱元璋传

本书由吴晗先生在1948年写定。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一个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

by:不思议者